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总分:110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具有自我中心性和不守恒性等特点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2分)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由于经常改变自己的日常活动习惯而出现的暂时性眠困难属于()(2分)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2分) A:感觉B:知觉C:直觉D:联觉4、有的人情绪发生快但难以持久,为人直率,做事果断但常欠思量。
这种人的气质类型属于()(2分)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5、听故事时,头脑里会出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这种心理活动是()(2分)A:知觉B:记忆C:思维D:想象6、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中,某人的原始分数为100,某年龄组平均为90,标准差为15,此人的离差智商为()(2分)A:100B:105C:110D:1157、神经元的两个最主要特性是()(2分)A:兴奋性与抑制性B:弥漫性与抑制性C:兴奋性与传导性D:弥漫性与使导性8、某同学常常没有理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为,如无法停止去想某一个词或者无端地重复洗手。
该同学的心理问题可能属于()(2分)A:恐惧症B:恐慌障碍C:强迫症D:广泛性焦虑障碍9、下面关于压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2分)A:压力是一种身心反应B:压力有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之分C:压力都是消极的D:文化背景的改变也会造成压力10、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的流派是()(2分)A:精神分析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人本主义心理学D:格式塔心理学11、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的()(2分)A:枕叶B:颞叶C:额叶D:顶叶12、大家一起讨论后做出的决策往往比单独一个人做出的决策更加冒险。
这种现象属于()(2分)A:群体极化B:群体思维C:社会助长D:去个性化13、注意的两个特点是()(2分)A:指向性和集中性B:选择性和概括性C:指向性和持久性D:选择性和持久性14、老师在讲解课文时,把各个段落联系起来总结出该文的中心思想,这种思维过程属于()(2分)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15、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因循守旧,美围人民主、天真、乐观,日本人进取、尚武、有野心,这种现象属于()(2分)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16、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为()(2分)A:意志B:人格C:气质D:情绪17、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操纵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2分)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18、小王经常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精彩一刻,这种记忆是()(2分)A:情绪记忆B:动作记忆C:语义记忆D:情景记记19、通过手势、姿态、音调、面部表情和人际空间等进行的信息传递属于()(2分) A:言语沟通B:非言语沟通C:书面沟通D:口头沟通20、下列不属于动机功能的是()(2分)A:激活功能B:指向功能C:概括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二、文字题(共13题,共70分)21、名词解释:认知方式(2分)22、名词解释:心境(2分)23、名词解释:关键期(2分)24、名词解释:推理(2分)25、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2分)26、简述挫折的应对策略。
(6分)27、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6分)28、简述问题解决的特征。
(6分)29、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哪些种类?(6分)30、简述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
(6分)31、试述智力的影响因素。
(10分)32、联系实际说明有效复习的策略。
(10分)3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格是个人典型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有时会决定人的命运”。
试分析这四句话所描述的人格特性。
(10分)1610-全国-心理学总分:110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考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答案:B解析: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发展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2、【考点】失眠答案:C解析: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如飞行时差造成的睡眠困难、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经常改变自己的日常活动习惯。
3、【考点】知觉的一般概念答案:B解析:人们通过感官得到了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
具体说来,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4、【考点】胆汁质答案:A解析:脾气火爆,情绪爆发快,但难持久。
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
心理学家把类似于李逵的气质,叫作胆汁质。
5、【考点】什么是想象答案:D解析:想象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在刺激物直接作用下,或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考点】智商答案:C解析:离差智商=100+15Z,其中Z=(X-X1)/S,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X1代表团体平均分数,S代表该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代表该人在团队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
经过计算得110。
7、【考点】神经元的构造与功能答案:C解析: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称之为神经元。
神经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细胞体、树状突与轴突。
神经元的两个最主要特征是兴奋性与传导性。
8、【考点】强迫症答案:C解析:有强迫症的人常常没有理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动。
有强迫症的人如果不做出自己的一套仪式性的行为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9、【考点】压力的性质答案:C解析:有压力并非完全都是坏事,依据压力所产生的结果性质,分为积极压力和消极压力,C项错误。
10、【考点】机能主义心理学答案:B解析: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其创始人詹姆斯明确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11、【考点】初级感觉区答案:A解析: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区。
12、【考点】群体的决策行为答案:A解析: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水平的现象。
13、【考点】注意的两个特点答案:A解析:注意的两个特点:(1)指向性:每个人在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一对象,忽略了其他很多对象。
(2)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人就在这个对象上集中注意,这时候他的精神集中,兴奋性提高,心理活动离开了周围事物。
14、【考点】思维的过程答案:B解析: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15、【考点】信息的整合过程答案:D解析: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些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因循守旧,美围人民主、天真、乐观,日本人进取、尚武、有野心,属于社会刻板印象。
16、【考点】情绪的构成答案:D解析: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7、【考点】实验法答案:A解析:心理学研究中实验者操纵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自变量。
18、【考点】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答案:D解析: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19、【考点】人际沟通的类型答案:B解析:非言语沟通:说和写(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包括手势、身体姿态、音调(副语言)、身体空间和表情等。
20、【考点】动机的功能答案:C解析:(1)激活功能,动机具有启动效应,会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
在动机的驱动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2)指向功能,动机指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
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就不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越强,行为也随之愈强。
二、文字题(共13题,共70分)21、【考点】冲动型—沉思型答案:认知方式指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22、【考点】情绪状态答案: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当人处于某种心境时,会以同样的情绪体验看待周围事物,体现了“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的弥散性特点。
23、【考点】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答案:个体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
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24、【考点】推理的一般概念答案:推理是指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推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
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25、【考点】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答案:社会心理学是主要研究人际间的行为和社会力量对行为的控制和影响的学科。
26、【主考点】认知应对策略【副考点1】情绪调节策略【副考点2】行为应对策略答案:1、认知应对策略。
(1)正确认识挫折;(2)改变不合理观念。
常见的不合理观念有:此事不该发生、以偏概全、无限夸大后果。
2、情绪调节策略。
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不良情绪,自我安慰等都是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
3、行为应对策略。
为了提高挫折承受力,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充满矛盾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练,向生活学习,而不是逃避社会。
4、人格塑造策略。
主动地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改变那些不适应发展的不良的人格品质。
27、【主考点】知觉的整体性【副考点1】知觉的选择性【副考点2】知觉的理解性答案: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它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
2、知觉组织原则(格式塔学派):(1)接近性(2)相似性(3)连续性(4)封闭性(5)良好图形3、知觉的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强度较大、色彩鲜艳、具有活动性的客体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客体本身组合规律如简明、对称和有规律也使它们容易被选择为知觉对象。
实际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