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
诊断原则参照《实用内科学》1998 年第10 版,拟定高血脂症界限:空腹血清胆固醇( TC) > 6. 2mmol/ L ;甘油三脂(TG) > 2. 28mmol/ L ;高密度酯蛋白(HDL - C) < 0. 09mmol/ L。
其诊断原则为:近期2 次(相隔2 周以上) 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 ≥6145 mmol/ L ,甘油三酯( TG) ≥1153 mmol/ 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2ch) 男性≤1104 mmol/ L ,女性≤1117 mmol/ L 。
高脂血症诊断原则:
1997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项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拟定了血脂升高原则,同步也将血清HDL-C减少作为高脂血症诊断原则之一。
静脉血液检查符合如下一项条件即可诊断高脂血症:
1.血清LDL-C 3.64mmol/L(140mg/dl)以上;
2.血清HDL-C 0.91mmol/L(35mg/dl)如下;
3.血清TG 1.70mmol/L(150mg/dl)以上;
4.血清TC
5.72mmol/L(220mg/dl)以上;
对的血脂检测,应在隔夜禁食12-14小时后,抽取静脉血液进行测定。
如下人员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血脂: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边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
者;
2.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3.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特别是直系亲
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
4.有黄瘤或黄疣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6.40岁以上男性以及绝经期后女性也应当接受血脂检
查。
高脂血症诊断原则简介如下:
⑴英国心脏病学会原则:
1)胆固醇浓度>6.5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需要饮食控制;
2)胆固醇浓度>7.8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应考虑饮食/药物治疗;
3)治疗目:减少胆固醇至<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⑵⑵英国高脂血症学会建议:
1)普通人群最佳胆固醇浓度为<5.2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
2)胆固醇为5.2~6.5毫摩尔/升(200~250毫克/分升)人应接受普通饮食征询和危险因素建议;
3)胆固醇浓度>6.5毫摩尔/升(250毫克/分升)人饮食或饮食加药物治疗,除非其HDL胆固醇浓度>2.0毫摩尔/升(77毫克/分升);
4)胆固醇低于6.5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很少需要药物治疗。
固醇在6.5~7.8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分升)时,少数病人需要药物治疗。
胆固醇超过7.8毫摩尔/升(300毫克/分升)时,大多数病人需要药治疗。
⑶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现行政策(见表3)
⑷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诲筹划(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
1)危险状态:
2)治疗指标:
对于无冠心病和其她冠心病危险因素少于2个病人,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4.2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
对于无冠心病和有2个其她冠心病危险因素病人,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3.4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
对于有冠心病病人,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至<2.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
NCEP定义冠心病附加危险因素涉及男性、早发冠心病、家族病史、吸烟、高血
压、重复检查证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1毫摩尔/升(35毫克/分升)、糖尿病、有阻塞性脑血管病或严重肥胖病史。
⑸NCEP关于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检测评估和治疗第二次专项调查报告——成
人治疗专项调查之二(ATP Ⅱ)。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为高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4.1毫摩尔/升(130~159毫克/分升)为交界性高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3.4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为抱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临床评价应涉及完整病史、体格检查和基本实验化验检查。
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她冠心病正向危险因素涉及:①年龄。
男性≥45岁,女性≥55岁或早发绝经而无雌激素代替治疗;②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爸爸和其她男性直系亲属55岁此前,妈妈和其她女性直系亲属65岁此前确诊为心肌梗死或猝死者);③吸烟;④高血压(血压≥18.2/11.7千帕或服用抗高血压药者);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0.9毫摩尔/升,即35毫克/分升);⑥糖尿病。
负向危险因素涉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6毫摩尔/升,即60毫克/分升)。
高度危险定义为存在2个或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毫摩尔/升(60毫克/分升)则减掉一种危险因素,由于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使冠心病危险性减少。
肥胖未被列为危险因素,是由于肥胖危险作用可通过其她有关危险因素作出解释(涉及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及糖尿病),但应把肥胖作为干预办法目的。
ATP Ⅱ中某些新内容明显不同于初次报告内容,这些新内容如下:
1)进一步强调冠心病危险状态在减少胆固醇疗法中指引作用。
涉及如下几种方面:
● 已知冠心病病人或其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为高度危险状态人群,要使这些病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维持在较低水平。
● 年龄亦列为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男性≥45岁,女性≥55岁。
●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但其她方面冠心病危险较低大多数较年轻成年男性和绝经前女性,建议推迟药物疗法。
● 进一步确认绝经后妇女和其她方面正常老年人高胆固醇血症危险性,并建议予以减少胆固醇治疗。
2)密度脂蛋白作为冠心病一种危险因素应予以更多注意:
● 胆固醇初次检查时,应加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确认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一种负向冠心病危险因素。
● 选取药物治疗时需考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3)进一步强调体力活动和减肥是高胆固醇血症饮食治疗一种构成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