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踢毽球技巧

踢毽球技巧

踢毽球技巧
一、基本脚法
1、脚内侧踢球,膝关节向外张,大腿向外转动,稍有上摆,不要过大,髋和膝关节放松,小腿向上摆,踢毽时踝关节发力,脚放平,用内足弓部位踢球。

在运用上主要多用在传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球员,无论是一传手、二传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须熟练,稳定地掌握好脚内侧球。

2、脚外侧踢球,要稍侧身,向体侧甩踢小腿,勾脚尖,用脚外侧踢球。

注意要想获得较底的托球点,必须要使支撑脚做适当的弯曲。

还要注意身体重心应放在支撑脚上。

3、脚背踢球,用脚背踢球,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球。

此踢球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球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球的质量。

4、触球,在身体膝关节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触球。

但又可以分为大腿触踢球,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

大腿触踢球时,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松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击球。

腹部触踢球,胸部触踢球,头部触踢球,都要注意触球时将腹部、胸部或头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动迎接球,并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后用脚将球踢出。

二、发球
发球动作一般有三种:脚内侧发球,脚正背发球,脚外侧发球。

脚内侧发球的时候要抬大腿带小腿,用内足弓部位向前上方送髋推踢。

奇特点是既稳又准,破坏性强。

脚正背发球时要注意绷脚尖,用正脚背向前上方发力挑踢,它的特点是平、快、准。

脚外侧发球时要注意稍侧身站位,绷脚尖,用脚外侧发力扫踢,其发球的特点是既快又狠,攻击力强。

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又是一项进攻技术,发球的时候可以采用盯人、找空、压后、吊前等手段发出各种战术球,以达到破坏对方组织进攻或直接得分的目的。

三、撮球、脚面传接球和切球
1、撮球。

是指用正脚面在高于或低于球网的位置,将球送推到对方场地。

特点是速度快、线路隐蔽、落点多。

动作要领:抬大腿曲小腿,判断来球,在球将落到脚面时,大腿发力带动小腿向要撮的方向摆动,利用鞋面的摩擦力将球撮向对方场地。

注意保持动作的一致性,长球和短球相结合;注意球是撮出,发力不要过早而变成踢球。

2、脚面传、接球。

判断球落点,抬大腿曲小腿,保持脚面与地面平行,触球时大腿垂直向上发力,带动小腿用脚面向上挑踢球。

触球时脚踝保持紧张,不要勾脚尖,触球部位为脚尖。

脚面与地面的角度和大腿带动小腿摆动,改变传球方向,用大腿发力大小控制起球的高低。

3、切球。

就是在高于球网的球,利用脚的外侧,切拨到对方场地。

动作要领是:球高于球网,大腿带动小腿上扬,保持屈膝,将要触到球时大腿带动小腿用脚内侧向下切拨球。

四、脚踩球
现在的毽球比赛,水平越来越高。

技术越来越新,许多新的脚上进攻技术不断涌现。

如倒勾、踏球、拦网、凌空抽射等精彩进攻场面屡见不鲜。

许多球队在兴起倒勾球及其他脚攻技术的热潮中,“脚踩球”进攻技术已在各队普遍应用,并且“勾” “踩”结合成为主要进攻得分手段。

1、“脚踩球”技术动作及其特点
“脚踩球”技术不是很复杂,但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一般可以分为原地起跳“踩球”和上步起脚“踩球”。

按动作形式可分为跳起腾空“踩球”和有支撑(不腾空)的“踩球”两种动作形式。

其动作结构一般包括调整起球,摆腿起脚,空中击球,收脚落地4个相衔接的部分组成。

按其在场上的战术运用来看,可分为进攻者接队友一传后自己调整后起脚“踩球”;“踩”二传手传起来
的球,把对方防守回来近网且有一定高度的球直接“踩”过网等几种形式。

“脚踩球”技术线路的变化,并且可轻、可重、可快、可慢。

在进攻时,进攻者的侧面,正面对准对方、节奏、线路的变化比较好掌握。

根据比赛形势既可以压踩前场又可以推踏后场,还可以吊近网,打出远,近,直,斜等线路的球。

他的主要特点势进攻时视野开阔、目的性强、球速快、变化多。

虽然进攻力度比倒勾小些,但易于防反起球,其进攻的威力也不亚于倒勾,只要合理灵活运用,同样会令对方防不胜防。

2、主要训练方法
脚踩球技术训练应坚持由简单到复杂、由徒手到有球、由原地到上步、由支撑到腾空、由场外到场上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1)徒手的上摆腿快速下踩的联系。

动作方法为:原地或行进间的快速上摆腿,然后向下发力,以踝关节为轴,脚前掌向下踩并发力。

(2)对固定物的“脚踩”练习。

练习方法:面对悬挂在一定高度的球,原地或上步做上摆腿然后快速向下发力,用前脚掌部位做腿压击打的练习。

(3)持球自抛自踩的练习。

方法为:面对墙或球网(比赛网)进行自己向前方抛起,然后起脚进行“踩”要求球有一定的高度,摆腿要快,判断要准,在球落到距球网上方20~30cm时,腿要抬起脚要于球接触并立即绷直脚,用绷直的脚面和腿下摆的力量快速把球“踩”过网或一定高度标志点的墙壁上。

注意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脚,不要触网。

(4)自己传球后的“踩”球练习。

方法同(3)。

只是自己用脚起球,球要有一定的高度,控制好球的位置,掌握好球下落和起腿的时机,在球下落的适当高度“踩”到球。

要求控制好球的位置和高度,判断准,起脚要快,做到快、准、狠。

(5)把队友传到网前的球“踩”过网的练习。

此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直接“踩”队友传起的球,另一种为自己调整传球后再起脚“踩”。

也就是说,再接发球队友传出的球不能直接“踩”时,进攻队员自己给
自己传一次球。

要求同(4)
(6)结合拦网的练习。

方法为安排一人或两人拦网,一人“踩”
球进攻的练习。

借此增加进攻难度。

使进攻者灵活运用技术,攻出不同路线和落点。

不同速度的球。

此训练方法符合实战的需要,有利于进攻和拦网技术水平的提高。

3、注意事项
第一,重视和加强基本动作的训练。

“脚踩球”技术使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必须对队员进行系统的专门训练,既要有完整动作的训练,也要有分解动作的训练。

特别是对传球、起球、空中击球和落地控制身体等基本功的训练。

第二,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

任何一项技术的掌握要建立较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而且进攻威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球的力量、速度、角度、落点等因素。

所以,要想很好地掌握并运用“脚踩球”技术。

必须加强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特别是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第三,充分发挥其“快”和“狠”的特点。

快和狠是其唯一的发展方向。

由于脚踩球比倒勾球力量弱,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快”“狠”的特点。

再练习“脚踩”进攻时多注意控制球的线路和落点,这样才能给对方防守带来较大的威胁,令防守防不胜防。

第四,掌握好技术的难点和关键。

“脚踩球”技术的难点和关键主要是起脚和空中击球。

而起脚的关键是掌握好抬腿起脚击球时机;空中击球的难点是控制球的能力(控制球的路线、力量、落点等)。

抬腿起
脚更关键,因为起脚时机和位置选择合理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失误。

因此,平时对队员腰抓住进攻的关键技术动作进行强化训练。

第五,注意出脚后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以免造成触网违例。

五、拦网
拦网是毽球防守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守方的第一道防线,是攻防转换的关键,有效的拦网对攻方是很大的打击,拦网具备进攻性,不拦网等于门户大开,所以必须拦网。

1、人人都要参与拦网。

拦网体力消耗很大,只靠主攻手拦网,往往会使主攻手体力急速下降,影响进攻威力,特别是以踏球为进攻手段的主攻手,拦网后防反中需要后撤拉开,二一配备的队伍往往不能组织有效的防反。

二传也很难把调整球给后撤的主攻手传到位。

对于对方的拉开球进攻,单一拦网往往跟不上,需要其他队员配合拦网。

此外在对方进攻威胁大或者判断出对方进攻路线时需要双人拦网。

并是一定要大个子拦网,大个子固然有优势但不是绝对的,关键看判断,所以小个子掌握时机和判断好线路同样能有效拦网。

2、拦网起跳的时机。

拦踏球跳起要晚,拦倒挂球跳起要早,远网球跳的更要晚些。

因为前踏球的变化多、变化快,发力时间短,对方有很充足的时间观察防守站位攻球,所以起跳的前一定要判断出对方的攻球线路后再起跳,过早起跳容易被吊球或被躲避。

倒挂时背对或侧对网,动作一旦做出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既然判断出对
方下球线路和动作趋势,就要起跳在空中等。

而且倒挂攻球一般点比较高,起跳晚容易球速快的情况下,球从肩过。

3、拦网绝对不能闭眼。

初学者因为害怕打到眼睛,会闭眼,造成拦到球后不知道球弹到哪里,救不起来。

所以要磨练拦网人的意志,要勇敢,目视来球,密切观察对手的动作和球的线路,积极救被拦下的球。

4、起跳不要过于用力。

并不是跳的越高拦到球的几率越大,即使跳的再高也不一定拦到托吊的后场球,跳的低也不一定拦不到下压球,最好用中度力去跳,这样在跳起中能有更好的控制身体,抖动身体拦击球,也能在拦网后迅速下落救球。

把所有的力量用在了向上跳上,身体往往就难以控制了。

六、步法
步法是移动的灵魂,没有纯熟的步法移动技巧,在比赛中就不能变被动为主动。

毽球步法移动一般有八种。

分别为前上步,后撤步,滑步,交叉步,并步,跨步,转体上步,跑动步。

只有熟悉各种步法的移动运用,在比赛中才能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