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一suì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桨?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s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沉淀忍俊不禁(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忍俊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划线句使用的修辞手法:________。
【答案】(1)穗;diàn;jīn(2)仙露琼桨;仙露琼浆(3)忍不住笑(4)比喻【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
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多音字更应引起注意。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错别字的辨析,其中“桨”应写作“浆”。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
第(4)小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划线句子把“花”比作“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①徽派建筑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ci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②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为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严谨(________)精湛(________) cí堂(________)(2)画线句①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依山就势”一词中“依”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②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jǐn;zhan;祠(2)积;集(3)紧挨着(4)排比【解析】【分析】(1)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精湛”:精熟深通;某样技艺十分娴熟;精微深奥。
读“jīng zhàn”,注意据义定音。
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祠堂”的“祠”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积”:积累。
“集”:聚合,会合。
这里是聚合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故选“集”。
注意据义定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这里“依山就势”的意思:紧挨着山,顺着便利的形式。
“依”在文中的意思是紧挨着。
(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
“它在总体布局上……在平面布局上……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显然是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jǐn;zhan;祠;⑵积;集;⑶紧挨着;⑷排比。
【点评】⑴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⑶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
根据语段内容或是平时对课文注释的积累即可解答;⑷本题考查修辞的辨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词语的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
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除此以外,就是寂静。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pài矗立澎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本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chù;湃(2)奔弛;奔驰(3)比喻;排比【解析】【分析】(1)解答这道题,首先要注意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排除方言的干扰,尤其要注意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到一些形近字的写法。
比如“矗”不要误读为“zhù”,“湃”要注意笔画数。
(2)字形的辨析关键在平时的积累,要注意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细微差别,要注意根据字义和形声字的特点来辨析字形。
“驰”指车马等奔跑,快跑;“弛”指松懈,放松。
(3)本段中,“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 chù ;湃⑵奔弛;奔驰⑶比喻;排比【点评】⑴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的把握,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把握。
⑵本题考查易错字的把握,注意同音字的字形和字义的区分。
⑶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注意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注意结合句意辨析。
4.学校举行“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到如下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金木水火土相和产生世界万物,酸甜苦辣成调和形成各种渔味,商角微羽和奏出优美音乐。
相反,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种味道称不上美食。
只有允许多种多样的事物、思想、观念存在,才能形成繁荣向上的局面,否则便陷入单调、乏味、僵化的境地。
材料二: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圣人则提醒我们这种“好好先生”,其实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的人,他抹煞了是非,混淆了善恶,不主持公道,不伸张正义,不抵制坏人坏事,全然成为危害道德的人。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材料一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金木水火土相和产生世界万物,酸甜苦辣咸调和形成各种滋味,宫商角徵羽和鸣奏出优美音乐。
(2)依次填入材料二横线上的四句话,正确的排序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世人往往喜欢这种人②这种人处处讨好人而不得罪人③乡愿,指乡里中的“老好人④实际上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同于流俗【答案】(1)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气势,突出了“和”的重要作用。
(2)③②④①【解析】【分析】(1)画线句由三个句式相同的句子组成,这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突出了“和”的重要作用。
(2)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
分析横线前后的句子,可知③句承接横线前的句子,解释了“乡愿”的含义,应放在第一位。
②句的“这种人”与③句相接,写出了“老好人”的行为,应放在第二位。
①句是对前边内容的总结,且与横线后的句子形成对比,应放在第四位,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语序为:③②④①。
故答案为:⑴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气势,突出了“和”的重要作用。
⑵③②④①。
【点评】⑴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此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⑵本类题目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
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长髯(________)yǒu(________)黑一绺(________)绺(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A.藕断丝连B.牵扯不清C.纠缠不清D.缠绕交织(4)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
【答案】(1)rán;黝;liǔ(2)漂动;飘动(3)C(4)比喻;夸张【解析】【分析】(1)(2)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辨析书写。
髯,拼音是rán,形声。
从髟,冉声。
髟biāo,长发下垂的样子。
本义:两颊上的长须,也泛指胡须。
“黝”不要写成“幼”,“绺”不要取半边字的读音。
“漂”与“飘”可通过部首来辨析。
(3)藕断丝连:比喻没有彻底断绝关系。
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牵扯不清:牵连拉扯不清楚。
纠缠不清:形容纷乱,理不出头绪。
亦指有意找麻烦,抓住一点不肯放手。
缠绕交织:互相缠绕,错综复杂地合为一体。
“纠缠不清”符合语境。
(4)“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可知运用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托尔斯泰须发浓密的特点。
答案为:⑴rán;黝;liǔ;⑵漂动;飘动;⑶C;⑷比喻;夸张。
【点评】⑴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