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艺复兴教案(1)

文艺复兴教案(1)

课题: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一.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学生能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提高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情感领域:学生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美,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学生能从画家及作品中得到启示,意识到人类的伟大,肯定自我, 增强自信.
二.任务分析
1 •学生的起点能力
在本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本理论知识和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特别是如何欣赏和理解西方美术作品。

2.本节课以启发式开放教学法为主,学生自由阐述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老师加以引导
和补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通过对画作背景情况的了解以及对作品构图、表现形式、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较深层次的欣赏美术作品.特别是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理解.
难点:
通过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美术作品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4---16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元明两朝时期,在绘画上写意画风开始流行,出现了像元四家,董其昌这样对中国绘画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以及像吴门画派这样的重
要画派,中国画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片新气象。

于此同时,在14-16世纪的欧洲以
意大利为中心发起了一场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以反对封建思想意识和
基督教神学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文艺复兴”运动。

在它的影响下,欧洲画坛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欧洲绘画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讲授新课]
一.文艺复兴核心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在整个西方美术使上的重要地
位•
文艺复兴核心思想即人文主义。

它确立了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肯定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欧洲社会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封建教会的统
治之后,人们开始挣脱精神上的束缚和奴役,被禁锢了多年的古典文化又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驱散中世纪的黑暗,建立新型资产阶级文化的重要武器。

艺术家们一方面从古希腊,罗马艺术中吸取养分,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科学的探索,发明了透视法,解决了在平面上真实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成了西方美术成熟和繁荣的起点•出现了像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这样一批卓越的绘画大师。

二•以列表的形式对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划分,根据表格与学生共同欣赏作品.
意大利:
15世纪
乔托(Giotto,约1266-1337)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

主要在罗马、佛罗伦萨、帕都亚等地从事教堂壁画创作活动。

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艺术的分水岭。

也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

主要贡献:(1)以人文主义精神理解宗教题材,按照现实生活人物表现宗教故事,奠定了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基础。

(2)探索写实技巧,按照自然法则表现人物与背景的距离关系,竭力用线条透视原则结构三度空间。

代表作品:《逃亡
埃及》1图中所画的是约瑟在梦中得到上帝的指示,带领玛利亚和耶稣逃往埃及避难的场景。

画家竭力使圣母、圣子形象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像是发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一点也没有宗教神秘感。

2第一次按照自然的法则拉开了人物之间和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用线条透视原则结构起一个确切的三度空间。

3笔
下的人物具有体积感,重量感,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对文艺复兴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中世纪绘画比较)
波提切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

注重用线造型,强调优
美典雅的节奏和富丽鲜艳的色彩,洋溢着人文主义的乐观精神。

代表作品:《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站在贝壳上从海中出现,在玫瑰花飘落之中,风神们飞翔着把贝壳推向岸边。

在维纳斯就要举步登陆的时候,一位季节女神拿着紫红色的斗篷迎接她。

波提切利为了达到轮廓线的优美而更改了自然形象,增强了设计上的美丽与和谐。

16世纪
米开朗基罗走的是和达芬奇不同的道路,他不象达芬奇那样充满科学精神和哲理思考,而是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激情。

在他的作品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全面而鲜明的表达一一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建功立业的能力。

(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

所以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几乎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代表作品:《大卫》雕像,表现了一位建功立业前充满愤怒和力量的年轻人。

这种力量也是人文主义者向往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卫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

拉斐尔以优美、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人文主义理想,他的美的样式成为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之一。

他是描画女性形象的大师,到罗马之前,他笔下的圣母是美丽的平民妇女的形象,在她们身上体现出慈爱、善良、温顺的高尚品质,引起人们对生活
的憧憬。

到罗马后他的圣母形象仍然是世俗的,但带上几分贵族气派。

《西斯廷的圣母》是最有名的。

(提问学生:构图稳定的金字塔形,空间透视处理得极好、舞台形式,视觉具有冲击力)
北欧
15 世纪
扬•凡•埃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一幅描写新婚夫妇对婚姻表示忠诚的场面,表现他们的内心情感,也表现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

扬•凡•埃克的作品虽然大部分是宗教画,但是他突破了宗教画的传统技法,非常重视对人物性格和内在心理的刻划,非常注意写实,细心研究光和色的表现;还对油画方法作了重要改进。

冲破了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体现了人文主义的观念,为尼德兰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丢勒(1471-1528)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不仅是油画家、铜版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在建筑理论和绘画理论方面都有著作出版。

代表作品:《自画像》,表现出画家修长、高傲、颇有贵族气派,还有几分造作的青年,神情冷漠“尊严”正是他最为重视,也希望别人拥有的。

16 世纪
彼得•勃鲁盖尔(1525—1569) 16世纪尼德兰风俗画大师。

勃鲁盖尔专攻的绘画“类型”是农民的生活场面,他画出了农民的狂欢、宴饮和工作,农民风俗画《农民的舞蹈》、《农民婚礼》,《农民婚宴》是勃鲁盖尔最完美的人间喜剧。

宴会设在一座仓房里,稻草高高的堆积在背景中。

新娘坐在一块蓝布面前,在她头顶上方悬着一种花冠,她双手交叉平静的坐在那里,愚蠢的脸上露出十分满意的笑容。

椅子上坐着的老头和新娘身边的女人大概是新娘的父母,更靠后的男人在狼吞虎咽的忙着吃饭大概是新郎。

席上的人们大概只顾吃喝,而这仅仅是开始。

左边角落里,一个男人正在斟酒——篮子里有一大堆空罐子——还有两个男人带着白围裙在临时凑合的木托上抬着十盘肉饼或是粥。

一位客人把盘子向桌上递过去。

然而,此时有许多事正在做,背景中有一群人想进来,还有一个吹鼓手,正在注视着抬过去的食物,眼睛里流露出一种可怜、凄凉、饥饿的神色;餐桌上还有两个局外人,是修道士和地方官,在聚精会神的谈着话;前景中有一个孩子,小小的头上却带着一顶插着羽毛的大帽子,手里抓着一只盘子,正在全神贯注的舔着那香喷喷的盘子——一幅天真贪婪的样子。

这里更值得赞扬的是勃鲁盖尔的画面组织,成功的避免了混乱和拥挤,勃鲁盖尔所使用的办法是,让餐桌向后移动到背景中去,人的动作从仓房开始一直到前景抬食物的人,然后再通过照料餐桌的那个男人的姿势把我们的眼睛引向形象虽小,地位重要的新娘身上。

(注意画面布局分析)
霍尔拜因( 1497—1543)是那个时代北欧最为重要的肖像画家。

他细腻、机
敏,准确捕捉人物外形,使人的精神在画中得到升华,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宫廷画家。

《伊拉斯莫》是他20岁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惊人的潜力背景的大胆的分割美的效果很是创新,眼神,手势,嘴角等细节刻画。

正侧面。

继承15世纪意大利
的画风,并将手、环境、小道具画进去,提高了画面的真实感。

西班牙
16世纪
格列柯最伟大的风格主义画家。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反映出苦闷、沉思、骚动不安的情绪。

他不满上层社会,但又离不开他们独立生活,因此他是一场悲剧。

美术史家芬克斯坦说:“在埃尔-格列柯看来,周围的整个世界在崩溃”。

代表作品《拉奥孔》三.课外作业:选取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的《巴库斯
与阿丽亚德尼》这幅作品让学生在课外通过查找资料自主赏析作品,在下节课请学生谈谈对作品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一.核心思想
二.作用与地位
三.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