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的生理习性与繁殖饲养技术
鸽子是鸽形目、鸠鸽科、鸟属、鸽种。
鸽子亦称家鸽、鹁鸽,鸽子的祖先是野生的原鸽。
世界各地广泛饲养。
鸽子体长295~360毫米;体形丰满;喙小,性温顺。
行走的姿态似高视阔步,并带有特征性的点头动作。
平常所说的鸽子只是鸽属中的1种,而且是家鸽。
地球上的鸽子有5个种群,250种。
主要品种有:
野鸽~未经驯化的野生鸽子。
主要分岩栖和树栖两类。
分布于世界各地,有林鸽、岩鸽、北美旅行鸽、雪鸽、斑鸠等多种。
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高原等广大地区,不仅有栖息在岩石上的岩鸽,也有栖息在树枝上的林鸽。
野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充分表现飞翔落居本领,并凭借太阳、月亮和星辰,运用视觉、听觉和嗅觉来辨识方向。
斑尾林鸽~野鸽的一种。
比家鸽大而重。
在树上筑巢。
羽色为黑色,翅膀边缘有白羽,颈部羽毛夹有白色。
喙黄色,眼睛淡黄色。
欧洲分布很广,不易驯养,可与家鸽杂交。
斑鸠一一亦称“勃鸠”、“鹁鸪”。
野鸽的一种。
亚种甚多,体型大小及羽毛色彩因种类而异。
多栖于平原和山地的灌木林中,食果实及种子等。
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有棕背斑鸠,亦称“金背斑鸠”或“山斑鸠”。
家鸽~由原鸽驯化而成。
按用途可分竞翔、食用和玩赏三大类。
竞翔鸽有强烈的归巢欲和快速的飞翔力,是人们组织体育竞赛的“运动员”。
食用鸽体形大,肉质美,营养价值高,饲养方便,繁殖快,是供人佐餐的滋补食物。
玩赏鸽以奇丽的羽装、羽色和各种表演技巧见长,是供人娱乐的宠物。
家鸽体形大小悬殊,最小的玩赏鸽体重约300克,最大的食用鸽体重约1500克。
羽色多种多样,主要有红、黄、蓝、白、黑,以及雨点和花等。
有善飞的快速鸽,也有飞不起来的地鸽。
信鸽~亦称“通信鸽”。
用于航海通信、商业通信、新闻通信、军事通信,民间通信等。
赛鸽~亦称“竞翔鸽”。
专用于竞翔比赛的鸽子。
人们从关养到放养的过程中,发现鸽子有认巢的性能,然后有意识地把鸽子带到乙地并使之飞归甲地,这就产生了通信鸽。
为了提高赛鸽的归巢性能和飞翔性能,必须选好种鸽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与训练。
挑选赛鸽的标准为骨骼发达而有力,羽毛紧密坚挺而富光泽,肌肤结实而有弹性。
翅翼宽大,眼睛色彩明亮,更重要的是血统优良。
中短程速度鸽和超远程耐力鸽又各具特点。
食用鸽~亦称“菜鸽”、“鸡型鸽”、“肉用鸽”。
家鸽的一种,专供人们佐餐滋补用的鸽子。
鸽子不仅味道
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著名的滋补食品。
玩赏鸽~亦称”观赏鸽”。
专供人们玩赏的鸽子。
全世界多达600余种。
我国玩赏鸽品种繁多,自成体系,为世界所公认。
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余种,是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
广场鸽~散养于广场上的鸽子。
主要用作景物的点缀。
鸽子被人们视为和平、美好、幸福的象征。
基础种鸽一一亦称“基本命鸽”。
养鸽者育成本品系的原种鸽。
每一个养鸽者养鸽伊始总是先引进种鸽,有的一次成功,有的几经更迭,直到成功后才稳定鸽群。
繁殖成功,育成品系,便构成本品系的主要血统。
种鸽~具有优良性状而作传宗接代用的鸽。
有两种:一种为表现型,是得过冠军甚至多次夺冠的赛鸽;另一种为基因型,是优良品系的名种鸽。
蛋鸽~经过不断地驯化、选种、育种而形成的以产蛋为主的家鸽品种。
鸽蛋鲜美,营养价值高,饲养方便,繁殖快,是供人佐餐的滋补食物。
【鸽子的繁殖习性与饲养技术】
一、繁殖习性
首先,鸽子是“一夫一妻”制的鸟类。
鸽子性成熟后,对配偶具有选择性,一旦配对就感情专一,形影不离。
不
象其他家禽那样滥交滥配。
在同一鸽群中,若雌雄鸽数量不相等,还可能出现二公或二母的同性配偶。
鸽子配对后,公母鸽都参加营巢、孵化和哺育幼鸽活动。
鸽子在丧偶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重新配对。
在生产中避免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可有计划地人工选配。
若雌雄鸽自由配对后,也可重新拆开再配,但非常费时费力。
因此,在育种时,要掌握鸽子的这一特性,尽早制定人工选配计划,以防自由配对。
另外,成年鸽失去配偶后,在发情季节,因性欲强烈,也可能出现乱交乱配现象,这就可能会扰乱鸽群,为了保持鸽群的安静,可以将发情鸽及时配对,或者暂时将其隔离。
父母亲鸽共同筑巢、孵卵和育雏鸽子。
父母亲鸽交配后,就会寻找筑巢材料,构筑巢窝。
生产性能好的公鸽还具有“躯妻”行为,若雌鸽离巢时,雄鸽会追逐母鸽归巢产蛋。
雌鸽产下蛋后,雌雄鸽轮流孵蛋,公鸽每天上午9时入巢孵化,换母鸽出巢觅食、活动。
下午5时母鸽入巢孵化至次日上午9时。
就这样公母交替,日复一日,直到孵出雏鸽为止。
幼鸽孵出后,公、母亲鸽共同分泌鸽乳,哺育幼鸽。
鸽卵孵化期一般为17天左右,超出这个时间,幼鸽尚未孵出,父母鸽就会放弃旧巢,另寻新巢产蛋再孵。
因此,生产中,若发现超过孵化期还未出雏,应及时取出未孵出的蛋,以便让鸽及时产蛋。
野生的鸽子在条件时宜的情况下,每年最多可以进行8次繁殖,每次都会有两个小生命诞生。
鸽子繁殖的频率,取决于食物的充足程度。
小鸽子大约需要18~19天才能孵化破壳,父母会用一种特殊的鸽子奶喂养小家伙。
刚破壳而出的小鸽子一天之内体重就会增加一倍,不过四天之后才能睁开眼睛。
大约两个月之后,小鸽子们就可以离巢了。
鸽是晚成鸟,与其他鸟类不同,幼鸽刚出壳时,眼睛不能睁开,体表羽毛,稀少,不能行走采食,需经亲鸽喂养30~4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活。
鸽食物以植物性食料为主无论是野鸽还是家鸽,均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要有玉米、麦子、豆类、谷物等,一般不吃虫子等肉食。
鸽习惯吃生料,人工喂养也可适应熟食。
在人工饲养场也可用颗粒混合饲料喂养。
鸽子的活动特点是白天活动,晚间归巢栖息。
鸽子在白天活动十分活跃,频繁采食饮水。
晚上则在棚巢内安静休息。
但是经过训练的信鸽若在傍晚前未赶回栖息地,可在夜色中飞翔,甚至可在夜间飞行。
鸽子反应机敏,易受惊扰在日常生活中鸽子的警觉性较高,对周围的刺激反应十分敏感。
闪光、怪音、移动的物体、异常颜色等均可引起鸽群骚动和飞扑。
在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保持鸽群周围环境的安静,尤其是夜间要注意防
止鼠、蛇、猫、狗等侵扰,以免引起鸽群混乱,影响鸽群正常生活。
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鸽子记忆力很强,对固定的饲料、饲养管理程序、环境条件和呼叫信号均能形成一定的习惯,甚至产生牢固的条件反射。
对经常照料它的人,很快与之亲近,并熟记不忘。
若平时粗暴地对待它们,往往会不利于饲养管理。
鸽子还是习惯性较强的动物,要改变他们的原有生活习惯,需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调适。
在鸽子的饲养管理中,应固定日常饲养管理程序和环境条件。
二、饲养技术
鸽子的饲料以杂粮为主,比较常用的有小麦、荞麦、高粱、玉米、豌豆、绿豆、麻子等。
喂时应至少选用两种饲料混合饲喂,例如平时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训练时改为麦、玉米、高粱共3份,豌豆1份,麻子1份。
除杂粮外,还可以供给青菜、卷心菜、麦苗等青饲料及矿物饲料。
矿物饲料的配比是:黄泥、黄沙各3份,熟石灰2份,盐1份,贝壳粉或蛋壳粉0.5份,木炭0.5份,碾碎后加水混合搓成圆球晒干,喂时将圆球打碎置于鸽舍内。
每天喂料两次,上午7点左右一次,下午4点30分左右1次,上午的饲喂量占其日粮的1/3,下午的饲喂量
占其日粮的2/3,每天每只成年鸽的饲料量为50克左右,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点。
饲料应在鸽子回到鸽舍后喂给,使其形成回舍有食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归巢。
鸽子训练竞翔期间,应多喂玉米、豌豆,且要先喂水,后喂饲料。
可先喂葡萄糖水,再喂淡盐水。
夏季和孵幼鸽期间,可在其饮水中加适量食盐。
鸽子是极爱清洁的鸟类,必须十分注意鸽舍的清洁卫生,夏、秋季每周至少水浴两次,冬季每天水浴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