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手册

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手册

运城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小学教育专业见习手册
(第1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系指导教师:
见习校指导教师:
见习学校:
见习时间: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印制
填写说明
1、见习手册中所有内容必须填写完整,否则无效。

2、凡是需要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签字的内容,必须由带队教师和指导教师亲笔签字,否则无效。

教育见习安排
(第1次)
一、见习目的
以观察、体验为主,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体验小学教师职业的苦与乐,熟悉小学学校工作的各项内容、观察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等。

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思考自己与小学优秀教师的差距,找出思想上、能力上的不足,明确以后学习的方向;初步学会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等课程所学知识理论分析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巩固理解相关课程,进一步明确课程学习的价值;熟悉小学生的日常在校生活,初步发现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为专业课程学习做相应的准备。

二、见习内容与要求
(一)课堂教学:至少听见习校指导教师10节课。

听课记录要求以课堂实录的形式进行如实记录。

(二)答疑和作业批改:协助见习校指导教师答疑和批改作业,与指导教师一起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做记录。

(三)学校管理与特色:熟悉学校的管理机构的设置、运行机制,相关管理制度等,了解见习校的办学特色。

(四)见习反思日记:每天记一篇见习反思日记。

(五)小学生心理分析:对小学生的同伴交往行为、学习行为、问题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叙述教育故事。

(六)学校环境与文化:关注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感受学校的校园文化。

(七)班主任工作:关注和了解班主任每日工作内容和流程。

三、见习作业
(一)见习手册
1.我眼中的见习学校:从见习学校的物质环境(绿化、建筑布局、标语等)、文化建设(校长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习育人目标及校训、班训等)、管理制度(对教师、班主任、学生、教学教研等方面的)等视角进行写作。

2.我眼中的见习指导教师:可从指导教师的形象气质、职业情感、教学态度、
教学风格、教学能力、师生关系等方面选择若干角度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

3.我的见习班级分析(教育故事、教育个案等):应包含班级基本情况、教室环境、班级文化(班级氛围、班风学风)、班规班纪、主题班会、班级活动等方面选择若干角度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

4.教学设计1份:按照给定的教案格式规范书写。

5.课堂实录1份:
(二)听课记录(本):按要求如实客观记录教学的全过程和感受。

(三)见习反思日记(本):以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一个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进行具体客观的描述,说明教师的解决办法和过程,并用学过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教研活动记录(本):如实记录教研活动的过程与感想。

四、见习纪律与安全
(一)所有见习学生均须参加本次教育见习,准时参加见习动员大会。

(二)严格遵守见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衣着整洁得体。

讲文明,守纪律,重品行,作表率,充分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服从见习学校的安排,不迟到早退,尊重见习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协助见习校教师进行班内各项活动,做好见习记录。

(四)听课记录详实、完整,做好教学反思记录,认真完成见习作业,填写见习手册,保持与本系教育见习指导教师的沟通与联系。

(五)严格遵守与履行请假制度。

五、关于请假
原则上见习期间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必须请假,须获得见习学校指导教师、辅导员、系指导教师以及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的批准,方可履行请假手续。

我眼中的见习学校
我眼中的见习指导老师
我的见习班级分析
年级科目:课题: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实录表
班级:教师:地点:日期:科目:课题: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教师的教学行为
(讲解、提问、组织教学
等)
学生的学习行为
(互动、参与、互
动、提问等)
教学媒体

教学策略
备注
听课评议
教研活动记录表
时间:地点:教研室及参与人:活动主题








见习考核表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等级
优良中差
见习生的态度、修养、责任心1.遵守见习纪律和见习校规章制度
2.尊敬见习学校的教职员工,主动请教、虚心听取教师指导意见
3.积极参与并主动完成见习学校委派的各项教育见习任务
4.言行举止得体大方,符合教师职业特点
参与和完成教学工作情况1.主动了解见习学校办学理念、见习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特色等
2.认真听课,圆满完成听课任务
3.了解班级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基本情况
4.在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5.熟悉掌握班级各种教学设施与仪器的使用
6.认真批改作业,主动辅导学生
7.关心学生,经常深入班级与学生交流沟通
8.积极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
9.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意识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教育见习鉴定表
姓名学号
见习学校见习日期
带队教师指导教师
见习总结
(从见习工作内容、效果、存在问题、感受以及如何改进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


注:见习校指导教师请根据学生见习表现和第11页见习考核表如实客观给出成绩(百分制)与等级;系指导教师请根据见习校鉴定意见、见习考核表、见习总结、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研活动记录、班级分析等综合表现给予百分制成绩及定性评价。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成绩(等级)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等级)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