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
【学习内容】
教材:《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运用重音和停连的技巧,理解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
2.品味精美语句,学习融情于景的写法。
【学习重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过程】
检查生字词:
济南()看护妇()
暖和()一髻()儿镶上()着急()
薄雪()水藻()
贮蓄()澄清 ( )
着落()
响晴:
响亮:
空灵:
安适:
澄清:
奇迹:
水墨画:
一、导入新课
预习课上我们了解了老舍先生对“第二故乡”济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王国维先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为赞美和热爱,所以作者笔下的文字都带有了浓浓的深情。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品读文字,感受作者对济南的这份深厚的感情。
老舍: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二、朗读课文,感受景物特点
1.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中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结
合具体句子,说说你的探究发现。
答案示例:
(1)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响晴”的。
(2)济南的冬天是“慈善”的:冬天的济南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小山保护着济南,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使得济南的冬天准保暖和;小雪覆盖下的小山可爱秀气,颜色丰富,惹人爱;冬天的济南,城内狭窄,城外宽敞,山坡上的小村庄房顶上卧着雪,像是张小水墨画;水不结冰,倒映着美丽的影子,仿佛懂得垂柳的心思、水藻的精神。
2.根据你的理解,标出《济南的冬天》第3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这一段。
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济南冬天的山、水各有怎样的特点?
试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答案示例:(以下标注的朗读符号仅供参考。
朗读符号的标注不宜固化,以学生的感受为主,教师适当指导。
)
小山ˇ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
..缺着点儿口儿。
ˇ这一圈小山ˇ在冬天
特别
.........地说:..可爱,ˆ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
...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ˇ低声
“你们放心
..暖和。
”ˇ真.的,济南的人们ˇ在冬天是面上含笑
......吧,这儿ˇ准保
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ˆ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
..。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
..,ˆ有了依靠
上,ˆ便不觉地想.起:“明天ˇ也许就是春天
..
..,ˆ今天夜里山草
..了吧?这样的温暖
也许就绿起来
...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ˆ他们也并不
..着急,ˆ因
为ˇ有这样慈善
..呢!
..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
三、体会融情于景的手法
老舍先生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赞美之情。
他是怎样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结合下面的句子,小组内探究交流,形成结论。
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1.对比阅读,说说下面两个句子的抒情方式有何区别。
(1)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答案示例:
第一句直接抒发了对济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第二句通过写小山的可爱,间接表达感情。
2.体会寓情于景的手法。
寓情于景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通过对这些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济南的冬天美吗?美在哪儿呢?请你用“济南冬天美,美在”的句式说一段话。
济南冬天美,美在小雪点染后的山色,树尖上顶着白雪,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上的白雪,好似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白雪黄草组成彩色美景,又像是给山们穿
上一件花衣,山腰上的雪被阳光斜射,好像害了羞,微露粉色。
济南冬天美,美在清亮透绿的水,它冒着点儿热气,水藻更绿,与碧蓝的晴空交相辉映,像块蓝水晶,蕴蓄蓬勃生机,洋溢无限温情。
四、阅读文章《江南的冬景》,根据旁批提示,体会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
1.根据旁批提示的朗读符号,有感情地朗读第1 段,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感情。
2.请参考旁批,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江南的冬景有着怎样的情调,以及作者描绘了哪些画面来表现江南冬景的这一情调。
答案示例:
情调: 明朗;画面: 曝背谈天图、多彩植物图(植物生机图)、暖冬散步图、微雨闲聚图、美丽雪景图。
五、布置作业
阅读文章《白马湖之冬》《呼兰河传(节选)》《冬日香山》,初步感知文章
内容,体会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