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复习资料填空题1.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年龄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在发达国家将(65岁)以上人群定义为老年人,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将(60岁)以上人群称为老年人。
2.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有两个标准:发达国家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7%)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
发展中国家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定义为老龄化社会。
我国于(1999)年年底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是(2030~2050年)。
3.平均期望寿命的终点是(死亡),而健康期望寿命的终点则是(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4.(遗传因素)是预告寿命的最重要因素。
5.老年人认知的评估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定向力)三个方面。
6.角色功能的评估包括:(角色的承担)、(角色的认知)、(角色的适应)。
7.我国老年保健策略“六有”是指(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
8.自我保健的具体措施:(自我观察)、(自我预防)、(自我治疗)、(自我护理)。
9.维护和增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原则有:(适应原则)、(系统原则)、(发展原则)。
10.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降低,室温以(22~24 C)为宜。
11.为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饮食中应注意补充(钙)。
12.老年人一旦跌倒易造成(骨折)。
13.老年人皮肤pH应保持在(5.5)左右。
14.对于因认知障碍而逐渐无法表达和理解谈话内容的老年人来说(非语言)沟通极其重要。
15.在与老年人进行非语言沟通时,最容易被接受的触摸部位是(手),一般不宜触摸的部位是(头部)。
16.老年人每日的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以每天(30g)为宜。
17.真正的休息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包括:(充足的睡眠)、(心理的放松)、(生理的舒适)。
18.以心率为观察指标来监测老年人的运动强度时,其计算公式是:运动后最宜心率(次/分)=(170)—年龄。
19.老年人用药量在中国药典规定为成人量的(3/4)。
20.疼痛按发病机制可分为(躯体疼痛)、(内脏性疼痛)、(神经性疼痛)。
21.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反酸伴烧心),(改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是保证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效果的关键。
2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诊断标准是: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鼻或口腔气流暂停每次超过(10秒),暂停发作超过(30)次以上。
23.骨质疏松症病人身体评估有(骨痛和肌无力)、(身长缩短)、(骨折)临床表现。
10.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特点包括(以单纯收缩压升高多见)、(血压波动性大)、(症状少而并发症多)。
24.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有(起病隐匿且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多种老年病并存)、(易发生低血糖)。
25.临终关怀强调提高临终者的(生存质量),而不是一味地延长生命。
26.老年人对待死亡的心理类型主要有(理智型、积极应对型、接受型、恐惧型、解脱型和无所谓型。
27.焦虑的评估工具:(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28.抑郁的评估工具:(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名词解释题1.人口老龄化简称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一种动态过程。
2.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3.健康期望寿命是指去除残疾和残障后所得到的人类生存曲线,即个人在良好状态下的平均生存年数,也就是老年人能够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年限。
4.健康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并在全世界积极推行的老年人健康生活目标,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躯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5.日常生活能力是老年人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是老年人自我照顾、从事每天必需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如更衣、进食、洗漱、行走、入厕、大小便控制等。
6.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力、物力,以维持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
7.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对生活总的观点以及现在实际情况与希望之间、与他人之间的差距。
8.孤独是一种心灵的隔膜,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9.沟通:是指两个人或两个群体间,通过语言、姿势、表情或其它信号等方式,相互分享与交换信息、意念、信仰、感情与态度,以使双方能够互相理解。
10.便秘是指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且粪便干硬,便后无舒畅感。
11.老年期痴呆是指发生在老年期由于大脑退行性病变、脑血管性病变、脑外伤、脑肿瘤、颅脑感染、中毒或代谢障碍等各种病因所致的以痴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12.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防御机制减弱或受损,使得胃、十二指肠内容物通过松弛的食管下括约肌反流的强度、频率和时间超过组织的抵抗力,从而进入食管下端,引起一系列症状。
1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14.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引起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继而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15.临终护理是对已失去治愈希望的病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综合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答题1.老年护理的原则?答:①满足需求;②社会护理;③整体护理;④个体化护理;⑤早期防护;⑥持之以恒。
2.老年护理的目标包括哪些?答:①增强自我照顾能力②延缓恶化及衰退③提高生命质量④做好临终关怀3.为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时应注意什么?答:①提供适宜的环境,②安排充分的时间,③选择得当的方法,④运用沟通的技巧4.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答:①全面性原则;②区域性原则;③费用分担原则;④功能分化原则;⑤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
5.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从哪几个方面界定?答:①认知正常;②情绪健康;③关系融洽;④环境适应;⑤行为正常;⑥人格健全。
6.简述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答:①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②指导老年人做好离退休的心理调节;③鼓励老年人勤用脑;④妥善处理家庭关系;⑤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⑥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7.老年人的用药应遵循哪些原则?答:①受益原则;②5种药物原则;③小剂量原则;④择时原则;⑤暂停用药原则。
8.怎样确定运动量是否合适?答:①运动后的心率达到最宜心率;②运动结束后在3min –5min 之间心率恢复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适宜;③3min内心率恢复运动前水平,表明运动量较小,应加大运动量;10min以上心率才恢复者,表明运动量太大,应适当减少运动量;④结合自我感觉综合判断。
9.老年人的饮食原则?答:①平衡膳食;②食易于消化吸收;③食物温度适宜;④良好的饮食习惯。
10.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要点有哪些?答:①休息与活动;②营养与饮食;③减轻或缓解疼痛;④预防并发症;⑤用药护理;⑥心理护理。
11.对丧偶老年人的关怀主要包括哪些措施?答:①安慰语支持;②诱导发泄;③转移注意力;④建立新的生活方式;⑤支持丧偶老年人再婚。
12. 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注意事项提供适宜的环境安排充分的时间选择得当的方法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13.可用于评估老年人疼痛情况的量表①口述描述评分②视觉模拟疼痛量表③疼痛日记评分法④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⑤情绪评分14.老年人患病的特点①多病并存②临床表现不典型③发展迅速④起病缓慢⑤发病方式独特⑥并发症多⑦ADR(Adverse Drug Reaction)多15.老年人健康评估主要评估内容有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社会功能④生活质量16.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病人的主要表现①关节疼痛②关节僵硬③关节内卡压现象④关节肿胀、畸形⑤功能受限17.老年人自理功能的评估包括①基本日常生活能力②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③高级日常生活能力18.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①遗传因素②物理环境③终身参与运动④适量饮酒⑤维持性生活至高龄⑥饮食因素⑦与社会环境有关的因素19.真正的休息应至少满足的基本条件①. 充足的睡眠②. 心理的放松③. 生理的舒适20.对临终老人呼吸困难的处理措施①吸痰②吸氧③酌情取半卧位或抬高头与肩④根据医嘱应用抗焦虑剂⑤护士平静的仪态,抚摸病人21.我国老年人口特点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快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显突出:(73.7% in rural)女性老年人比例高 (F:M=106:100;高龄中,F63.1%, M36.9%;百岁老人F77%)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68.28%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先老未富22.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估方面①. 情绪和情感②. 认知能力③. 压力和应对23.老年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可过分严格,空腹血糖应控制在9mmol/L以下,餐后2h血糖在12.2 mmol/L以下。
24.MMSE总分:30(评定标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25.BMI: 20~24.9正常, 17~18.4轻度消瘦, 16~16.9中度消瘦, <16重度消瘦老年期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泛指存在于老年期(≥60岁)这一特定人群的抑郁症,包括原发性抑郁(含青年或成年期发病,老年期复发)和见于老年期的各种继发性抑郁。
它以持久(至少两周)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迟滞和躯体不适等,且不能归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
老年期抑郁特点:大多数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心境低落表现不太明显。
具有:疑病性、激越性、隐匿性、迟滞性、妄想性、自杀倾向、抑郁性假性痴呆、季节性。
主要护理诊断/问题:(1)个人应对无效:与无力解决问题、认为自己丧失能力、对将来丧失信心、使用心理防卫机制不恰当有关。
(2)有自杀的危险:与严重抑郁悲观情绪、自责自罪观念、有消极观念和自杀企图和行为和无价值感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与抑郁症不安和激动、充满悲观情绪、入睡困难有关。
(4)思维过程紊乱:与抑郁症表现出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迟缓有关。
护理措施要点:(1)日常生活护理:①保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②加强营养。
(2)用药护理:①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②强调坚持服药。
(3)严防自杀:①识别自杀动向;②环境光线明亮,色彩明快;③专人守护;④妥善保管一切可用以自杀的工具及药物。
(4)心理护理:①采取认知、疏导等心理干预阻断负向的思考;②鼓励病人抒发自己的想法;③学习新的应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