交通安全状况的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交通安全状况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小组长:田野
研究小组成员:付蓉、成煜珍、刘国梁、王鹏、刘华婷、李坤、李梦梅
指导教师:景栋
摘要:本研究首先通过探讨交通安意识与交通管理跟交通事故的关系,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并明确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其次,对本地居民的交通意识和本地交通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本地居民的交通意识情况以及本地的交通情况;然后,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与讨论,对这些情况做了客观的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本研究告诉我们:交通的发达,虽然带给了我们生活方便与享受,但只有真正注意交通安全,才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更幸福!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广饶县日新月异。
马路的拓宽,公路的修建,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繁多的。
目前居民未能很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经常出现闯红灯、逆向行驶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而正是因为这些小事,引发了一桩又一桩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
所以,提高居民的交通意识,加强交通管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
二、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调查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情况,并进行分析。
了解交通意识与交通管理跟交通事故的关系。
让居民了解、重视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为交通发展献计献策。
三、课题的探讨过程
(1)探讨交通安全意识与交通管理跟交通事故的关系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字表明,交通事故过去和现在,在我国重大事故发生中,不论次数还是造成危害的严重性,都是第一位的,触目惊心的。
为什么交通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呢?综合分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全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交通涉及每一个人,安全意识强者,交通就可以给你带来方便和效能;安全意识差,它就可能给你带来危害和痛苦。
目前,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违章行车(走)、违章载重(客)、违章乘车等行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如果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遵守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自觉抵制违章行为,那么我国的交通状况,将会出现根本性的好转。
因此,逐步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是扭转交通事故频发被动局面的重要措施。
2.驾驶员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教育状况比较落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好转,决定了当前大部分驾驶员的素质不高。
同时,在驾驶员培训、考核中,培训课程、方式方法、考试内容、程序、严格程度等都在不断完善和提高过程,因此,在现实中,驾驶技术不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尤其是在紧急状况下,如何正确采取果断措施等因素都影响交通安全。
3.人为降低车辆的安全性能。
如车辆带病上路,唯利是图;随意改装车辆,擅自变更车辆的构造、用途,有的随意装修报废车辆,有的任意加宽加高加长等;车辆核定载重时,有些车辆制造厂,为了迎合购车者逃避或少交有关税费的要求,将按国家标准规定、实际载重量大的车辆,出厂时核定载重量比实际载重量小。
4.部分损坏路面的修复和路标完善更新不及时。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车流量增大,车速的提高,原来建成的道路的技术要求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改造又不能跟上;另一方面损坏的路面、标志牌、防护墙等没有修复和完善,险要地段尤其突出。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要使我国交通状况有根本性好转,只有综合治理,标本兼治。
当前应明确并坚持三个原则:一是严格依法管理,按照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的原则;二是大力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常抓不懈的原则,三是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奖惩分明制度的原则。
在此前提下,从人员素质、法律法规建设、体制和政策、车辆制(改)造、道路维护、行政执法等各方面,分清轻重缓急,逐步提高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水平。
事实证明,增强安全意识,规范交通管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是避免交通事故、杜绝交通血案的根本措施。
因为,尽管一起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与当事者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和违反交通规则密切相关。
所以,作为任何一位行路者,无论社会角色如何,都应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近几年,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大小机动车辆猛增,尽管市面道路增多加宽,但仍显得交通拥挤,加上过境车辆与日俱增,车速也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尤需人们绷紧交通安全意识这根弦,遵守交通规则。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看到:骑自行车的,占了机动车道,遇到红灯也闯;骑摩托车的,在市内街道上高速行驶,“蛇形”在大小机动车辆中穿越,甚至挤占非机动车道;开出租车的,为拉客随意右拐急停,别车别人,甚至左拐掉头,竟然越黄线,穿越胡同时也不减速;更有酒后驾车的,也不管风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只管我行我素,全不把交通规则放在眼里,等等。
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交通安全意识差、违反交通规则的明显表现,也是极易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需要每个人学习掌握有关法规,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按法规行事。
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在行路间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注意观望前后左右的车情路况,互相提醒,就会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使交通安全系数明显提高,这是正直善良的人们良好的企盼。
问题的情况统计如下:(有效试卷数:169份)
说明:在进行部分调查之后发现第10题有部分人当其为多选题,于是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后,决定将剩下的调查问卷改为不定项选择。
(5)建议
在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研究性学习之后,我们觉得解决好交通问题的关键就在与提高居民的交通意识,因为只有居民自觉地维护好交通秩序,才能有效地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才能够让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交警的辛勤工作,需要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约束人们更好地遵守交通秩序,需要提高交通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这样才能够让交通情况得到真正的改善。
以下是对本地交通管理的一些建议:
1.广泛深入宣传道路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人们心目中的关注程度,以及帮助人们认识到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道路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体系中,属于行政法范畴,因此是较为严格的、强制性的法律行为规范。
要想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深入人心,必须动员全社会,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打动人心,震撼心灵;使大多数人明确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更加太平,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就会有人成为无谓的牺牲者;通过宣传教育使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成为渗透到人们心灵中的行为习惯,而不再是被动的要求,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有序的交通环境。
2.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尤其是进行行政处罚时能达到处罚教育的目的
在实际状况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违章肇事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行政执法机关对违章者进行处罚让违章者承担的义务。
这就给人一种错觉:我违章无所谓。
甚至一些常违章者还“习惯了”。
如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不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及处罚力度,不仅对违章者达不到教育、教训和强制其承担法律义务的目的,而且是对社会治安的不负责任和对法律威信的不尊重。
3. 加强对司机和车辆的管理
严把运营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提高驾驶员职业素质,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强化客运车辆源头管理。
一是要加强汽车的安全监管,严格实行车辆进出站的检验制度,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车辆,不得进站和运营。
二是要加强对客运车辆的技术管理,严把客运车辆技术状况关,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车辆,一律不得上路。
三是要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对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车辆,应坚决于以取缔,对报废车辆必须强制报废。
另外,要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加强对无证驾驶摩托车、驾驶无牌无证摩托车、不按规定载人、酒后驾驶、超速等违章行为的集中治理。
(6)体会与感受
在这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组员们都有很多的感受与体会。
钟文学:要想做好每一件事,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付出汗水。
特别是一项集体工作,如果没有每个队员的积极参与与配合,就没有成功。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手段是重要的,而且必须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与实际能力相符合。
但是最重要的,我相信莫过于团结。
因为只有我们都尽自己的所能,我们才能够有所收获。
我相信凭着我们对探索的追求,我们将在以后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进步!继续关心社会,处处留意社会,相信我们都能够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尽一份力量!
杨晓玲:在这次的探索学习中,我得到了许多实践的经验,使课本中理论的东西变为了现实,更有利于加深印象,得到的经验将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我们真正注意到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为我们改善我们的环境,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利益提供了一个机会,增强了我们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