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优选)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包装贮运
(优选)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包装贮运
采收时期 4月苗期 5月花期 6月果期 7~8月营养生长期 9月枯萎期
挥发油含量 4.52% 5.78% 3.21%
3.45%
3.41%
一、药材的采收时期
(2)多年生宿根性药用植物,不同生长年限药 效成分含量不同。
人参、西洋参、三七、大黄黄连等多年生宿根 性药材,生长年限越长,药效成分含量愈高。
表 不同年生人参、西洋参、三七根中皂甙含量(%)
一、药材的采收时期
(四)合理采收期(年限与季节)确立的标准 一是药用部位已经长成,外部和内部均已达到 成熟阶段;即已经形成一定的产量和入药相关性状 要求。(如人参) 二是药用成分含量已经达到药用要求;即药性 及内含有效化学成分积累达到相关要求。 三是栽培产投比合理,生产者能够获得一定的 经济效益。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①根茎类药材的栽培年限各有不同,但采收期大多 数在植株停止生长之后或者在枯萎期采收,也可以在春 季萌芽前采收 。
如人参、党参、黄芪、玉竹、知母等;
1、根茎类药材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人参:5~6年生人参根重及皂 苷积累速度最快,其后逐渐减缓, 生产上多以6~7年收获为主。
少数加工边条参在8~10年采 收(吉林集安地区)、加工石柱参 在15年以上采收(辽宁宽甸地区)。
一、药材的采收时期
(二)采收期与质量 1、采收期影响药效成分含量 确定药材采收期必须考察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产品器官 的生长动态。以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采收为原则。 (1)一年内各月份的药效成分含量不一样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 细辛以全草入药,挥发油为主要活性成分,含量以开花期 最高,不同时期含量见下表:
人参 西洋参 三七
1年 1.51 3.32
2年 2.22 3.69 8.0
3年 2.78 5.28 9.5
4年 3.46 5.63 11.0
5年 4.02 6.5 14.5
6年 4.85
一、药材的采收时期
2、采收期还影响药材的色泽、饱满度、油性 等品质指标
采收期不同,这些指标的优劣也不一致。如: 红花适期采收产品色泽鲜红,有油性;偏晚粘上花 粉粒呈黄色。偏早呈红色,质脆油性小。
一、药材的采收时期
(三)采收期与收获时劳动效率
小粒果实或种子类药材,必须适时采收,如果 过晚采收,果实易脱落或果实开裂种子散出,导致 采收困难。
枸杞、五味子等浆果类药材,采收过早果肉少, 产量低,质量差。采收过晚,果实多汁,易脱落或 弄破果皮,得小心采摘,降低劳动效率。
皮类药材,多在树液流动时采收,剥皮容易, 劳动效率高。
1、根茎类药材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浙贝母:9月下旬栽种,次 年4月下旬植株开始枯萎,5月 中、下旬鳞茎停止膨大,全株 枯萎,6月鳞茎越夏休眠。
于5月中下旬地上部茎叶黄 萎后选晴天采挖。
1、根茎类药材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半夏:种子繁殖的于第3、4 年采收,块茎繁殖的半夏于当 年或第2年采收。
一般于夏、秋季茎叶枯萎倒 苗后采收。过早采收可影响产 量,过晚采收难以去皮和晒干。
两种成分的年变化动态见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黄酮% 2.52 2.69 2.75 2.26 2.51 2.02 2.00 1.72 2.08 2.21 2.24 2.72
梫木毒素I% 0.03 0.03 0.03 0.02 0.02 0.06 0.06 0.06 0.03 0.03 0.02 0.03
又如人参,适期采收浆足质实,加工后出的红 参色正,无抽沟,红参断面呈角质样。如果提前或 延后采收,加工出的的产品有抽沟。
一、药材的采收时期
3、采收期的确定还要注意干扰成分含量的变化, 特别是毒性成分含量的变化。
如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叶中含有效成分总黄酮和毒 性成分梫木毒素Ⅰ(grayanotoxinⅠ)。
1、根茎类药材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③有些药用植物宜在抽薹开花前采收,如当归、川 穹、白芷;但柴胡、关白附等部分品种花蕾期或初花期 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二、采收方法
(一)摘取法 花类药材(丁香、忍冬、菊花等)、果实类药 材(栀子、枸杞、山茱萸等)、叶类药材用此法。 (二)刈割法 果实类药材中的薏苡和大多数种子类药材(补 骨脂、芥子、牛蒡等)的采收都采用刈割法。大部 分全草类药材(薄荷、藿香、穿心莲等)用刈割法。 可一次或分批割取。
二、采收方法
(三)掘取法 根及根茎类药材都采取这类方法。部分全草类 药材(细辛等)也采用此法。 (四)剥取法 此用于皮类药材。
采收时期 8月花期 9月初 10月枯萎期 11月完全枯萎期
鲜干比 7︰1 5~6︰1 3~4︰1
2~3︰1
一、药材的采收时期
2、多年生宿根性药用植物,不同年份产量差 异也较大。
如芍药栽培三年采收,其亩产为300~400公斤, 如果四年采收,则亩产为400~500。
又如人参,六年生采收比五年生采收,产量高 20~30%
(优选)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的采收 加工与包装贮运
一、药材的采收时期
药材的采收期直接影响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 获效率。适期收获对药材的产量、品质和收获效率 都有良好的作用。
(一)采收期与产量
1、一年内各时期、各月份的产量差别很大。
四川栽培的黄芪,不同月份的鲜干比以11月份 最小,且11月份的鲜根产量也最高。
甘草采收时间以地上枯萎至 第二年萌芽前均可进行,有研 究表明春季收获质量优于秋季 采收。
1、根茎类药材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天麻:在块茎进入休眠 采挖(即冬挖)较适宜,其 加工成率高,质量好;过早 块茎发育不完全,过迟块茎 养分消耗,均会影响产量和 质量。
1、根茎类药材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②有些植物生长期较短,夏季就枯萎了,如元胡、 浙贝母、平贝母、半夏、太子参等;
采收时间一般为9月中下旬。
1、根茎类药材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黄连:5~6年生黄连根重及 有效成分积累速度最快,其后 逐渐减缓,生产上多以6~7年 收获为宜(味连)、少数以4~ 5年采收(雅连)。
黄连采收时间9~11月。
1、根茎类药材
三、各类药材的采收时期
甘草:1~4年为甘草根重及 有效成分(甘草酸)积累速度 最快时期,其后逐渐减缓,生 产上多以4年以后收获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