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小型旅行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浅谈中小型旅行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谈我国中小型旅行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目录中文摘要 (1)引言 (1)1. 旅游市场现状概况 (1)1.1市场准入低,鱼龙混杂 (1)1.2削价竞争和无序竞争并存 (2)2.中小型旅行社的现状分析 (2)2.1 低水平重复旅游路线 (2)2.2 品牌吸引力明显不足 (2)2.3 内部管理能力差,专业化分工体系不完善 (3)2.4 运作成本高,企业发展资金不足 (3)2.5促销力度不够、效果不佳 (3)2.6 信用危机 (4)3.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优势 (4)3.1 是维持旅游市场有效竞争的重要制衡因素 (4)3.2 不断满足超细分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 (4)3.3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地适应性 (4)4.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趋势 (4)4.1 走现代企业化之路 (4)4.2 规范法制的市场化经营 (4)4.3 差异化、品牌化发展 (5)4.4 信息技术的运用 (5)5.中小型旅行社发展应对策略 (5)5.1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5.2 实施产品审计战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5)5.3 加强旅行社内部管理,走专业化道路 (6)5.4 不断推进营销创新 (6)5.5 要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 (7)5.6树立正确理性的价格竞争意识 (7)5.7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 (7)5.8 解决旅行社性用问题 (7)结束语 (7)参考文献 (7)浅谈我国中小型旅行社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指导老师:卢剑鸿摘要:当前,随着旅游业对外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各方面保护壁垒的逐步消除,社会大众对休闲旅行的需求不断增加,旅行社面临着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然而,旅游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目前,在我国的旅行社行业中,占据了绝大多数的中小旅行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也导致了整个旅行社业的发展渐入困境。

旅行社应审视自身的经营管理现状,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旅行社的科学管理,增强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增强中小型旅行社竞争力的解决对策,从而使其更为有效地迎接挑战和参与竞争。

关键词:中小型旅行社经营管理现状发展趋势对策引言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同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旅行社也从发展初期的寡占行业,发展成为现在的旅游业的垄断竞争行业,行业规模己经基本形成,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局面使我国旅行社企业普遍感受到了危机与挑战,国内旅行社业承受了国际大型旅游集团和企业内部改革的双重压力,而在中国现有的旅行社市场格局中,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小旅行社在产品开发、品牌竞争等方面都处于更加明显的劣势地位,这极大地制约了国内旅行社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面临着国际和国内旅游市场的机遇和挑战,旅行社之间竞争却日益激烈,旅行社的经营管理直接决定旅行社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国中小企业旅行社在竞争压力下,要解决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开拓更多市场,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1.旅游市场的现状概况1.1 市场准入低, 鱼龙混杂旅游业正面临着这样的市场环境, 旅行社进入市场的门槛越来越低。

目前注册一家国内旅行社只需注册资金30万元, 质量保证金10万元, 相对其他行业, 进入门槛较低, 旅游市场正在培育着越来越多的年轻旅游企业家们。

而旅行社企业的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大多为半路出家、凭着经验进行经营管理的人员,真正接受过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系统教育的本、专科毕业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所占比例并不大。

1.2削价竞争和无序竞争并存近几年来,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行社数量的高速增长。

旅行社数量的增加, 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但这些旅行社中, 真正有实力的只有百十家, 大多数都处于小、散、弱、差的状况, 目前尚未形成科学的垂直市场分工体系, 低价竞争成为业内普遍现象。

旅行社以成本价格或低于成本的价格作为其线路报价, 然后通过二次消费来弥补其经营利润的空缺。

1.2.1超低价倾销一些中小旅行社为维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 不惜以低于同行平均成本、低于企业成本甚至低于变动成本的价格倾销。

一些实力雄厚的旅行社希望以此清理市场, 把弱小竞争对手赶出市场,使企业成为市场龙头;有的旅行社因本企业市场不断被竞争对手吞食,希望凭低价、超低价夺回市场;还有一些旅行社, 希望以超低价吸引原本购买其他品牌产品的游客。

1.2.2价格欺诈一些旅行社不惜违法违规, 对旅游者进行价格欺诈,手段繁多、花样翻新, 往往叫人防不胜防,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其一、高价低质。

一些旅游产品质价不符, 产品价格大大背离其价值, 高价低质问题突出, 甚至假冒产品也卖高价。

一些经营者利用旅游者以价看质的心理, 人为抬高价格, 以高价高质的形象蒙骗游客谋取暴利。

其二、不明码标价。

一些经营者故意不明码标价, 以便对旅游者进行欺诈。

往往一条线路只有一个总价格。

由于旅行社产品涉及食、住、行、购、娱、游六大要素, 统一时间公布难度较大, 再加上企业为保密也不愿意明码标价。

其三、削价降质。

一些旅行社为应对低价竞争,不得不跟随率先降价企业大幅降价, 但由于担心得不到理想的利润, 便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 以降质的方式或以劣质产品替代原先质量较高的产品, 通过损害旅游者利益来弥补降价损失、保证企业利益。

2. 中小旅行社的现状分析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行社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许多企业、个人纷纷开办旅行社,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大大小小旅行社近4万家,再加上近三四千家的相关代理机构,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但从我国旅行社业的规模结构来看,小规模旅行社占绝多数;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在全国的分布基本合理;行业利润却因激烈的竞争在逐年下降,数据显示在20世纪末旅行社的利润还在8%左右,但到了21世纪的最近几年旅行社的利润率已经跌到了2%左右,我国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

2.1低水平重复旅游线路创新产品开发的欠缺,一直是困扰我国旅行社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其中那些实力较弱的中小旅行社来讲,更乐于充当市场跟随者而不是市场领导者的角色,更舍不得投资开发新产品,大家互相克隆别人的旅游线路,一旦发现备受欢迎的旅游线路,许多旅行社都会争相模仿,在各自的领域内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产品没特色,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而价格战的结果只会是多败俱伤。

久而久之,形成了旅游线路单一、老化的普遍情况,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同时也滋长了旅游市场中的许多不规范行为,恶性竞争加剧,严重影响旅游接待地产品的形象。

2.2品牌吸引力明显不足伴随着旅游者消费意识的成熟、品位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旅行社的企业运作方式正逐步由大众化转变为特色化、专业化和品牌化。

因为, 旅行社之间基本不存在垄断经营的产品,消费者面对众多的旅行社和旅游产品, 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度很大。

在这种产业背景下, 旅行社特别是中小旅行社必须树立和强化品牌意识。

除了能为旅社创造竞争优势, 对于旅游者来说,品牌也能有效降低购买风险及决策成本。

但目前的状况是:中小旅行社仿似一支庞大的杂牌军, 打着花花绿绿的旗号, 让旅游者摸不着头脑,许多名字好像听过却又没什么深刻的印象,想要省心又安心地出游一趟还真不容易, 最后只好选择大名鼎鼎的旅行社。

产品普通单一、规模资金有限, 许多时候甚至为了节约经营成本而降低服务质量。

2.3内部管理能力差,专业化分工体系不完善大旅行社集团普遍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内部管理水平较高,能充分激励企业各级从业人员,吸引大量优秀而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

而大多数中小旅行社是由家族式企业发展而来,企业核心人员通常都是家族的人,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及财务制度,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较多不规范行为,经营手段相对落后,经营成本较高。

由于在业务数量上无法与大旅行社相比,在票务、住宿、餐饮等方面所取得的优惠也不及大旅行社,因而成本价格要高于大旅行社。

在人事机制上也不完善,不能科学合理安排工作,一人分饰多角或几人兼顾多种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内部信息不通畅及服务缺陷,而且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环境较差及福利待遇较低,导致员工流动率大,工作效率因而受到限制,无法保持良好的服务品质。

同时,我国的旅行社包括中小旅行社总体上说目前仍在实行水平分工体系,即各旅行社基本从开发踩线到外联接待全方位出击,彼此之间很少存在业务链接,自己做自己买卖。

这种经营的多环节一方面加大了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也必然造成旅行社每一项目经营深度的不足,浅层次的产品开发弱化了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4运作成本高,企业发展资金不足中小旅行社的规模实力和竞争地位决定了其在各方面一定要精打细算,否则便不可能把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资金放在开发新产品和扩大企业规模上。

然而, 在现有的经营水平下, 中小旅行社的特点往往使其在运作成本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1.管理成本:许多中小旅行社都没有好的人事机制,不能科学地安排工作,造成信息不畅和服务缺陷, 从而使产品成本无谓增加。

由于员工工资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和福利比较差, 业务熟练的员工留不住, 员工流动率高, 也导致了企业管理成本的增加。

2.产品成本:好的旅游产品再加上有竞争力的价格是旅行社成功的关键,因此每个旅行社都希望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 进而把这部分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或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

由于在业务数量上无法和大旅行社相比, 在知名度和企业信誉上也缺乏保障, 中小旅行社往往很难保证长期的合作关系, 各方面尤其是地方接待社也不愿给予最优惠的价格, 这使得中小旅行社的谈判能力降低,从而难以在票务、地接、住宿、餐饮等各个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本价格。

这样, 即使中小旅行社能够推出和大旅行社一模一样的旅游线路,在产品价格和服务质量上都会处于明显的劣势。

3.经营成本:由于受规模、资金及相关条件的限制, 中小旅行社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成本增加的情况。

例如, 在旅游旺季, 中小旅行社本来就很少的司机、计调人员以及导游员根本就无法应付稍大的业务量, 而需要向其他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租借导游员或聘用业余导游员;另外, 中小旅行社一般只有几部旅游车或者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车队, 到了旅游高峰期, 需要临时向外租用旅游车,而此时的租金往往是偏高的。

从这些典型的例子不难看出,额外经营成本的增加也是中小旅行社普遍面临的问题。

然而,决定旅行社规模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资金,由于资金有限,中小旅行社在产品设计、市场推广上普遍力不从心,当然也没有承担开发新产品所伴随之风险的能力,从而使得旅游线路追随大流或偏向单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