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三基考试题集(1111-1300)1111.摄像机的工作过程是 ( )A.转换影像、增强影像、变化图象野 B.转换影像、变化图象野、阅读影像 C.记录影像、阅读影像、擦除影像 D.记录影像、变化图象野、阅读影像 E.以上都不是1112.直接将透过人体的X线信息影像转变为数字信号的是 ( )A.CCD感光元件 B.非晶硅平板探测器 C.高分辨率摄像管 D.影像增强器 E.以上都不是1113.DSA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不包括 ( )A.影像链 B.数据获得系统 C.中央处理器 D.存储器 E.软件模块1114.DSA减影程序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 )A.摄制普通片 B.制备蒙片 C.摄制血管造影片 D.把蒙片与血管造影片重叠在一起处理成减影片 E.感兴趣区处理1115.在短时间进行每秒6~30帧的X线脉冲摄像,然后逐帧高速重复减影;这种减影方式是 ( )A.脉冲方式 B.超脉冲方式 C.时间间隔差方式 D.常规方式 E.路标方式1116.取mask和充盈像各一帧,进行相减;这种减影方式是 ( )A.脉冲方式 B.超脉冲方式 C.时间间隔差方式 D.常规方式 E.路标方式1117.主要用于心脏大血管的DSA检查的减影方式是 ( )A.常规方式 B.能量减影方式 C.混合减影方式 D.心电图触发脉冲方式 E.以上都不是1118.同时用两个不同的管电压取得两帧图像,作为减影对进行减影,称为 ( )A.K-缘减影 B.混合减影方式 C.常规方式减影 D.路标方式减影 E.以上都不是1119.主要适用于脑血管、颈动脉、肝动脉、四肢动脉等活动较少的部位的减影方式是 ( )A.常规方式 B.脉冲方式 C.超脉冲方式 D.心电图触发脉冲方式 E.能量减影方式1120.要求管电压能在两种能量之间进行高速切换的是 ( )A.常规方式 B.脉冲方式 C.超脉冲方式 D.心电图触发脉冲方式 E.能量减影方式1121.需要高浓度和大剂量的对比剂且显影的血管相互重叠DSA成像方式是 ( )A.IV-DSA B.IA-DSA C.动态DSA D.DCM E.以上都不是1122.在X线球管、人体和检测器规律运动的情况下获得DSA图像的方式,称之为 ( )A.IV-DSA B.IA-DSA C.动态DSA D.DCM E.以上都不是1123.关于DSA检查时病人体位设计,错误的叙述是 ( )A.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变换不同的投射方向,才能全面显示病变 B.选择恰当的标准体位 C.转动病人体位或X线机的C型臂,找出一个合适的体位 D.转动病人体位或X线机的C型臂,找出一个合适的体位 E.最重要的原则是尽量使病变部位紧靠X线管1124.DSA图像采集时机及帧率选择确定原则是 ( )A.使对比剂的最大浓度出现在所摄取的造影系列图像中 B.要求管电压能在两种能量之间进行高速切换 C.尽量使病变部位紧靠检测器 D.要求病人尽量配合 E.以上都不是1125.关于高压注射器上的选择,错误的叙述是 ( )A.采集时机的选择可在高压注射器上进行 B.注射延迟就是先注射对比剂,后曝光采集图像 C.IV-DSA或导管顶端距兴趣区较远时,应选用照片延迟 D.IA-DSA应选用注射延迟E.延迟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1126.关于高压注射器的有关参数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在对比剂的用量上,总的用量按患者的体重计算 B.注射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经导管注入对比剂的量,一般以ml/s表示 C.注射斜率是指注射的对比剂达到预选流率所需要的时间 D.注射加速度是注射速度的时间变化率 E.以上都是错误的1127.不属于DSA图像采集技术的是 ( )A.放大技术 B.定位技术 C.缩光技术 D.窗口技术 E.屏气技术1128.通过改变影像增强器输入野的大小来改变影像的大小,属于 ( )A.电子放大 B.定位 C.缩光 D.持续采集 E.几何放大1129.CT的发明者是 ( )A.Cormaek B.Hounsfield C.Ambrose D.Ledley E.Roentgen1130.CT扫描使影像诊断的范围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A.病人接受X线量 B.密度分辨率高 C.空间分辨率高 D.显示的范围大 E.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1131.CT扫描的优点不包括 ( )A.真正的断面图像 B.密度分辨率高 C.可作定量分析 D.极限分辨率高 E.图像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1132.关于CT机的工作原理,错误的叙述是 ( )A.利用窄束X线穿透被检部位 B.X线穿透被检部位时,其强度呈负指数关系衰减 C.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 D.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E.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1133.CT设备硬件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扫描机架系统 B.扫描检查床 C.X线及数据收集系统 D.计算机及阵列处理机 E.自动洗片机1134.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球管旋转的CT机属于 ( )A.第一代CT机 B.第二代CT机 C.第三代CT机 D.第四代CT机 E.第五代CT机1135.关于CT机的主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正确的叙述是 ( )A.重建的矩阵越大,所需的重建时间越短 B.CT机扫描机架孔径越小越好 C.硬磁盘容量大小决定着对图像数据的存储量 D.探测器的数目越多,扫描时间越长 E.X线球管的热容量越小越好1136.正确的对比度分辨率的概念是 ( )A.对比度分辨率就是影像的对比度 B.对比度分辨率就是空间分辨率 C.单位长度内能观察到的线对数 D.能分辨最低密度差别的能力 E.对于物体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1137.关于CT的空间分辨率,错误的叙述是 ( )A.是指在高对比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 B.可通过选择不同的重建滤过函数而改变 C.由X线束的几何尺寸所决定 D.高于普通X线检查的空间分辨率 E.受到探测器的大小、采样间隔等因素的限制1138.CT图像中的伪影是指 ( )A.被检体内不存在的假象 B.被检体以外物质的影像 C.图像中不正常的解剖影像 D.图像中密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像 E.影片中图像的变形1139.关于CT机中的重建矩阵,错误的说法是 ( )A.重建矩阵即显示器的显示矩阵 B.实际上是衰减系数的矩阵 C.视野相同时,矩阵越大,像素越小 D.视野相同时,矩阵越大,图像空间分辨力越高 E.在相同视野,矩阵越大,计算机工作量大1140.关于像素的正确理解是 ( )A.像素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 B.像素是容积元的略语 C.像素是三维的概念 D.像素又称为灰阶 E.在相同视野,矩阵越大,像素点越少1141.显示器所表现的亮度信号的等级差别称为 ( )A.CT值标度 B.灰阶 C.窗宽 D.窗位 E.矩阵1142.关于人体组织CT值的比较,下列错误的是 ( )A.骨密质>钙质 B.血液<凝血 C.脑白质<脑灰质 D.血液>水 E.脂肪>水1143.钙质的CT值是 ( )A.大于80HU B.35~50HU C.0HU D.-100HU E.-1000HU1144.下列哪项不是滤过反投影法的特点 ( )A.无需进行傅立叶变换 B.重建速度快 C.重建图像质量高 D.比其他变换复杂 E.重建图像精确度高1145.属于采样系统的关键部件是 ( )A.电子计算机 B.滤过器 C.图像显示器 D.探测器 E.多辐照相机1146.CT机中软件的最主要的功能是 ( )A.将收集到的投影资料进行图像重建 B.控制X线剂量 C.采集扫描数据 D.进行故障诊断 E.三维图像重建1147.CT扫描成像基本步骤不包括 ( )A.产生X线 B.采集数据 C.重建图像 D.图像后处理 E.显示图像1148.属于普通CT扫描的扫描和重建成像参数是 ( )A.管电压 B.管电流量 C.螺距 D.层间距 E.视野1149.普通CT的重叠扫描是指 ( )A.层间隔小于扫描层厚 B.层间隔等于扫描层厚 C.层间隔大于扫描层厚 D.重建间隔小于重建层厚 E.重建间隔大于重建层厚1150.图像显示技术中,应用最多而且最重要的是 ( )A.窗口技术 B.放大技术 C.黑白反转技术 D.三维图像重建技术 E.图像方向旋转技术1151.CT图像质量参数不包括 ( )A.空间分辨率 B.密度分辨率 C.噪声 D.伪影 E.CTDI1152.关于CT的窗口技术,错误的叙述是 ( )A.根据诊断需要调节图像的对比度和亮度的调节技术 B.窗口技术包括窗宽、窗位的选择 C.窗宽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的CT值的范围 D.窗位指窗宽上、下限CT值的平均数 E.窗口技术也称为感兴趣区技术1153.对CT辐射剂量无影响的成像参数是 ( )A.管电流量 B.扫描范围 C.螺距 D.视野 E.管电压1154.下列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属于图像二维重建和显示的是 ( )A.SSD B.MPR C.MIP D.VR E.VE1155.CT常用的辐射剂量表达参数是 ( )A.kV B.mAs C.CTDI D.曝光量 E.吸收剂量1156.对每天开机后球管预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每天开机后,首先应对球管进行升温预热 B.球管预热可以防止球管温度瞬间突然升高 C.球管预热是由低的kV和mA条件逐步升高到高的kV和mA条件 D.球管预热作用不大,不会延长球管使用寿命 E.球管预热可以延长球管使用寿命1157.空气校准的目的是 ( )A.逐渐升高球管温度 B.延长球管使用寿命 C.能降低kV和mA的使用条件 D.保证CT值的准确性 E.使空气的cT值为零1158.下面CT检查前准备工作正确的是 ( )A.被检者可以直接进入CT扫描室 B.被检者进入CT扫描室前,必须换鞋或穿鞋套 C.CT扫描速度较快,胸、腹部被检查者,呼吸影响不大 D.胸部、腹部、盆腔被检查者,应口服1~2%碘水对比剂 E.由于CT扫描的kV较高,穿透力较强,金属饰物的影响不大1159.关于CT扫描检查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婴幼儿童扫描时的mAs数值与成人相同 B.低kV和大的mAs数值,可以提高图像质量 C.CT扫描检查时应有家属人员陪伴 D.CT扫描检查辐射剂量非常低,应用范围较广 E.扫描室内应禁止家属陪伴人员陪伴扫描1160.CT检查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 )A.平扫 B.增强扫描 C.灌注扫描 D.动态扫描 E.造影CT扫描1161.关于CT增强扫描正确的是 ( )A.增强扫描是高级CT特有的扫描程序 B.增强扫描是指经血管注射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方法 C.增强扫描就是螺旋扫描 D.增强扫描不能用轴位扫描模式 E.增强扫描就是两期和多期扫描1162.对螺旋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 )A.X线球管和探测器连续旋转 B.被检者随检查床沿纵轴方向匀速移动 C.X线球管连续产生X线 D.扫描轨迹呈螺旋状 E.扫描速度较慢1163.对薄层扫描的描写正确的是 ( )A.能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 B.能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 C.能提高扫描速度 D.能降低CT检查剂量 E.以上都不对1164.对高分辨力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图像密度分辨力 B.可提高图像空间分辨力 C.扫描层厚一般为2~3mm D.应使用较大的扫描视野 E.采用标准重建算法1165.最大密度投影显示一般应用于 ( )A.平扫的血管 B.增强的血管 C.气管 D.骨骼 E.软组织1166.下列CT图像摄片因素对诊断影响最大的是 ( )A.CT图像在照片上的排列顺序 B.定位像的拍摄 C.重建的二维和三维图像,应排列在后面 D.照片分隔格式太少 E.调整适当窗宽窗位,使照片显示的图像对比清晰、密度适中1167.下面关于颅脑CT扫描检查技术错误的是 ( )A.单层CT层厚和层距一般多选为8~10mm B.扫描视野通常都定在25cm以下 C.轴位扫描是颅脑CT检查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D.扫描方向应从颅底往头顶扫完全部颅脑 E.图像重建采用高分辨力算法1168.同时显示三个颅凹的颅脑CT扫描基线是 ( )A.听眦线 B.听鼻线 C.听眶线 D.听眉线 E.听口线1169.一般垂体微腺瘤的CT检查方式是 ( )A.直接增强行冠状薄层扫描 B.薄层轴位扫描 C.薄层螺旋扫描 D.薄层矢状扫描 E.高分辨力扫描1170.眼及眼眶CT检查常规采用 ( )A.冠状位扫描 B.矢状位扫描 C.轴位扫描 D.增强扫描 E.直接增强行冠状位扫描1171.关于喉咽部CT扫描检查错误的是 ( )A.被检者仰卧于检查床中间,喉部与床面平行 B.先行侧位定位像扫描 C.扫描范围从舌骨扫至环状软骨下缘 D.扫描时应平静呼吸并降低呼吸幅度 E.扫描层厚多采用1Omm 1172.吞咽动作对下面那个部位CT扫描检查影响不大 ( )A.鼻咽部 B.喉咽部 C.颌面部 D.颈椎间盘 E.腰椎间盘1173.关于甲状腺CT检查扫描范围正确的是 ( )A.从C6扫至T1下缘 B.从C3扫至C7下缘 C.从C1扫至C7下缘 D.从舌骨扫至环状软骨下缘 E.从舌骨下缘至主动脉弓上缘1174.在胸部CT检查方法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被检者一般仰卧于检查床上 B.先进行正位定位像扫描 C.扫描层厚多采用5~10mm D.螺旋扫描 E.胸部CT扫描图像一般只要纵隔窗1175.下面对肺动脉栓塞病变CT检查描述错误的是 ( )A.必须是螺旋强化扫描 B.扫描层厚采用3~5mm C.增强扫描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速度3.5ml/s D.起始扫描时间在16~21s之间 E.平扫1176.支气管扩张的最佳CT检查方法是 ( )A.增强扫描 B.灌注扫描 C.螺旋扫描 D.高分辨力扫描 E.加层扫描1177.肺窗窗宽、窗位下列正确的是 ( )A.肺窗窗宽采用1100~1800HU,窗位在-500~-800HU B.肺窗窗宽采用200~300HU,窗位在30~50HU C.肺窗窗宽采用1500~3000HU,窗位在300~500HU D.肺窗窗宽采用3000~4000HU,窗位在300~600HU E.肺窗窗宽采用250~400HU之间,窗位在30~50HU1178.对冠状动脉CT扫描检查叙述错误的是 ( )A.被检者心率应在65/min以下 B.检查过程中,应绝对保持屏气状态 C.对比剂注射速率一般为3.5~4ml/s D.一般最佳重建相位在50%~75% E.扫描层厚一般选用3~5mm1179.肝脏扫描范围一般是 ( )A.从膈面至肝右叶下缘 B.从右侧肋膈角至髂前上棘 C.从剑突至耻骨联合下缘 D.从肝门至肾上极 E.从第十二胸椎下缘至第三腰椎下缘1180.肝脏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方法一般是 ( )A.静脉团注法 B.点滴灌注法 C.多次大剂量快速注射法 D.点滴大量快注法 E.大量快注滴注法1181.采用注射速率为2.5~3ml/s静脉团注法时,肝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 ( )A.在开始注入对比剂后55~65s的时间内 B.在开始注入对比剂后25~30s的时间内 C.在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的300s时 D.在注射完对比剂后55~65s的时间内 E.在注射完对比剂后25~30s的时间内1182.下列关于颈椎间盘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 )A.被检者仰卧于扫描床上 B.两肩部尽量下垂 C.扫描层厚采用1~2mm,扫描间隔1.5~2mm D.图像重建采用高分辨力算法 E.扫描倾斜角度应平行于椎间隙的角度1183.四肢骨关节与软组织CT扫描显示与摄片采用 ( )A.骨窗 B.软组织窗 C.肺窗 D.骨窗和软组织窗 E.肺窗和软组织窗1184.下列那个部位CT扫描的窗宽设置最大 ( )A.肺 B.颈椎间盘 C.肝脏 D.前列腺 E.肾脏1185.对屏气要求最严格的检查部位是 ( )A.肺 B.肝 C.冠状动脉 D.盆腔 E.肾上腺1186.核磁共振的物理现象是哪一年发现的 ( )A.1946年 B.1952年 C.1972年 D.1977年 E.1978年1187.下列哪一项不是MRI的优势 ( )A.不使用任何射线,避免了辐射损伤 B.对骨骼,钙化及胃肠道系统的显示效果 C.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 D.对颅颈交界区病变的显示能力 E.对软组织的显示能力1188.下列元素中哪个不能进行MR成像 ( )A.13C B.31P C.2H D.23Na E.19F1189.下列等式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A.1T(特斯拉)=10G(高斯) B.1T=10^2G C.1T=10^3G D.1T=10^4G E.1T=10^5G1190.横向弛豫是指 ( )A.T1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1191.纵向弛豫是指 ( )A.T2弛豫 B.自旋-自旋弛豫 C.自旋-晶格弛豫 D.氢质子顺磁场方向排列 E.氢质子逆磁场方向排列1192.磁场梯度包括 ( )A.层面选择梯度 B.相位编码梯度 C.频率编码梯度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193.在三个梯度磁场的设置及应用上,下述哪一项正确 ( )A.只有层面选择梯度与相位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B.只有层面选择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C.只有相位编码梯度与频率编码梯度能够互换 D.三种梯度磁场均不能互换 E.三种梯度磁场均能互换119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梯度场越大,层面越薄 B.层面厚度与梯度场无关 C.梯度场越大,层面越厚 D.射频频带宽度越窄,层面越薄 E.射频频带宽度越宽,层面越厚1195.在MR成像过程中,三个梯度磁场启动的先后顺序是 ( )A.层面选择一相位编码一频率编码 B.层面选择一频率编码一相位编码 C.相位编码一频率编码一层面选择 D.频率编码一相位编码一层面选择 E.相位编码一层面选择一频率编码1196.傅里叶变换的主要功能是 ( )A.将信号从时间域值转换成频率域值 B.将信号从频率域值转换成时间域值 C.将信号由时间函数转换成图像 D.将频率函数变为时间函数 E.将信号由频率函数转变成图像1197.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与扫描时间完全无关 ( )A.重复时间 B.平均次数 C.相位编码数 D.频率编码数 E.矩阵大小1198.T1值是指90°脉冲后,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何种程度的时间 ( )A.37% B.63% C.36% D.73% E.99%1199.T2值是指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何种程度的时间 ( )A.37% B.63% C.36% D.73% E.99%1200.SE序列中,90°射频(RF)的目的是 ( )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向XY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1201.SE序列中,180°RF的目的是 ( )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XY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1202.反转恢复(1R)序列中,第一个180°RF的目的是( ( )A.使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到37%的水平 B.使磁化矢量倒向负Z轴 C.使磁化矢量倒xv平面内进动 D.使失相的质子重聚 E.使磁化矢量由最小值上升到63%的水平1203.在SE序列中,TR是指 ( )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 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1204.在SE序列中,TE是指 ( )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 B.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E.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1205.在SE序列中,T1加权像是指 (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206.在SE序列中,T2加权像是指 (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207.在SE序列中,质子密度加权像是指 ( )A.长TR,短TE所成的图像 B.长TR,长TE所成的图像 C.短TR,短TE所成的图像 D.短TR,长TE所成的图像 E.依组织密度所决定的图像1208.有关组织的信号强度,下列哪一项正确 ( )A.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强 B.T1越长,信号越强;T2越长,信号越强 C.T1越短,信号越强;T2越短,信号越弱 D.T1越长,信号越弱;T2越长,信号越弱 E.T1越短,信号越弱;T2越短,信号越弱1209.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大所获图像越接近于 ( )A.T1加权像 B.T2加权像 C.质子密度加权像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210.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小所获图像越接近于 ( )A.T1加权像 B.T2加权像 C.质子密度加权像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211.在S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a<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1212.在部分饱和脉冲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a<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1213.在TSE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a<90° B.90°~90° C.90°~180° D.90°~180°~80° E.180°~90°~180° 1214.在IR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a<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 1215.在具有SE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a<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 1216.在具有IR特征的EPI序列中,射频脉冲激发的特征是 ( )A.a<90° B.90°~90° C.90°~180° D.90°~180°~180° E.180°~90°~180° 1217.血流信号降低的影响因素为 ( )A.高速信号丢失 B.涡流 C.奇数回波失相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218.血流信号增加的影响因素为 ( )A.偶数回波复相 B.舒张期假门控 C.流人性增强效应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219.MRA是利用了流体的 ( )A.流空效应 B.流人性增强效应 C.相位效应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220.下列哪一项不是MRA的方法 ( )A.TOF法 B.密度对比法 C.PC法 D.黑血法 E.对比增强MRA1221.若欲对大容积血管筛选成像,检查非复杂性慢流血管,常先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2.若欲显示有信号丢失的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常益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3.若欲单视角观察心动周期,宜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4.若欲定量与定向分析流体,宜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5.若欲较好地显示血管狭窄,宜采用 ( )A.2D-TOF B.3D-TOF C.2D-PC D.3D-PC E.黑血法1226.MR造影剂的增强机制为 ( )A.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直接成像 B.改变局部组织的磁环境间接成像 C.增加了氢质子的个数 D.减少了氢质子的浓度 E.增加了水的比重1227.低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A.T1缩短,T2改变不大 B.T1缩短,T2延长 C.T1延长,T2缩短 D.T1缩短,T2缩短 E.T1延长,T2延长1228.高浓度顺磁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A.T1缩短,T2改变不大 B.T1缩短,T2延长 C.T1延长,T2缩短 D.T1缩短,T2缩短 E.T1延长,T2延长1229.超顺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A.T1缩短,T2缩短 B.T1缩短,T2延长 C.T1不变,T2缩短 D.T2不变,T2延长 E.T1延长,T2缩短1230.铁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A.T1缩短,T2缩短 B.T1缩短,T2延长 C.T1不变,T2缩短 D.T2不变,T2延长 E.T1延长,T2缩短1231.Gd-DTPA的应用中,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Gd-DTPA口服不吸收 B.静脉注射后,由肾脏浓缩以原形随尿排出 C.Gd-DTPA不透过细胞膜,主要在细胞外液 D.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E.易透过血脑屏障1232.注射Gd-DTPA后,不应采用的成像的方法有 ( )A.SE序列的T1加权成像 B.GRE序列的T1加权成像 C.T2加权成像 D.T1加权辅以磁化传递成像 E.T1加权辅以脂肪抑制技术1233.有关磁场强度对组织弛豫时间的影响中 ( )A.T1值随场强的增加延长 B.T2值随场强的增加延长 C.T1值随场强的增加缩短 D.T2值随场强的增加缩短 E.以上均不是1234.当前不适用人体MR成像装置的磁场强度为 ( )A.O.2T B.0.5T C.1.0T D.2.0T E.4.7T1235.射频系统所不包括的部件有 ( )A.射频发射器 B.高压发生器 C.功率放大器 D.发射线圈 E.接收线圈1236.表面线圈的主要作用 ( )A.扩大了成像容积 B.提高图像信噪比 C.缩短成像时间 D.增加空间分辨率 E.增加对比度1237.MRI扫描程序直接控制的内容有 ( )A.扫描脉冲序列发送 B.MR信号采集 C.图像重建 D.显示及后处理 E.以上全是1238.有关化学位移伪影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化学位移伪影是一种含有组织特性的伪影 B.化学位移伪影与呼吸运动无关 C.化学位移伪影与主磁场强度有关 D.化学位移伪影与观察视野有关 E.化学位移伪影可以通过改变相位编码的方向加以识别1239.卷褶伪影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 ( )A.减小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 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1240.截断伪影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 ( )A.减小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 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1241.部分容积效应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抑制 ( )A.减少层厚 B.加大FOV C.全矩阵采集 D.改变频率编码方向 E.增加平均次数1242.脂肪抑制技术可以改善下述哪一项伪影 ( )A.运动伪影 B.化学位移伪影 C.卷褶伪影 D.截断伪影 E.中心线伪影1243.下列哪类患者可以行MR检查 ( )A.带有心脏起搏器者 B.心脏病患者 C.术后动脉夹存留者 D.换有人工金属瓣膜者 E.体内有胰岛素泵者1244.与X线CT相比,MRI检查显示不占绝对优势的病变部位为 ( )A.头颅病变 B.颅颈移行区病变 C.肺部病变 D.肝脏病变 E.骨关节病变1245.早期脑梗死最适宜的扫描方式为 ( )A.T1加权成像 B.T2加权成像 C.质子加权成像 D.弥散加权成像 E.灌注成像1246.既具有T2加权图像特点,又将脑脊液信号抑制了的序列为 ( )A.FLASH B.FLAIR C.TSE D.TGSE E.FISP1247.为区分水肿与肿瘤的范围,常采用 ( )A.T1加权成像 B.T2加权成像 C.质子加权成像 D.Gd-DTPA增强后T1加权成像 E.Gd-DTPA增强后T2加权成像1248.下列造影技术中,哪些不属于MR水成像范畴 ( )A.MR胰胆管造影 B.MR尿路造影 C.MR血管造影 D.MR泪道造影 E.MR腮腺管造影1249.严格来讲,MRCP、MRU采用的是哪种成像方式 ( )A.T1加权 B.IR加权 C.T2加权 D.质子密度加权 E.弥散加权1250.在心电门控技术中,常用的触发波为 ( )A.P波 B.R波 C.Q波 D.S波 E.T波1251.在颈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 (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 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1252.在胸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 (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 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1253.在腰椎MR成像中,预饱和技术常用抑制 (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 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1254.在MRA技术中,预饱和技术常用于抑制 ( )A.吞咽运动伪影 B.心搏伪影 C.呼吸运动伪影 D.化学位移伪影 E.逆向流动液体信号1255.金属物品带入磁体孔腔内会导致 ( )A.磁场强度改变 B.磁场均匀度破坏 C.对射频产生影响 D.图像对比度下降 E.磁场稳定度下降1256.MR成像中,哪些与图像的对比度有关 ( )A.脉冲序列 B.脉冲参数 C.造影剂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1257.下述哪一项不是MR图像质量组成 ( )A.噪声 B.对比度 C.清晰度 D.分辨力 E.伪影1258.下述哪些为影响MR信号强度的参数 ( )A.组织参数 B.测量参数 C.系统参数 D.以上全是 E.以上全不是1259.下述哪些为影响分辨力的因素 ( )A.层厚 B.观察视野 C.矩阵 D.以上全是 E.以上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