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调查报告篇一:泗洪县杨树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泗洪县杨树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一、泗洪杨树产业发展背景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木材市场供需缺口很大,每年木材总需求量约3~3.2亿立方米,实际可能供给量约为2亿立方米,年均缺口总量数额超过1亿立方。
每年还要用140多亿美元进口木制品和林产品。
预计到20XX年,我国生产建设用木材需求量约为4.8亿立方米,缺口将达1.9亿立方米。
如果按照近10年我国木材消费平均年增长率3.71%计算,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总量将达到6.78亿立方米,供需矛盾有增无减。
我国木材市场年消费量还在增加,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国内生产的木材都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而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加强了对本国森林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禁止本国直接出口原木。
通过立足国内,加快速丰林工程建设,增加森林资源储备和木材有效供给,才是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治本之策。
为推动速丰林的建设,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支持速生丰产林的建设。
杨树是生长速度最快的树种之一,成材快,轮伐期短,一般5~8年便能采伐利用。
大力发展杨树产业,开展杨树新品种选育,营建杨树速丰林,提高单位产量,推动杨树产业化发展是解决国内木材供需矛盾极为有效的途径。
泗洪县在发展杨树产业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特色杨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俗称意杨)在70年代引进该县以来,杨树从平原绿化的主体树种演变为木材加工的主体树种,形成了杨树良种繁育、造林、木材加工和成品销售为一体的杨树产业化经营格局,取得了显著成绩。
特色杨树产业规模化、基地化、专业化建设日新月异。
二、泗洪杨树产业发展概况1、泗洪杨树产业概况泗洪县位于洪泽湖西岸,是苏北农业大县。
几年来,泗洪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杨树产业年”、“绿化造林突击月”、“杨树病虫害防治突击月”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把杨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
伴随杨树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县又把种苗基地建设摆上了突出位置,并已形成了特色。
1998年3月17日泗洪县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建了亚洲面积最大、品系最全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保存了从美国南方的密西西比洲、俄亥俄洲和德克萨斯洲引进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材料450份,3个种源,102个家系,104个初选无性系。
经过五年建设已发展到800多亩。
该县依托资源库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培育了351、95、895、3244、1388、447、797、320等8个优良无性系。
这8个无性系,具有速生、优质、高产、树干圆满通直、单板出材率高、湿心材含量低、抗逆性强等优点,已通过国家鉴定。
资源库的建成,吸引了新西兰、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及世界银行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
20XX 年8月25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在泗洪县陈圩林场建立“江苏省杨树良种基地”,总面积134公顷。
是“十五”期间我省唯一的省级杨树良种基地。
目前基地生产性建设工程已全面完成,共落实采穗圃i区、ii区、iii区和繁育圃i区、ii区共1050亩。
所产苗木均为美洲黑杨新品种。
1999年,该县被国家林业局列为淮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重点实施单位。
20XX年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江苏省美洲黑杨种苗标准化示范区”、“全国杨树种苗繁育及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分别在泗洪实施。
同年,该县被命名为全国“特色种苗生产基地”,全国“美洲黑杨种苗标准化示范基地”。
通过国家、省级杨树种苗基地建设项目在泗洪实施,推动了该县杨树种苗产业不断扩大,20XX年泗洪县育苗面积达到3万亩,出圃种条、一级造林苗木6000万株,产值1.5亿元。
20XX年育苗面积进一步扩大,近4万亩。
河南、江西、安徽、浙江、上海、山东及周边县市纷纷前来求购杨树新品种苗木。
杨树种苗产业日益成为泗洪县特色经济产业。
泗洪县造林总量全省最大,林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20XX年以来,三年来共新植杨树3787万株,是“八五”期间五年总植树的2.5倍。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拥有成片林47万亩,农田林网120万亩,四旁树木30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260万立方米,年木材采伐量20万立方米。
林经、林菜、林药、林菌、林牧等依附林业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也有迅速的发展。
2、研究区概况泗洪县陈圩林场始建于1960年,原名“淮阴专区洪泽湖林柴总场”,定性为国营场圃、后改为“泗洪县林柴场”,1978年正式定名为“泗洪县陈圩林场”延用至今。
泗洪县陈圩林场地处苏北中部,位于闻名遐迩的洪泽湖西岸,介于杨毛嘴湿地自然保护区与中国螃蟹市场交汇处,三面环水。
属中纬度暧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光照长、积温高,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4.4oc,全年日照时间2095.2小时,年降雨量972.5mm。
陈圩林场早期以营造矿柱林为主;70年代,以营造丰产林、水杉、池杉为主;80年代以后以营造杨树丰产林为主。
现有面积2.1万亩,其中有林地1.7万亩,森林覆盖率80.95%,活立木蓄积6万立方米,年增6000立方米以上。
拥有职工246人,其中林业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21人,下设三个国有分场,一个水产经营公司和一个农产品经营公司。
经过4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成为一个专门从事各类种苗繁育、推广、示范与服务的综合性林场,在培育森林资源、兴办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经济及林业可持续发展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五”以来,陈圩林场被评为全国特色种苗生产基地、江苏省杨树良种基地、宿迁市优质种苗生产基地;被列为全国杨树种苗繁育及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淮河流域综合治理防护林工程重点实施单位、江苏省美洲黑杨种苗标准化示范区、南京林业大学“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美洲黑杨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国家“863”项目《超高产杨树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育种技术研究》试验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南京林业大学杨树研究开发中心试验基地。
相继承担了国债投资项目“江苏省杨树良种基地”、省星火项目“杨树良种繁育基地”、省三项工程项目“杨树高效农田防护林体系营建及产业化综合示范技术”、省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美洲黑杨单板类人造板材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杨树单板类新品种扩繁及推广示范”等10个林业示范推广工程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目前年产351、95、895、1388、3244等优质苗木200万株,种苗1800万株,创产值450万元。
三、对泗洪杨树产业发展的思考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政府: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整理,我们了解到杨树产业已经被纳入了政府的工作计划之中,杨树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增加了当地的人均收入、生态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以及招商引资,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增加该地区的知名度。
近年来,杨树产业的大力发展,每年能提供约3万的就业岗位,杨树产业所创造的利润占GdP的5~10%。
并且,政府还将会在杨树产业中加大投入,以增加当地的就业人数。
在农民与企业之间,当地政府相当重视规范杨树市场经济。
篇二:关于家乡杨树虫害的调查报告(杨小舟蛾)关于家乡附近杨树虫害的调查摘要:家乡发生杨树虫害的自然灾害,杨树叶子几乎被以杨小舟蛾为主的害虫吃光,家乡的杨树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整个周口市都不乐观,其中西华县、扶沟县、淮阳县、川汇区、项城市等地区遭受虫害更加严重。
虫害的发生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经过调查就能发现这次虫灾不仅仅是自然原因,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人为因素。
关键词:周口市杨树树叶杨小舟蛾回到家,本来想上外面走走呢,看到光秃秃的杨树杆,心里不禁感到有些凄凉。
以前在家附近的树林两旁也出现过这种情形,树上的叶子全部被吃光了,只留下地上支离破碎的枯树叶。
但是那时只是一小片地方,而且是几年前发生的事。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今年不一样啊,食叶虫全面爆发,几乎吃完了村里面所有杨树的叶子。
真是一件令人感觉惊叹的事情。
出现这样的现象,人走在树下需要打着伞,还可以听见树上害虫吃树叶嘶嘶的声音,地上满是害虫吃剩下的树叶和留下的粪便。
看着这些杨树,心里面为这些树感到惋惜,它们一年只一片叶子,还未吃足阳光,就这样被吃掉了,太可惜了。
我骑着自行车转了几个村庄,才发现原来那里也好不了哪去,大部分叶子都被吃完了,只是有的地方轻一点,有的地方重一点。
我们村属于比较严重的。
骑着自行车我拍了很多关于害虫侵蚀杨树的证据,也采访了一些当地的居民,当然这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
第一天,回到家的第一天,看到村里的这种情况,我就决定以这个为主题来写。
于是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在网上查一下关于杨树食叶虫的相关信息。
上网才发现,原来整个周口市都遭受了这种灾害,受灾的杨树达几亿株,直接受灾面积达10万亩。
真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数据呀。
第二天,我想骑着自行车在附近的几个村庄转转,这样我就能具体体验一下实际情况,骑着自行车,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都转了,正如网上所说,受灾太严重了,我不敢相信。
大部分杨树只剩下光杆,像冬天的杨树。
而且,我发现这些害虫在吃树叶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它们总是先紧着一片吃,等到快吃完了,再吃下一片。
所以,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边的树叶已经被吃光了,而旁边的树相对还很郁郁葱葱,只是看不出害虫正在向它们慢慢逼近。
本来这些树应该像往年一样呢,在阳关的沐浴下健康成长。
可是今年不同,看到的都是已经灭亡和将要灭亡的树。
这些害虫不大,像毛毛虫,可是数量庞大,吃树叶毫不留情,它能吐丝,经常从树上垂下来,人不小心碰到它会感到很恶心。
真是一帮让人难受的坏蛋!我拍下了很多关于它们的照片,我想,这些足以证明它们的恶劣行为。
第三天,我决定采访一下当地的居民。
母亲成为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我了解到,周口市政府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些事情了,并投入了飞机喷洒农药来抑制害虫。
可是,那是发现已经太晚了,害虫已经蔓延,已经吃了很多叶子。
我回家时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从我的实际考察来看,这次农药防治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因为我看到的是大部分叶子还是被吃光了。
我想,这应该是发现、上报太晚,预防延误造成的。
很多居民也表示惋惜,这个时候杨树本应该生长正茂盛的,可是现在,树却是光秃秃的。
害虫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人们出行还必须带把伞,否则,虫到身上多让人不舒服啊。
第四天,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接下来的任务是好好整理一下采集的资料,写成论文,希望能引起别人的关注,这样我也算为保护家乡的杨树进了一点微薄之力吧。
根据我在网上查的资料和调查来的资料,现在总结如下:一.基本受灾情况周口市7月份以杨小舟蛾为主的杨树食叶害虫发生面积为15.8742万亩,其中轻度发生面积8.2556万亩,中度6.5634万亩,重度1.0552万亩,成灾面积0.1872万亩。
全市西部受害严重,主要有西华县、扶沟县、淮阳县、川汇区、项城市,平均虫口密度3~5头/百叶不等,严重区域均在8头以上,淮阳县最大虫口密度为单叶11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