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吕英杰,张朋柱,刘景方众包模式中面向创新任务的知识型人才选择【摘要】网络众包作为企业开放式创新的一种崭新模式,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然而,信用体系不健全、过度竞争等问题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
为此,建立了面向众包任务的知识型人才选择机制,构建了知识型人才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基于TOPSIS 的多指标决策算法,对人才的任务完成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为企业选择适合的人才提供支持。
这样既增强企业参与众包的意愿,同时有效避免了人才的过度竞争,减少人力资源浪费,保障了众包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2013 Vol. 22 (1): 60-66 [摘要] ( 940 ) [HTML 1KB] [PDF 1499KB] ( 262 )99 徐靖1,刘子先1,邹刘霞1,李娅访2 基于KDD 的单病种成本估计方法【摘要】单病种成本估计是医院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分析了目前单病种成本估计存在的问题,针对单病种成本估计这一多因素、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发现(KDD)的单病种成本估计方法。
研究了单病种成本估计KDD 系统框架和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单病种成本数据仓库模型;建立了基于粗糙集(RS)和支持向量机(SVM)数据挖掘技术的单病种成本估计模型;最后,以单纯性阑尾炎病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该模型获得了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速度,进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为单病种成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估计方法并显著提高了医院成本控制的准确性。
2013 Vol. 22 (1): 99-106 [摘要] ( 875 ) [HTML 1KB] [PDF 2944KB] ( 256 )107 王洪伟,李渊凯,尹裴基于链接分析的网络搜索排名的反作弊研究【摘要】针对网络上大量充斥的搜索排名作弊行为,提出基于链接分析并具备反作弊功能的网络排名算法。
在初始黑名单条件下,根据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引入作弊倾向性和关联性两个概念,来衡量一个页面作弊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惩罚因子,并对PageRank 的值进行修正,实现新的排名顺序。
该算法能够将权威性较高、作弊可能性较低的页面呈现给用户,提高用户的搜索效率。
以3537379个网页8456740条链接为素材,对算法的反作弊性能进行实验。
结果显示,与PageRank 和TrustRank 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反作弊性能有了明显地提高。
2013 Vol. 22 (1): 107-113 [摘要] ( 869 ) [HTML 1KB] [PDF 1820KB] ( 265 ) 349 孙晓东1,田澎2,赵藜2 消费者异质下基于质量-价格竞争的定价策略选择在质量敏感市场上,消费者往往基于质量和价格作出购买决策。
分析了市场上同时存在质量敏感型消费者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时双寡头企业的质量与价格竞争,讨论了消费者异质性对企业质量和定价策略选择的影响,其中消费者异质性表现为对价格和质量的敏感程度。
首先基于经典Hotelling 模型构造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并由此获得企业的需求和利润函数;然后分析了企业对消费者实施统一定价和差别定价策略时的质量和价格竞争。
结果表明,在同一的竞争策略下,企业遵循“最小差异化原则”。
在差别定价策略下,企业提供的产品质量高于统一定价时的质量;企业为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设置较低的价格,而为质量敏感型消费者设置较高的价格。
研究表明,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较高时企业应该实行差别定价,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较低时应采用统一定价。
此外,讨论了市场上消费者的组成结构对企业均衡价格和均衡质量的影响。
2013 Vol. 22 (3): 349-357 [摘要] ( 0 ) [HTML 1KB] [PDF1634KB] ( 124 )420 王道平1,沈睿芳1,2,和志强3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建模研究针对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的动态演化、聚类性等特点,分析了网络的无标度特征,构建了基于知识相关度的改进型BA无标度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
在新节点加入网络并进行择优连接时,改进后的模型不仅考虑了网络中已知节点的度,还考虑了节点之间核心知识的相关度,从而提高了知识服务的效率,体现了网络的“敏捷性”,更准确的刻画了网络的生长演化过程。
2013 Vol. 22 (3): 420-424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675KB] ( 110 )431 闫相斌,宋晓龙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及其传播规律构建了主流网络媒体的新闻转载网络,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主流网络媒体的新闻来源,构建了主流网络媒体与其新闻来源之间的转载关系模型。
研究发现,传统媒体与各类网站是主流网络媒体的主要新闻来源,官方新闻网站发布了大量的原创新闻并被商业门户网站转载。
与官方新闻网站相比,商业门户网站对不同新闻来源的新闻转载量更均衡;商业门户网站在转载官方网络媒体新闻时没有在新闻时效性上处于明显劣势,而在两者共同转载其他来源新闻时具有明显的时效性优势。
2013 Vol. 22 (3): 431-43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2669KB] ( 118 )477 潘煜,罗莉娟,刘丹,吕廷杰基于网络生活方式的个人用户云服务购买意愿研究云计算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及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给电子商务企业对个人用户的服务模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云服务产品正在被个体用户广泛使用与购买。
然而,传统的消费者行为模型不能解释云服务产品的购买,立足于云服务产品对个人用户的功能价值与服务价值,并结合品牌价值,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因果研究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网络生活方式对个人用户云服务购买意愿的影响。
结果显示:①网络生活方式直接及间接影响了个人用户购买云服务产品的意愿;②网络生活方式影响个人用户对云服务产品的功能感知、品牌感知和服务感知;③个人用户对云服务产品的功能感知、品牌感知和服务感知影响其够买意愿。
针对个人用户,本研究提出的基于网络生活方式的云服务购买意愿模型,推动了个人用户云服务的使用和购买。
2013 Vol. 22 (4): 477-486 [摘要] ( 0 ) [HTML 1KB] [PDF1556KB] ( 89 )526 李嘉1,2,张朋柱2,李欣苗3,刘璇1 言语行为自动分类研究综述言语行为自动分类对于对话系统、机器翻译和自动问答系统中问题理解和意图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已经成为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较为系统的介绍了言语行为的基本理论、经典分类体系、分类特征、分类算法和评价方法。
最后,讨论了言语行为自动分类研究未来的研究方向。
2013 Vol. 22 (4): 526-537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1575KB] ( 81 )573 吕蔚1,2,朱东华2,潘常春3,杨根科3 末位淘汰机制下的高校学术团队创新力的演化分析针对建立一流大学的学术团队建设问题,以科学化方法研究了末位淘汰机制对于学术团队创新力的作用。
用著名的NK 模型定义了4种常见的团队组织结构,即局部结构、小世界结构、无标度结构、层次结构。
采用生态学中BS 模型对末位淘汰机制对学术团队的作用进行建模,通过网络的演化结果分析末位淘汰机制对学术团队创新力的影响。
分析表明:末位淘汰机制能否促进学术创新力的提升和是团队的组织结构细切相关的,末位淘汰机制对具有“局部和小世界结构”特征的学术团队具有稳定的提升作用,而对于“层次结构和无标度”结构的团队,将使学术创新力呈现大幅震荡,从长期来看学术创新力并未显著提升。
并且对于稳定结构的学术团队,末位淘汰机制将使团队最终呈现个体分布的“相变”状态, 即团队中大部分个体的创新力处于某个临界值之上,并由动力学建模验证了“相变”的结论。
最后,对某高校学院的近年数据进行统计,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
2013 Vol. 22 (4): 573-578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2778KB] ( 111 )579 郭海湘1,黎金玲1,2,刘龙辉1,柯小玲1 中国城市群竞争力演变的多Agent 仿真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TOPSIS 法测算城市竞争力,并对城市竞争力得分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竞争力演变模拟函数和两种演变策略,然后采用多Agent 仿真方法,给出城市群Agent 学习算法,运用NetLogo 仿真平台创建城市群竞争力演变模型,对城市群中不同主体选择自我提升策略和学习、合作策略过程进行模拟仿真,最终发现,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学习与合作。
2013 Vol. 22 (4): 579-585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2935KB] ( 85 ) 861 文杏梓,罗新星考虑一致性评判的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决策模型针对不同群体对可信软件非功能的评价与决策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功能需求相互关系的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评价模型,并结合该模型构建了一种考虑不同群体不同视角的一致性决策方法。
提出了可信软件非功能需求指标体系,并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矩阵变换及运算,形成基于非功能需求相互关系的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提出非功能需求贡献值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客观的软件非功能需求度量模型。
采用优化模型确定非功能需求的权重,通过构建3个指标,提出一种用来判断软件非功能需求是否符合不同群体预期与实践的决策模型。
最后,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来说明本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3 Vol. 22 (6): 861-868 [摘要] ( 0 ) [HTML 1KB] [PDF2423KB] ( 118 )21 曹霞刘国巍基于博弈论和多主体仿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运用博弈论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两阶段博弈模型,基于博弈策略,结合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拓扑结构,构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算法;运用Netlogo多主体仿真平台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演化仿真,揭示了其动态演化规律。
研究表明:网络平均节点度呈U型分布,节点数量呈L型分布;选择“积极合作”策略的企业和学研机构存在最佳合作规模;度择优连接机制不利于无标度网络节点创新扩散,组合择优连接机制能以最大程度促进小世界网络和随机网络创新扩散。
2014 Vol. 23 (1): 21-29 [摘要] ( 0 ) [HTML 1KB] [PDF 3889KB] ( 41 )135 刘璇1,张朋柱2,张晓燕2,范静3科研网络中个体位势对知识扩散影响机理的实证研究从微观视角研究了科研网络中的知识主体-科研工作者的个体位势对其知识扩散的影响机理。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个体中心度和结构洞2个角度对科研网络知识扩散机理提出假设,并选取知识管理这一学科交叉领域的CSSCI数据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