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科医学心理学复习题

全科医学心理学复习题

全科医生《医学心理学》复习题1、祖国医学中“天人相应”A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C 生物医学模式 D 生物-自然-社会医学模式 E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A、英国恩格尔恩格尔 C、古希腊恩格尔 D、古希腊希波克拉底 E、美国马斯洛3A 结核病 C 恶性肿瘤 D 神经症 E 精神病4A 人具有完整性B 人具有自然性C E 人具有能动性5、形成于20世纪70A 神经心理学B 变态心理学C 缺陷心理学D 心身医学6A、自然观察法 C、测验法 D、实验室实验法 E、自然实验法7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华生 D 巴甫洛失 E 斯金纳8A 意识是有层次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B 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是社会化的产物 D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E 心理障碍的发生与潜意识密切相关9、班杜拉认为模仿学习的特征不包括A 示范效应B 抑制效果C 脱抑制效果D 易化反应效果10、___________最好例证A 强化、惩罚 C 强化、消退 D 泛化、消退 E 惩罚、消退11A 本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社会化的产物,其活动遵循“快乐原则”BD体现。

12A 示范效应 C 抑制效果 D 脱抑制效果 E 易化反应效果B 桑代克C 斯金纳D 马斯洛E 罗杰斯A 其理论的重要特征有:强化、泛化和消退B 人类的随意行为都可经过操作反射的学习机制习得C 模仿学习是行为形成D 当环境刺激发生作用时,个体根据自己的认知评价等活动做出不同的反应,并进而控制或改变环境刺激人除有生物潜能外还有心理潜能A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C 运动知觉 D 外部知觉 E 内部知觉16B 图形视觉C 线条视觉D 文字视觉E 物体视觉17A 知觉的选择性B 知觉的理解性C 知觉的整体性 E 知觉的恒常性18_______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听知觉C 触知觉D 嗅知觉E 内脏知觉19A 幻觉 C 妄想性知觉 D 癔症 E 感觉过敏20B 用安慰剂对疼痛患者无效C 处于情绪平稳状态时,对疼痛最敏感E 性格外向者对疼痛更为敏感21A 识记、回忆、再认 C 保持、回忆、再认 D 识记、回忆、再现 E 保持、回忆、表象22A 不完全遗忘B 完全遗忘C 暂时性遗忘错认性遗忘 E 永久性遗忘23A 0.5秒秒 C 1.5秒 D 2秒 E 3秒2415岁那年遭日本人枪击中颞侧头部颅骨,幸免遇难。

但她在60多年后头部子弹被取出后,慢慢才想起遭枪击时的A 顺行性遗忘症 C 前活动性干扰 D 后活动性干扰 E 瞬时遗忘2590顺行性遗忘症 B 逆行性遗忘症 C 瞬时性遗忘症 D 短时性遗忘症 E 长时性遗忘症26B 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C 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D 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具体思维和整体思维27、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 分类比较B 抽象和概括C 具体化和系统化分析和综合 E 演绎和归纳28A 提出问题 C 提出假设 D 进行实践 E 检验假设29A 发现问题B 提出问题 D 实践检验 E 通过智力活动来检验30B 直接性和形象性C 随意性和首创性D 间接性和具体性E 独立性和新颖性31A 定势 B、功能固着 C 动机 D 想象32、对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描述正确的是D 情绪要靠性感来表达E 情感总是体现着复杂的情绪33B 激情C 应激D 表情E 主观体验34A 有明确的目的性B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C 意志行动以随意运动为基础E 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得以实现的条件35B 个性心理特征C 自我意识D 自制力 E、意志品质36A 观察力B 记忆力C 想象力D 注意力37______38B、环境因素C、教育作用D、物质营养的影响E、个人的主观努力39A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E 混合质40、人们表现性格特征是指A 性格的态度特征B 性格的意志特征C 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 E 性格的品质特征41B、外向型、内向型C、独立型、顺从型D、A型行为类型,B型行为类型,C型行为类型42B 刺激C 兴趣D 信念E 世界观43A 兴趣B 理想C 信念D 动机世界观44A、需要 C、兴趣 D、信念 E、世界观45A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外向型、内向型 C 独立型、顺从型 D A型行为类型、B型行为类型、C型行为类型E、态度型、意志型、情感型46、按对某些心身疾病的易患性,性格可分为A 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B 外向型、内向型C 独立型、顺从型型行为类型、B型行为类型、C型行为类型E、态度型、意志型、情感型47A、能力 C、智力 D、气质 E、需要48A、分析与综合B、分类与比较C、抽象与概括D、具体化和系统化49、心境是下列哪一特别的情绪状态A、短时间、猛烈暴发的B、出乎意料紧急情况下所引起的C、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 E、在评价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的道德观而产生的50A、能力 C、性格 D、动机 E、人格51、AA、时间紧迫感强B、争强好胜C、脾气急躁D、对人有敌意52、心理的实质是A、心脏的功能B、思维的结果 D、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E、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反映53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54A、先慢后快 C、先后均快 D、先后均慢 E、均速55A、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C、情感受情绪的制约 D、情绪与情感互不影响 E、以上都是56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 E、抑制型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A和CE、双重趋避冲突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 E、恒常性59A、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 B C、认为人是多层次的和完整的连续体 D、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疾病谱转变的必然产物60、采用问卷法进行测量的不包括A、埃森克人格问卷B、A型行为量表 D、焦虑自评量表 E、抑郁自评量表61A、认识反应、情绪反应 D、行为反应 E、自我防御反应62A、信度B、效度C、常模D、标准化63A、信度 C、常模 D、标准化 E、以上都是64A、意识B、前意识 D、催眠状态 E、梦境65、A、躯体性应激原B、文化性应激原 D、社会性应激 E、沟通性应激原B、否认怀疑—休克恐惧—愤怒沮丧—接受适应C、休克恐惧—否认怀疑—接D、否认怀疑—休克恐惧—接受适应—愤怒沮丧E、以上都不对67、下列哪项是测量人格的A、SASB、SDSC、SCL—、WAIS68、不属于行为疗法的是:A、厌恶疗法B、冲击疗法C、系统脱敏疗法 E、以上都不是69B、绝望C、变态D、崩溃E、失落B、忧郁C、焦虑D、痛苦E、以上都不是、A、补偿作用B、抵消作用C、幻想作用 E、外射作用72A、思维B、感觉 D、意志 E、需要73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社会医学模式74、健康是指:B、精神心理活动最佳状态C、生理功能最佳状态D、社会适应良好状态A、社会医学向心理医学的转变B、生物医学向社会医学的转变C、社会医学向行为医学的转变转变 E、生物医学向自然哲学医学的转变76、心理过程包括:A、能力、气质和性格B、认识、个性和意志C、需要、兴趣和意志 E、动机、信念和情绪7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需要、动机和兴趣B、气质、性格和需要 D、动机、需要和世界观 E、气质、性格和动机B、行慢后快C、顺序均速递增D、顺序均速递减E、均速减少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E、恒常性A、快乐时的情绪状态 C、积极的情绪状态 D、持续长久的情绪状态E81A、快乐B、悲哀C、愤怒 E、恐惧B、逆行性遗忘症C、永久性遗忘D、暂时性遗忘症E、不完全遗忘症A、顺行性遗忘症 C、永久性遗忘 D、暂时性遗忘症 E、不完全遗忘症84A、D型行为类型型行为类型 C、B型行为类型 D、E型行为类型 E、C型行为类型85A、摄入作用 C、补偿作用 D、投射作用 E、转移作用86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 E、自制力B、果断性C、自制力D、坚韧性E、亲和性A、优柔寡断B、盲从 D、执迷不悟 E、动摇89A、需要和动机B、世界观C、兴趣D、理想和信念90A、记忆力 C、注意力 D、创造力 E、辨别力91A、能力 C、智力 D、气质 E、理想92A、体液系统B、血型系统 D、激素系统 E、以上都不是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E、黄胆汁A、多血质B、粘液质 D、黑胆汁 E、胆汁质95、A型行为特征不包括:A、时间紧迫感B、争强好胜C、易激动 E、过分的抱负96A、A型B、B型型 D、D型 E、E型97、有关挫折的错误叙述是:A、挫折与动机相关B、挫折与个体的抱负水平有关C、挫折与个体的认识水平有关E、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98、心理防御机制A、只有积极作用B、只有消极作用 D、既无积极作用又无消极作用 E、均为幼稚的防御机制99A、遗传因素 C、教育作用 D、物质营养的影响 E、个人的主观努力B、药物治疗C、心理治疗D、免疫治疗E、联合治疗LCU累计超过A、30%B、50%C、、100%102A、效度B、信度C、标准化D、常模103A、信度高B、效度高 D、效度低 E、标准化104B、是一种专治精神病的方法C、是一种专治神经病的方法E、以上都不是B、耐心倾听,鼓励渲泄,主动疏导C、应对审慎,解释适当D、积极支持建立信心,严守秘密A、真诚、热忱、乐于助人B、对人宽容,善于倾听C、乐观自信意志坚韧D、能严格控制个人利益和欲望E、以上都是107、病人常见情绪变化包括:A、焦虑B、恐惧C、愤怒D、抑郁108A、指导-合作型-被动型 C、主动-合作型 D、共同参与型 E、指导-被动型109A、面部表情B、目光接触C、辅助语言D、交往距离110、影响医患关系的心理因素包括:A、医生的性格B、移情C、反移情D、心理应激111、有关心理护理不正确的是:A、心理护理的主体是护士 B C、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D、心理护理的具体目标是心理问题112、心理护理的原则不包括:A、服务性原则B、交往性原则C、启迪性原则 E、应变性原则113、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包括:A、智力正常人格完善B、情绪乐观C、人际关系和谐D、环境适应良好114、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A、吸烟、酗酒B、体育活动不够C、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管束或溺爱D、人口迁移115、药物性心理干扰效应包括:A、记忆力减退B、情绪低落C、意识障碍D、精神运动性失调116A.理解性 C.流动性 D.恒常性 E、适应性117、A.遗传因素B.孕妇情绪因素 D.胎教因素 E、物质营养118A.采集病史 C.心理检查 D.实验室检查 E、体格检查119. ( )A.角色行为缺如B.角色行为冲突C.角色行为强化D.角色行为异常120、A.情景 B.情感 D.情操 E、表情121A.自觉性C.果断性 D.坚韧性 E、主动性122A.外向型、内向型C.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D.独立型、顺从型 E、A型行为类型、B型行为类型、C型行为类型B.后活动性干扰C.迁移作用 D.定势 E、功能固着A. 后象 B.印象 C.意象 E、识记125A.急性病人 B.绝症病人 D.重症病人 E、婴幼儿126A.放松疗法 B.厌恶疗法C.系统脱敏疗法 E、生物反馈127、在心理活动中,兴趣是属于A. 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 E、自我意识是一种B.气质测验C.智力测验 D.神经心理学测验 E、心身状态评定[ ]A. 问卷测验 B.操作测验 C.智力测验 E、心身状态评定130A.人格健全C.情绪稳定 D.适应良好 E、智力正常132A.生理学与心理学C.伦理学与心理学D.生命科学与心理学E.医学与临床心理学133A.最早被提出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年由美国医生提出C.由德国人冯特首先提出D.最早提出于十八世纪E.以上均不对B.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C.是产生情绪、情感的中介D.是人们行为的E.以上均正确A C.自我意识的萌发首先是通过认识他人D.认得自我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B.再现C.认知D.反射E.联识A.意志的自觉性过强B.意志的自觉性差D.意志的果断性好E.以上都不对B.心理动力学说C.现象学派理论D.社会学派理论E.人本主义人格自我论A.哮喘C.冠心病D.湿疹E.偏头痛B.家庭稳定是情绪乐观,事业有成的基石C.充足的睡眠仍很重要E.以上都正确143、下列关于心身疾病的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B.具有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或者有已知的病理生理变化为基础D.不是神经症或精神病E.心身疾病发病的原因144、A型性格的人易患下列哪种病A.消化性溃疡B.癔病C.偏头痛E.肿瘤145、不属于心理品质的为A.记忆B.智力C.性格E.情绪146A.超常B.优秀D.低于平常E.智力低下147A.测验工具需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C.需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D.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B.涉及的问题多是意识问题C.心理咨询医生要提出劝告与警告D.以上均不正确E.以上均正确A.宣泄B.领悟D.教导E.增强自信心153A.意志的果断性差B.意志的自制性差C.意志的坚韧性差D.意志的目的性差154、最高层次的需要A.尊重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C.归属的需要E.安全的需要155A.尊重的需要C.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E.安全的需要156A.受到社会尊重C.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D.享受医疗服务E.以上都不对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挫折E.以上都不对,此时,他所产生的内心冲突是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挫折E.双重趋避冲突通过教育、训练、和咨询等预防措施,B. 心理生理学C.变态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E.心身医学B.人的认识活动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情感D.人在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彼此悦纳时所产生的情感E、是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个人体验B.大多数偏离正常 C.大多数有神经症 D.大多数有精神疾病 E、大多数有抑郁情绪B.情绪较为稳定,不易随环境而变化D.情绪较为内含、深沉 E、情绪要靠情感来表达163A.快乐原则 B.至善原则 D.发展原则 E、诚信原则B.双重趋避式冲突 C.双趋式冲突 D.双避式冲突 E、以上都不是A.劳动条件 B.工作负荷 D.个体在组织中的地位 E、个人职业经历的发展166、老年人的性格变化不包括:A.自我为中心 B.内向性 C.依赖思想 D.爱管闲事167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D.直觉思维 E、求异思维169A.先天遗传 B.食盐摄入较高 D.肥胖 E、抽烟喝酒B.肥胖症 C.消化性溃疡 D.神经性皮炎 E、偏头痛B.知觉 C.气质 D.想象 E、感觉A B.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为中心 C.医患难夫妻双方是需要互补的积极互动关系 D.医患之间是朋友式的互助关系173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A.华生 C.马斯洛 D.冯特 E、弗洛伊德1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