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1)向中央银行缴存现金的核算
商业 银行
①现金缴款单、现金 ②现金缴款单回单
中央 银行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贷:库存现金
(2)向中央银行支取现金的核算
商业 银行
①现金支票 ②现金
中央 银行
借:库存现金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3.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的核算
缴存财政性存款 缴存比例
本章讲述
金 融 机 构 往 来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往来 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往来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核算
中 央 银 行 准 备 金 存 款 账 户 存 取 现 金 缴 存 存 款 再 贷 款 再 贴 现 汇 划 款 项 同 城 票 据 交 换 资 金 清 算
3.买断式再贴现的核算 (1)办理买断式再贴现的处理
商业 银行
①再贴现凭证、商业(银行)承兑汇票 ②再贴现款项、第四联再贴现凭证
中央 银行
根据再贴现的商业汇票是否带有追索权分别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不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再贴现的处理
商业银行将不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银行承兑 汇票)再贴现,按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原则进行处 理。会计分录为:
第六章
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金融机构往来核算概述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往来的核算 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第一节 金融机构往来核算概述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往来
广 义 各商业银行之间的往来 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中央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往来 狭 义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
一、 向中央银行存取现金及缴存存款的核算
1.会计科目的设置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 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 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商业银行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 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也通过该科目核算。 商业银行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借记“存放中央银行 款项”科目,贷记“吸收存款”、“清算资金往来”等科目; 减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 各种款项。
【例6-1】中国银行上海分行9月20日财政性存款科目
余额为77 921 000元。经查,该行9月20日在中央银行
的缴存财政性存款账户余额为85 467 000元。
本旬应缴金额=77 921 000-85 467 000 =﹣7 546 000(元)
则本旬应调减退回财政性存款为7 546 000元, 会计分录为: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关规定
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调整,于旬后5日内办理。中央银
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按法人统一考核,商业银行当旬 第五日至下旬第四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各行按统一法人存 入的准备金存款余额,与上旬末该行全行一般存款余额之 比,不得低于法定准备金率。否则,中央银行对不足部分 处以罚息。 商业银行法人每日应将汇总的全系统一般存款余额表 和日计表,报送中央银行。否则,中央银行按规定予以处 罚。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法人于每日日终考核其存款准备 金率,日间只控制其存款账户的透支行为;中央银行对商 业银行分支机构不考核存款准备金率,只控制其存款账户 的透支行为。
商业银行因办理贴现业务而引起暂时 资金不足,以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 票向中央银行办理的贴现。
再贴现利息=再贴现汇票到期值×再贴现天数×(年再贴现率÷360) 实付再贴现额=再贴现汇票到期值-再贴现利息
再贴现利息按日计算,利率为中央银行发布的再贴现利率。
再贴现天数从再贴现之日起至 汇票到期的前一日止。汇票到 期,中央银行作为票据的债权 人向付款人收取票款。 买断式再贴现
(3)买断式再贴现到期收回的处理
买断式再贴现汇票到期,再贴现中央银行填制 委托收款凭证与汇票一并交付款人办理收款。 不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到期,商业银行无需进 行账务处理。 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到期,商业银行根据不同 的情况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2)再贴现利息调整摊销的处理
再贴现利息调整采用直线法于每月月末摊销: 当月摊销金额=再贴现利息÷再贴现天数×本月应摊销天数 对于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再贴现业务,商业银行于资产负 债表日和到期收回日,计算本期再贴现利息调整应摊销的金额, 确认为再贴现利息支出。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再贴现利息支出 贷:贴现负债——××行再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缴存财政性存款 7 546 000 7 546 000
◆欠缴财政性存款的核算
商业银行调增补缴财政性存款时,若其准备金存款账户 余额不足又没有按规定及时调入资金,其不足部分即为欠缴。 商业银行发生欠缴时,也应填制缴存财政性存款科目余 额表,对本次能实缴的金额按前述调增补缴的手续办理。对 欠缴金额,应及时调入资金进行补缴。 中央银行对欠缴金额按欠缴天数和规定比例扣收罚款, 欠缴天数从最后调整日起算至欠款收回日的前一日止。 商业银行收到中央银行转来的扣收罚款的特种转账凭证, 办理支付罚款转账的会计分录为:
二、 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核算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对中央银行来讲, 称为再贷款。 1.再贷款的种类
年度性贷款
商业银行因经济合理增长,引起年度性信 贷资金不足,而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贷款。 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 商业银行因存款季节性下降、贷款季节性 上升或信贷资金先支后收等原因引起暂时 资金不足,而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贷款。期 限一般为2个月,最长不超过4个月。 商业银行因汇划款项未达和清算资金不足 等原因发生临时性资金短缺,而向中央银 行申请的贷款。期限一般为7~10天,最长 不超过20天。
再 贷 款
季节性贷款
日拆性贷款
2.会计科目的设置
“向中央银行借款”
负债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的款项。该 科目可按借款性质进行明细核算。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贷记“向中央银行借款” 科目;归还借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利息 费用,借记“利息支出”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该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商业银行尚未归还中央银行 借款的余额。
该账户用于考核法定存款准备金;向央行存取现金、调拨资 金、清算资金及其他日常支付款项。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准备金存款 户,为超额准备金存款账户。
仅用于向央行存取现金、调拨资金、清算资金及其他日常支 付款项。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缴存财政性存款”
核算商业银行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财政性存 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中央 银行
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借款 应付利息——××行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借款到期,若商业银行无力还款,中央银行应于到期日 将贷款转入逾期贷款户,并按规定计收逾期贷款利息。
三、 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的核算
再贴现 1.再贴现的种类 再贴现期限从再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最长 不超过6个月。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核算商业银行按规定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 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由其总行(法人) 统一向中央银行缴存,中央银行按法人统一考核 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情况。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商业银行总行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准备金存款户,属 于法定准备金存款与超额准备金存款合一的账户。 该账户余额应大于最低应等于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 金余额。
2.会计科目的设置 “贴现负债”
负债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再贴现、转贴现 等业务所融入的资金。该科目可按贴现类别和贴现金融机构, 分别“面值”、“利息调整”进行明细核算。
商业银行持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贴现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转 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 目,按贴现票据的票面金额,贷记“贴现负债(面值)”科目, 按其差额,借记“贴现负债(利息调整)”科目。
商业银行将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再贴 现,会计上不应终止确认贴现资产,而应将实际收到的再贴 现款确认为一项负债。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 贴现负债——××行再贴现负债(利息调整)(借贷方差额) 贷:贴现负债——××行再贴现负债(面值) (票面金额)
3.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核算 (1)借入款项的处理
商 业 银 行
①再贷款申请书 ②审核、批准 ③借款凭证 ④借款凭证回单、收账通知
中 央 银 行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借款
(2)利息的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和到期还款日,商业银行按计算确定的利 息费用计提利息支出,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准备金存款 (实际收到的金额) 贴现资产——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户(利息调整)(账面 余额) 利息支出 (借贷方差额,贷方大于借方时) 贷:贴现资产——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户(面值(票面金 额) 利息收入 (借贷方差额,借方大于贷方时)
◆带追索权的商业汇票再贴现的处理
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吸收的财政性存款,均应全 额就地缴存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各级行处均应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科目下设臵“缴存财政性存款”明细科目。
2.向中央银行存取现金的核算
商业银行核定各行处业务库必须保留的现金限额。当现 金超过限额时,需缴存开户中央银行发行库;当库存现金不 足限额时,可以签发现金支票到中央银行发行库提取。
全额缴存 (100%)
缴存 存款
商业银行将吸收的财政性存款和一般 性存款按规定的比例上缴中央银行。
缴存一般性存款 (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