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择题答案

选择题答案

∙ 1.义务教育要突出()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

B. 政治∙ 2.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

C. 教育∙ 3.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

(多选题)A. 思想道德教育B. 文化知识教育C. 社会实践教育∙4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属于()A. 个人本位论∙ 5.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D. 苏格拉底∙ 6.“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此题页面有问题)A.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巩固性原则∙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 示范性∙8.艾宾浩斯遭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C. 先快后慢∙9.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B. 给予积极期望∙1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 场依存型占优势∙1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要坚持()?D. 文化自信∙12.素质教育是稳定性与()的统一。

D. 发展性∙13.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B. 德国∙14.教育系统转作风提效率的规定中,除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公务接待、精简仁义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强化师德教风外还包括()A. 廉洁从政从教∙15.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D. 主体性,示范性∙16.下面有关为人师表正确的是()A. 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B. 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1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核心素养从宏观层面深入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

∙18.国家认同的内涵包含哪些方面?A. 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

B. 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C.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

D. 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斗的信念和行动。

∙19.有关实践创新说法错误的是?B. 问题解决其实不是属于实践创新素养。

∙20.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ABCDA. 课程性质B. 课程目标C. 内容目标D. 实施建议∙21.《中小幼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A. 培养B. 准入C. 培训D. 考核∙22.在“专业能力”部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A. 激励与评价B. 学科知识C. 沟通与合作D. 反思与发展∙23.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掌握系统的和。

A. 职业道德B. 专业知识C. 专业能力D. 专业技能∙24.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A. 知识与方法B. 知识与技能C. 过程与方法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5.先秦时期就提出了“和而不同”、“和合中庸”、“政通人和”、“天人合一”和“协和万邦”等丰富多彩、意韵深远的()理念。

A. A.重和谐∙26.刘禹锡的诗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歌颂的是一下( )精神?A. A.自我革新的担当精神∙27.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了“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A. A.经济高质量发展B. B.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C. C.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D. D.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28.()是人类发展的终极诉求。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9.十八大报告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是对效率与公平的最新诠释。

A. A.对B. B.错∙30.贫穷是产生社会矛盾的重要根源,而发展则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A. A.对B. B.错∙31.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这违背了_____D. 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32.依法治教的重点是_______C. 各个教育部门按照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要求来治理教育,依法指挥、组织、管理、实施、监督∙33.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_______D. 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34.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_______的现实需要B. 以德治国∙35.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__________。

B. 赫尔巴特∙36.教育学有诸多流派,如文化教育学派、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其中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D. 杜威∙37.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是以下哪位教育家?B. 夸美纽斯∙38.最早对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当推_______B. 艾宾浩斯∙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 桑代克∙39.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对桑代克效果律的____________C. 延伸与发展∙40.发现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强调学习过程、直觉思维、内在动机及________。

D. 信息提取∙4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_____出发,建构起新的经验。

D. 经验∙42.先前我们追求的是“有学上”,现如今我们追求的是“上好学”,______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命题。

D. 教育质量提升∙43.“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需要坚守______立场。

A. 教育为体、技术为用∙44.课程设计“泰勒原理”第一步是确定目标,我们通常是从学习者、社会生活和________这三方面来确定课程目标的。

C. 学科∙45.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二者关系是________B.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真子集∙46.对于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您的看法是_______D.教学立于科学达于艺术∙47.以下哪项不是教学目标的功能______D. 共享功能∙48.班级授课制的常见变式是_____B. 复式教学∙49.我国教育要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单选题)A. 立德树人∙62.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些特征?D. 相对独立性∙63. 6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D. 精加工策略∙65.“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67.实践教育思想认为,()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D. 实践性∙68.()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奠基之作。

在报告书中,国际教育委员会从个人自我实现和民主国家创建的高度强调了终身教育实施的意义,认为终身教育是个人自我成长及国家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D.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69.表示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是()A.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70.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说法正确的是?C. 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71.有关核心素养的基本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B.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C.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D.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E.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F.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72.有关社会参与的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大核心素养。

B. 责任担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C. 实践创新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73.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德育的()C. 因材施教原则∙∙7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___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 不平衡和不充分∙78.“教是为了不教”是我国哪位教育家提出的?C. 叶圣陶∙79.教育信息化肩负双重使命,一是要________,二是要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

B. 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80.课程组织有诸多价值与意义,其最为根本的价值追求在于让课程________。

D. 有序有效∙∙82.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 社会适应∙83.学习新知识对已有旧知识回忆的抑制作用叫做()。

B. 倒摄干扰∙8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 劳动起源论∙85.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况,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捷克的夸美纽斯∙86.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中。

C. 《爱弥儿》∙88.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B. 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91.有关科学精神和技术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 技术应用是实践创新素养的一个基本要点。

∙92.有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说法正确的是:A.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C.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94.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和。

B. 针对性C. 实效性D. 主动性∙9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____、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