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石头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勘探”、“地壳”、“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17、石头书)。
请齐读课题什么书?(石——头——书——)石头书?!有这样的书吗?太奇怪了!你见过吗?你对石头书感兴趣吗?(感兴趣)那好,咱们今天就研究石头书。
你想了解石头书的什么?请告诉大家,咱们共同研究。
(学生依题质疑,师相机板书:样子?字?画?作者?出版社?作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跟我一样,对石头书充满了好奇。
咱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揭开这些谜呢?(去读课文)好!咱们来读课文,苏格兰王子普鲁斯进行了八次激烈的战斗才把侵略军赶出国门,我们多读几次课文,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1、自由读全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问同学或查字典。
②读通读顺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检查效果:①认读生字、词语(先后出示四组字词)A组:川川川磊磊磊叔叔叔B组:地壳贝壳C组:脚印足迹D组:矿物一册书奇怪煤炭趴下光秃秃勘探刨根问底②指名接读课文,评价。
③说一说这篇课文大概内容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齐读全文。
要求:边读边注意,你在文中找到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读完课文你就可以把你知道的答案说给大家听,看谁最聪明?学生齐读。
2、交流找到的答案,解决一个个问题,适时指导片段朗读样子(1-5段):大石头、光秃秃、一层一层。
字(6-7段):雨痕、波痕、矿物……画(8-11段):树叶、贝壳、小鱼作用(12-14段):找到煤炭矿藏……作者:地球妈妈出版社:大自然四、分角色朗读全文,五、练习钢笔描红。
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上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书写时应注意什么?重点指导写“勘”、“叔”。
六、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
探()矿()刨()煤()深()扩()炮()谋()壳ké( ) 好hào()qiào( ) hǎo()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17、石头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勘探队员为什么把岩石称为“石头书”,体会石头书的内容及其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具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石头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二、整体感知:1、师述: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
“聚精会神”什么意思?(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全神贯注、一心一意、目不转睛)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
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3、(出示:6个问题)(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目的就是要把一个问题弄明白,探个究竟,什么问题---“为什么叫石头书?”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出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说说意思(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
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第五节交流(板书:一层一层)(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
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石头像书。
4、齐读第五自然段第七自然段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2、指名读第7自然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可以用那些词来形容。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色色俱全)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
2、说说理由:书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你在哪看到过化石?欣赏化石4、分角色读8、9两节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十一自然段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1)显示:______________化石说明___________。
(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
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
)(2)联系7、9和11两节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3)交流:这里怎么能说明石头是书?(它也能让我们获得知识。
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变化这一知识。
)板书:获得知识(4)齐读11节十三自然段1、石头书上还有什么学问?(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
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生齐读14节四、总结:1、石头书的外形是,看上去就像。
、、是这本书上的字,、、等化石是这本书上的画,所以我们叫它“石头书”。
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
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
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体会写对话时,提示语的安排形式。
2、写一段话,学习用上提示语的两种形式。
3、收集有关化石的资料。
六、板书:17、石头书外形一层一层字雨痕、波痕、矿物内容画树叶、贝壳、小鱼价值获得知识教学反思18、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备注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简笔画:小稻秧)看老师写它的名字(板书:小稻秧)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写吗?怎么读?你们了解它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板书简笔画,简介小稻秧的生长过程)开始,它只是一粒小种子,春天的时候农民伯伯把它种下地,通过细心的照顾,它脱掉保护壳,发芽了,(就是我们课文中说的小稻秧)这个时候,它很柔弱,需要更多的照顾、更多的营养。
只有营养充足了,秋天才能长成金黄的稻穗。
农民伯伯把收割下的稻穗放入打谷机中,于是无数颗小谷子就脱颖而出了。
再把这些小谷子放入碾米机里,去了壳,就成了我们最熟悉的大米了。
2、板书课题,什么叫“脱险”?(脱离危险)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遇到了什么危险?最后脱险了吗?怎么脱险的?……)二、初读课文1、认真听课文录音,仔细看书。
2、带着疑问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问尝试解决。
实在不理解的做好标记。
三、检查情况1、逐段指名朗读,相机正音,如“吵、喘”的翘舌音;“拼、纷、蛮”的前鼻音;“警、拥”是后鼻音。
2、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并书写在黑板上3、尝试简单地回答提出的疑问,将“遇到什么危险?”和“怎样脱险?”放到下一课解决。
四、指导书写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除了“剂”为左宽右窄,“欺”为左右等宽外,其余均为“左窄右宽”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负”的底部写得稳,“杂”上下不写得扁。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教学反思18、小稻秧脱险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通过找词语、画词语、读词语、演词语、讲词语理解词语。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尝试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简笔画:小稻秧)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它的生长过程,春天的时候小稻秧很柔弱,需要更多的照顾、更多的营养。
只有营养充足了,秋天,才能长成金黄的稻穗。
2、大家看,这是谁(画:一群杂草)这个呢?(喷雾器大夫)3、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谁能简单的说说?二、精读课文,理解第一、二自然段过渡:你们的记性真好,打开书,齐读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1、用~~~~线画出描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体会它们的意思。
(1)谁来说说(师板书: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2)我们把这些词语读一读(3)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读课文就可以理解。
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4)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
你能通过朗读让我感觉到你读懂了吗?把这个词放到具体的语境里才能更好的理解。
我们一块来读读。
(5)还有那些词不理解。
不理解的看我们的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
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师:“你们要干什么?”“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这就是“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不野蛮?讲理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这就叫“不由分说”。
(6)结合学生的表演适时点出“激烈”(5)天哪,你们简直就是表演天才。
我相信表演后再读,一定会更投入。
(指导朗读)三、学习三、四自然段过渡:就在这紧要关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小稻居然脱险了!由朗读3、4自然段,看看是谁救了它们!(1)谁来说?为什么把喷雾器说成是大夫呢?什么叫“收拾”?他为什么要收拾这群杂草?(2)分角色朗读,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3)那群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呢?(“有气无力”、“纷纷倒下”)(4)什么叫“有气无力”?谁愿意为我们读杂草说的话?(5)杂草此刻是怎样想的呢?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的场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6)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小稻秧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他们很快乐?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联系上文,想想小稻秧此刻有怎样的想法?2、我们模仿小稻秧快乐的样子读读第五自然段。
五、复述课文。
1、默读课文,根据板书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六、表演实践,深入体会1、这篇童话故事生动有趣,非常适合进行课本剧表演,接下来请同学们组成六人一个小组,进行练习。
一人读旁白,一人做小稻秧,一人做喷雾器大夫,其他的人做杂草,要注意,旁白尽量少一点。
3、指名小组表演。
七、布置作业1、用“纷纷”、“激烈”两个词语造句。
2、小组成员合作表演课本剧。
八、板书:18、小稻秧脱险记遇险喷洒除草剂脱险(杂草抢营养)(杂草纷纷倒下)教学反思19、航天飞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读通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