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光触媒处理技术简介低温等离子+光触媒处理技术是成都市金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DBD双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技术基础上研发出的新型产品。
1、低温等离子工作原理
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种形态,由大量高能电子、离子、分子、中性原子、激发态原子、光子和自由基组成。
其总正负电荷数相等,宏观上保持电中性,但表现出很高的化学活性。
等离子体按离子温度可以分为热平衡等离子体和非平衡等离子体!。
热平衡等离子体中离子温度与电子温度相等,而非平衡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高达10000~250000K,其他粒子温度只有300~500K,整个系统温度仍处于低温状态,故称为低温等离子体(NTP)。
低温等离子体系中电子在增强电场的作用下受到激励,这些高能电子与气体分子H2O、O2等发生碰撞,将气体分子激发到高能级。
高能级分子由于量能增加导致键断裂,生成强氧化自由基(·O、·OH)。
(·OH)在富氧条件下会迅速转变成·HO2。
同时空气中有害化合物分子在高能电子的碰撞激发下,形成小碎片基团和原子,这些碎片基团和有机物分子在强氧化基团(·O、·OH、·HO2)以及其他活性粒子的作用下被去除,最终转化成H2O、CO2以及其他降解产物。
2、光触媒工作原理
光触媒是一种在特定波段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变化,却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
常用光触媒材料是纳米二氧化钛。
超细半导体粒子含有能带结构且能带是不连续的,其能级可用“带隙理论”描述,即
物质价电子轨道通过交叠形成不同的带隙,由低到高依次是充满电子的价带、禁带和空的导带。
TiO2禁带宽度为3. 2 eV,对应的光吸收波长阈值为387. 5 nm。
当受到波长小于或等于387. 5 nm 光照射时,价带上的电子会被激发,越过禁带进入导带,同时在价带上产生相应的空穴。
与金属导体不同,半导体的能带间缺少连续区域,受光激发产生的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也称光致电子和光致空穴)在复合之前有足够的寿命。
导带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迅速迁移到粒子的表面。
吸附溶解在TiO2面的氧俘获电子形成(·O2ˉ),而空穴则将吸附在TiO2表面的H2O 氧化成(·OH)。
当有机废气吸附其表面时,就会发生降解反应,被氧化为H2O和CO2。
3、低温等离子+光触媒工作原理
低温等离子作用时,在高压电场作用下,电子被加速,携带5~10eV的能量,并开始对等离子场内的气体分子进行电离。
高能电子轰击有机废气大分子,使其断链变成不稳定的小分子基团。
同时电子轰击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子产生其他活性高能粒子,氧化小分子基团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未参与氧化反应的高能粒子从高能量态跃迁至低能量态,跃迁转化的能量以紫外光的形式释放。
利用低温等离子产生的紫外光,照射光触媒材料,使其产生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物质,协同氧化等离子破链产生的小分子基团。
低温等离子和光触媒两部分工序在同一单元同时进行,协同氧化。
低温等离子技术的处理结果是双向的,它提供一个极易发生转化的反应环境,有机分子被电离后,反应可以向着被氧化分解的方向进行,
也可能因为部分小分子基团未被及时氧化而发生重组,向着大分子聚合的方向进行。
采用低温等离子+光触媒技术,光触媒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等氧化物质,可以选择性地与等离子体产生的中间副产物反应,得到理想的降解物质(如CO2和H2O)。
总体反应的机理见后图。
设备内部照片:发光的是低温等离子的电场,光触媒材料涂布在电场外。
废气流经电场时,与低温等离子体+光触媒设备发生反应。
原有的低温等离子设备已经成功应用于西安大风印务、西安方舟包装、西安昱升包装等印刷企业。
新式低温等离子+光触媒设备成功应用于杭州雅马哈乐器有限公司、萧山雅马哈乐器有限公司、杭州桥南实业、杭州长命印刷、杭州中特黏胶公司、华药奥奇德工厂等企业。
设备外观:
这是给萧山雅马哈乐器制作的一套设备,额定风量是6万立方米/小时。
等离子+光触媒部分装机功率是40KW,电场电压10KV。
萧山雅马哈废气是喷涂及印刷废气,主要成分是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丁酮、丁醇等。
设计处理效率是75%。
监测报告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