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个童话故事,讲了燕子妈妈三次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燕子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收获,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使燕子妈妈高兴地笑了。
这篇课文告诉孩子们:对一件事物,只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课文有两幅插图,不仅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产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让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主人公小燕子与它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如同生活中一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一般。
这让他们读起来备感亲切,很自然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进行比较;最后把小燕子当成学习的榜样,并从小燕子的故事中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法,表演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读中感悟,进行说、演等过程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训练。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能总结出一些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理解燕子妈妈夸小燕子的原因,从而明白做事要认真的道理。
第 2 页【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教学准备】:
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冬瓜和茄子贴图、头饰、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入题,激发兴趣。
播放动画歌曲《小燕子》
1、同学们你们喜欢儿歌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想不想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儿歌《小燕子》。
2、歌曲里面唱的是谁?(小燕子)老师也带来了燕字。
(师:整个“燕”字记载了燕子的习性:每年春暖花开季节,燕子从城市民居家里的巢中起飞,一路向北,回归故乡,小燕子孵化出来大约需要二十多天时间。
)让我们大声喊出它的名字:燕子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燕子和燕子妈妈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一次要比一次有进步》。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然后引导学生质疑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燕子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次”是本课的生字。
读时要注意它是平舌音,是整体认读音节,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指名回答)让我们齐读课题,请大家重读“一次”,请大家再重读“有进步”,重读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过渡句:小燕子怎么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课始,为学生创设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同时,通过学习“燕”字为学生进入角色创设良好的开端。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思考:小燕子去了几次菜园?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主要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读,可以让他们有目的的读,对课文建立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
第 3 页三、研读文本,随文识字。
1、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句。
让我们看看小燕子第一次去菜园,燕子妈妈说些什么吧?(出示句子)
(1)红色的字是本课的生字,谁愿意来读?(指名读燕子妈妈的话)(2)随文识字,学生介绍识字方法,指导朗读
A:瓜,两旁为瓜蔓,中间为瓜实。
生领读“冬瓜”两遍。
你还知道什
么瓜?
B:出示:什么不一样,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生介绍,熟悉字加偏旁)“什么”是轻声音。
再读这两个词。
生领读
C:出示:看看把两个一样的字放在一起,组成词语。
一起读读这个词。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生说,师出示课件)燕子妈妈给大家增加了难度。
(出示看一看)你还会说这样的词语吗?
师:这些淘气的生字宝宝又躲到句子里了。
你还认识它们吗?你们知道问号怎么读吗?(师范读,指名读)想想妈妈平时是怎么说话的?(生:温柔亲切)谁能读出燕子妈妈温柔亲切?(指名读)
师:小燕子去了菜园,它有什么发现呢?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读出来?
学生1: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板书
老师:哎呀,我的小燕子们可真聪明呀!你们发现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地方,心里高兴吗? 学生:当然高兴啦!
老师:你能高兴地读给大家听吗?
老师:(笑着点头)那你们就试着用兴奋、高兴的语气读一读吧!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句:小燕子有了发现,燕子妈妈会怎么说呢?(出示:第三段)(1)出示“说得对”(轻声)齐读词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得”?谁能像我这样说短语,说得对,跑得快。
生:写得好,说的快,做得好
(2)出示“再去看看”, 什么是“再去看看”?(再一次,又一次)谁给它找个好朋友。
(再见再一次)
还有一个字读音和它一样,(出示:在)谁能找个好朋友?(现在在家)齐读词语。
词语读好了,老师相信这两个“再、在”你一定会用了,谁来填一填。
(出示)
在再
这本书我想()看一遍。
我们正()上课。
(3)小燕子有了发现,燕子妈妈说了什么?谁来当燕子妈妈读一读?(指名读)
师:小燕子听了妈妈的话再去菜园看看,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读一读第三段
学生2: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小燕子有了新发现心里怎么样?(更加高兴快乐)
第 4 页那谁能更高兴读一读,生读
3、学习第四段
过渡句:小燕子有了新发现,燕子妈妈又会怎么鼓励他呢?我们一起来看第四自然段。
(1)这一段的生字好多呀,谁愿意来挑战一下自己?(指名读)
(2)出示“可是仔细发现高兴”,学习“可仔细现”
可(丁加口,河减去三点水)
仔细(加一加识字法)我们平时做什么事情需要“仔细”呢?(学生造句)
(3)师:“现”仔细观察这个字是由谁和谁组成的?
生1:“王”和“见”
师:王字旁和王字有什么不同
生:王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师:对,我们一起说“王字旁”。
“王字旁”加看见的“见”就是现(4)兴 (用笔画记忆法识记),让我们高兴地读一读这个词语吧。
(开火车读)
小燕子第三次来到菜园,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3:(抢着读)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师:这一次小燕子连这么细小的地方都发现了,她的心情又会怎样?(更加高兴,超级兴奋)
老师:孩子们,小燕子第一次第二次都没有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而第三次却发现了呢?(生答:仔细观察。
师板书)师: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学习小燕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找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师板书:躺挂)、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培养读的能力。
如: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三次不同的发现,以及三次中小燕子的心情,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体会小燕子的快乐。
而燕子妈妈的三次不同的态度,则通过老师的范读、学生练读等营造出气氛,从而让学生从小燕子的故事中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道理。
】
四、佩戴头饰,分角色朗读
刚才燕子妈妈悄悄的告诉我:你们对课文的理解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他想听听你们的朗读是不是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行吗?
(1)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同座之间分角色练读。
(3)指名上台表演。
第 5 页【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进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达到感情的升华。
】
五、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过渡句:孩子们,把你们仔细观察的好习惯用到写字中去吧!
2、观察“皮”你认为怎样才能写漂亮?(学生交流,师小结)
3、学生说“皮”的笔顺。
教师示范写“皮”字并作讲解。
4、学生练习(描红一个,然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师提醒:一边写字,一边练小气功:头正,身直,臂开、足平,端端正正地写。
5、师生互动:对学生的写字作品进行点评,教师适机点评,对好的奖励画星。
【设计意图:学了一节课,学生的大脑思维比较疲劳,让学生静下心来写一写,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
六:巩固生字,文本升华
燕子妈妈看见大家表现得一次比一次有进步,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出示儿歌)(学生自由练读,师生拍手齐读)
七、延伸拓展,实践运用。
老师:这节课大家学得很认真,每一位同学都像是聪明伶俐的小燕子。
不仅认识了生字朋友,而且学小燕子说话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回家后,请同学们也学学小燕子,去观察两种蔬菜的不同,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写写,并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学或家人。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时,体现开放性、多样性,尊重了学生在理解上的个性差异,促进了每个学生在思维、想象、语言表达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提高。
】
板书设15.一次比一次有冬瓜躺大绿
有细毛有小刺
第 6 页细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