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PPT
湖南岳阳3名被“撕票”小学生4日已下 葬
一、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
害原则
第一,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 最重要的是要运用智慧,随机应变。要设法摆脱或向四周 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就应该采 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 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 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第三、拨打报警电话“110”要快捷。不一定去派出 所或单位保卫科,能借用他人电话或就近的公用电话打最 好。拨打110时,要简明、准确地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 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
事例一: 某小学五(2)班学生小岑和小科之间有意 见。一天下课后,两人发生争吵。当时正是夏天, 小岑穿了一件白衬衫在前面走,小科在他后面边 走边吵。小岑心急说了句难听话,小科一时发火, 就从书包里拿出一瓶黑墨水向小岑身上扔去,把 他的白衬衫弄脏了。小岑这样做是什么行为呢?
事例二:
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林,平时喜欢开玩笑,爱对同 学搞恶作剧。一年夏天,临近期终考试时,老师让同学们 在教室自己复习功课。小林身旁有一个比较胖的同学,大 家都习惯地叫他胖胖。胖胖晚上在家常常看电视看到很晚, 第二天睡眠不足,就趴在桌上打瞌睡。今天胖胖又迷迷糊 糊地打起瞌睡来。小林先是摸摸他的头,没有反应,又叫 了几声,还是不醒。于是小林就用笔画胖胖的眼圈,结果 把胖胖的眼睛刺瞎了。在这种情况下,小林的行为又是什 么呢?
青少年法制教育
2010年10月16晚21时40分许,在河北大学 新区超市前,一牌照为“冀FWE420”的黑 色轿车,将两名女生撞出数米远。被撞一陈 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女 生重伤,经紧急治疗后,方脱离生命危险, 现已转院治疗。肇事者口出狂言:“有本事 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2011年1月30日, 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一审宣判,李启 铭被判6年。
李天一: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和知 名歌星梦鸽之子。2011年9月, 因打架斗殴被拘留教养一年。 2012年9月被解除教养。2013年2 月涉嫌轮奸,2013年9月因强奸 罪被判10年。
一、与未成年人密切相 关的法律有哪些?
一、法是什么?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 是未成年人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处罚 (《刑法》第17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不满十四周岁的青少年实施了犯罪的行为,其惩罚的措施:
治安处罚、 劳动教养、 工读学校矫治等
二、小学生不要做违法和犯罪的事
尊师有哪些表现: 1、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见到老师都应该热 情打招呼、问好。 2、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敬。 3、下课时,请老师先行。 4、上下楼梯,请老师先过。 5、有事进办公室,先喊“报告”,经过老师 允许再进。 6、同老师交谈时,口气要谦和。 7、当老师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时,同 学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机会、场合和老师交谈,切 不可当场顶撞老师。 小朋友,你做到了吗?
四、拾到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事例四: 一天,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上学路上拾到一只 皮包,内有5000元现金。失主知道后,向该生索要。 该生不同意,说:“我是捡来的,不是偷来的,干 嘛要还你?我见到的就归我所有。” 该生说得对吗?拾到东西真的就可以归自己所 有吗?
事例分析: 该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民法通则》规 定,别人在路上或其他地方丢失的东西,别人不 慎掉到水里漂浮过来的东西,以及农民养的牛、 羊等跑丢了的,都不能说谁捡到就是谁的,无论 谁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都不应自己占有,应交给 失主才对。可见,拾到东西不愿归还是违法的。
事例分析: 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遵守学生 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习惯。 考试作弊是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只有踏踏实 实、认认真真学习,才能学到知识,掌握本领。考 试只不过是检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学生学习 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即使考试作弊考 了好分数,也不代表你学会了这些知识,只能是欺 骗家长和老师,最终害的是自己,同时也违反了 《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五、未成年人程某毁弃他人信件,构成罪?
事例五: 程某,男,16岁。程自小喜爱集邮,千方百计 搜罗邮票。一次他发现信架上有一封信的邮票非常 漂亮,只可惜不是他家的信。几经犹豫,程某还是 把这封信拿回了自己家,撕掉邮票之后,便把信扔 掉了。第一次尝到了甜头,程某便一发不可收。他 不再满足于自己家所在大院的那几封信,而是窜遍 周围的所有大院。有时,趁人不备,还溜进机关、 学校。程某采用此种方法,积攒了 200多枚精美的 邮票。
六、公共场合要讲公共秩序
事例六: 北方某所小学里曾发生一起因不遵守公共秩 序一起的惨案: “铛„„铛„„铛„„”,上午第二节课下 课的铃声刚打过,同学们就纷纷从各班教室里奔 出来,争先恐后地向楼梯口跑去,准备下楼去做 课间操。不一会儿,整个楼梯上都挤满了人,后 面的学生嫌前面的学生下楼太慢,拼命向前推挤, 前面的一排同学经不住后面的挤压而被推倒,后 面的同学身不由己地压上来,于是惨剧发生了: 压死(踩死)小学生20多人,压伤几十人。
二、如何遵守法律?
一、育爱心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麦克莱
多数犯罪少年性格自私和没有社会责任 感,实质就是缺乏爱心,缺乏对父母、老师、 同学等身边人的体谅和关心。培育爱心,其实 就是怎么去做人,这是预防违法犯罪的根本。
头毅早前 擦然逝不 鞋从,久 救河为, 母源给 。市患岁 徒脑的 步瘤河 的南 母少 公亲年 里筹骆 ,集伟 来手科 到术, 广费父 州,亲 街 34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抗诱惑
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 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 愚蠢的。 --- 陶宏开
实例一:
2006年6月,清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宋某, 深陷网络不能自拔,心急如焚又无能为力的父 亲不远千里,四次来京劝慰。在劝告无效的情 况,父亲不得不在宋某饮料中下了安眠药,乘 儿子昏迷时将他送到网络成瘾中心“戒毒”, 医生诊断他为“重度网络成瘾患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就在入 院当晚,宋某打碎了屋顶灯管,用玻璃碎片割 破手腕自杀未遂。
事例分析: 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 拆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宪法》第四 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 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 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 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 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本案 中,程某为非法获取他人邮票,毁弃信件200多封, 已构成犯罪。依法应处以 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 役。
实例二:
2007年6月,15岁广州少年王某因不 满父母对其沉迷上网老是劝阻,而对父母 产生怨恨,残忍地杀害母亲、砍伤父亲, 王某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
病得不轻
挡不住的诱惑
四、慎交友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孔子
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方法
(一)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1、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要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 镇定,根据自己的体力、周围情况、歹徒的目的来决定对 策。 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 华热闹的街道转移;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以求得帮助。 3、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 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 跑向人多的地方。 4、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 给歹徒,与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 口音、衣着、逃离的方向等情况,事后立即向民警或公安 部门报告,或告知家长老师。
你能举一些身边的例子,说说哪些是一般 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行为呢?
三、考试作弊害自己
事例三: 一次期末考试,别的同学都在答卷,丁丁却眼看着 考试卷发呆,很多题都不会答。于是,他一会儿把头伸 向前排,一会儿把脖子扭向后排,左顾右盼,并且用胳 膊碰别人,用脚踢别人,要求告诉他答案。别人都在紧 张地考试,哪有工夫管他啊!丁丁没法子,就把事先藏 在课桌里的书拿出来找答案。监考老师早就注意到了丁 丁不遵守考试纪律,并且已警告过他。这时看丁丁不再 瞧别人,头一直低着,便走到他面前,见丁丁正在起劲 地翻书呢。监考老师没收了丁丁的书和卷子,并让他退 出了考场。丁丁对此不服气地说:“不就是违反了校纪 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丁丁考试作弊是一种什么行为呢?
13
街头擦鞋救母的13岁少年骆伟科
二、拘小节
寓言故事
一个人偷拿了邻居家一根针被告到法官 那里,法官在量刑时却定了与一位偷牛贼同样 的罪。小偷很不服气,问法官为什么偷了区区 一根针却判得与偷牛一样重。没等法官回答, 偷牛贼抢着说:“我当初就是从拿别人一根针 开始的。”
现实中的不拘小节: 调皮捣蛋,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 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 故意毁坏公物,如在书桌上乱刻乱画;不遵守 交通规则,过马路乱闯红灯;好吃好喝,攀富 比阔;以大欺小,没有钱进网吧就强行向弱小 同学索要;不遵守公共道德,吃完东西,把包 装盒等垃圾随手乱扔等等
七、小学生要热爱、尊敬自己的老师国家倡导 尊师重教:
1、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2、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遵守学 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习惯。 3、我国《教师法》规定: 侮辱、殴打教师的, 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 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
家住某市城关区的胡某,年仅13岁,在 2008年暑假期间与同住在一个社区比他大5岁的 王某结识,常常和王某到公共场所去玩,很快 与一些社会不良青年结成朋友,并经常在一起 鬼混。就在那年暑期,胡某竟然与王某两人对 路人进行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