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扬尘治理专项方案

青田鹤城路道路改造及管线地埋工程(鸣山路-马鞍山路)施工扬尘治理方案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工单位:浙江丽水天豪园林有限公司日期: 2017 年5月18日浙建监B1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青田鹤城路道路改造及管线地埋工程(鸣山路-马鞍山路)编号:致浙江东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施工扬尘治理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并按规定已完成相关审批手续,请予以审查。

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施工项目部(盖章)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盖章)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年月日施工扬尘治理方案目录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扬尘治理专项措施....................... 第(三)节施工现场防躁声污染的各项措施........... 第(四)节文明施工措施............................青田鹤城路道路改造及管线地埋工程(鸣山路- 马鞍山路)(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鹤城路(鸣山路~马鞍山路)西起鸣山路,东至马鞍山路,规划红线宽度为20m全长约。

主要工程内容为雨污水管道、给水管道、电力管道、通信管道地埋,道路、人行道、路灯改造工程。

1.道路工程概况(1)平面设计:鹤城路(鸣山路~马鞍山路)西起鸣山路,东至马鞍山路,规划红线宽度为20m全长约。

道路平面线型基本拟合现状道路中心线,为直线加圆曲线线形。

全线共设置有2 处圆曲线,圆曲线半径分别为240m和180m JD1、JD2圆曲线半径均w 250m因全线为机非混行道路,因此两处圆曲线路段不考虑加宽,通过划线压缩非机动车道增加机动车道宽度。

为保证交通安全,半径小于300 的圆曲线均考虑设置超高。

2.排水工程施工内容如下:(1)雨水:①鹤城路(桩号970〜1+020段)设计雨水管收集道路及两侧地块雨水,自西向东排入鸣山路现状渠道700 X 1200渠道内,设计雨水主管管径为D1000;②鹤城路(桩号1+040〜桩号1+220段)设计雨水管收集道路及两侧地块雨水,自西向东排入校场路现状渠道1000X 1800渠道内,设计雨水主管管径为D30(〜D1000;③鹤城路(桩号1+220〜1+480段)设计雨水管收集道路及两侧地块雨水,自东向西排入校场路现状渠道1000 X 1800渠道内,设计雨水主管管径为D30(〜D100C。

④鹤城路(桩号1+500〜1+段)设计雨水管收集道路及两侧地块雨水,自西向东排入鹤城路下游拟建雨水管,最终排入马鞍山路现状1400X 1800渠道内,设计雨水主管管径为D400。

(2)污水:①鹤城路(桩号970〜1+040段)设计污水管收集道路及两侧地块污水,自西向东近期排入鸣山路现状渠道700X 1400渠道内,远期接入鸣山路新建污水管内,设计污水主管管径为D300②鹤城路(桩号1+040〜1+220 段)设计污水管收集道路及两侧地块污水,自西向东排入校场路现状渠道1000X 1800 渠道内,远期接入校场路新建污水管内,设计污水主管管径为D30(〜D400;③鹤城路(桩号1+220〜1+510段)设计污水管收集道路及两侧地块污水,自东向西排入校场路现状渠道1000X 1800 渠道内,远期接入校场路新建污水管内,设计污水主管管径为D300〜D400。

3. 给水工程1、给水管设计管径主管为DN500支管为DN100~DN300西起鸣山路,东至马鞍山路,桩号0+970~1+530,道路总长约。

2、给水管管位:鹤城路给水管管位设置于道路中心线以北米处,详见平面布置图,管顶覆土在米左右。

3、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K9级,T型橡胶圈连接。

管道埋设在原状土地基或经过开槽后回填密实的地层上,土基密实度》93%4、强弱电工程(1 )电力管道鹤城路(鸣山路~马鞍山路)电力排管设计,全长千米。

其中主线车行道下设置16 根? 200 玻璃钢管,局部支段设置8 根? 200 玻璃钢管。

具体详见平面图。

电力管道采用排管敷设方式,并列管之间应有不小于20mnt勺间隙,本次施工并列管间隔距离为50mm全路段均采用? 200玻璃钢管,并采用C20混凝土包封,中粗砂回填,上部回填土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具体见管道敷设断面图。

(2)通信管道根据各通信运营商的实际情况,本工程管道建设选HDPE管、镀锌对缝钢管、七孔梅花管等。

管道的管径系根据布放光、电缆的外径适配要求并结合市场上现有管材的规格确定。

HDP管:外径为110m(壁厚5mm ;镀锌对缝钢管(热镀、去毛刺)为:外径108mm(壁厚4mrj)七孔梅花管:连体外径100mm孔径32mm外壁厚,内壁厚。

5.路灯照明工程本工程道路照明按城市主干道路进行照明设计,平均亮度为m2亮度均匀度为,平均照度为20LX,照度最小均匀度为,严格限制眩光,照明功率密度值必须小于m2要求具有良好诱导性。

本工程光源采用LED灯,灯具暂选截光型,气体放电灯功率因素不应小于。

本工程按30米的间距双侧对称布置于人行道靠近机动车道处,路灯安装高度距地9米,悬壁为米,交叉路口采用四火中杆灯,杆高14米。

在室外照明箱中预留几路备用电源,以备绿化带内将来装景观灯、广告灯等。

全路段共设置一只照明配电箱。

参建单位:建设单位:青田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杭州市城乡建设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浙江东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丽水天豪园林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浙江省浙南综合工程勘察测绘院(二)扬尘治理专项措施通过实施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工作,强化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提高建设工地文明施工水平,降低扬尘污染的产生和排放,促进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城市精细化、长效化、规范化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造人民群众良好生活环境为目的,着力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问题,形成政府领导、企业负责、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机制,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促使工地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增强扬尘防控意识,全面提升建筑工地整体形象。

一、扬尘治理工作总目标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实施确保工地施工现场达到扬尘治理检查要求,使扬尘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二、扬尘治理工作职责分工及小组组织(1)项目部成立扬尘治理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组长,劳务现场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现场负责人为副组长,专项工长、施工员、材料员、质检员为组员,实施扬尘治理工作。

(2)由专职安全员负责每天检查扬尘治理实施及落实情况并作好记录。

项目部扬尘治理管理领导小组组织三、扬尘治理实施办法1、进出口地坪和场地内主要道路结合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设置门卫、专人监督,工地进出口道路采用C25砼进行硬化处理。

设置冲洗车辆设备,排水沟、沉淀池及麻袋等措施,防止泥土随车辆,行人带出工地。

2、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

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造成污染。

3、运输砂、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车辆,进出施工现场必须封闭,严禁撒漏。

4、清扫地面必须洒水,运输建筑垃圾加盖,松散材料堆放盖彩条布,以免粉尘弥漫,污染环境。

5、在工地上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或垃圾箱进行存放。

6、设置2名保洁员负责现场的经常性整洁卫生。

7、搅拌机处设置封闭搅拌篷,搅拌机上设喷淋装置,地下设二次沉淀池,将污水循环使用。

8临时堆放的土方采取彩条布覆盖措施,以防尘土飞扬。

9、散装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存放在库房内,如需露天存放采取严密遮盖措施。

10、对涉及扬尘问题的作业班组进行专项防止扬尘交底,将扬尘防止工作具体落实到操作层,并建立奖罚措施。

11、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逐级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四、扬尘治理检查制度1、作业小组严格按照检查保证制度做到定期检查,项目部每周将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评比,并作好保存记录。

2、按规定向公司书面汇报扬尘治理工作执行情况。

(三)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的各项措施1.人为噪声的控制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强噪声作业时间的控制公司项目部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作业不超过20 点,早晨作业不早于 6 点,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及时申办夜间施工许可证,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并事先做好周围群众通告工作。

3.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1)牵扯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业(如预制构件,木门窗制作等),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2)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按规范要求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采取专人负责的原则,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四)文明施工措施一、文明施工目标按本地区建设局要求施工。

二、管理方针为美化城市环境,本公司将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局关于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同时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的规定,制定方针、目标,选择功能型、环保型、节能型的工程材料设备,配备相应的资源,本着遵守法规、预防污染、节能减废的原则,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建设工地“整洁、规范、安全、文明” ,使施工场地管理符合“场内标准化、场外景观化”的标准。

三、工作制度(一)每月召开一次“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施工文明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二)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检查制度。

每周组织一次由各专业施工班组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整改通知单” ,各专业施工班组在收到“隐患问题整改通知单”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到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和公司相关部门监督落实整改情况,及时消除隐患。

四、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体系(一)项目部建立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体系,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二)本工程施工现场严格按照现场管理规定进行管理,项目部下设 2 人左右的场容清洁组,每天负责施工场内外的清理、保洁、洒水降尘等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