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竹脚手架搭设工程施工方案

毛竹脚手架搭设工程施工方案

专业文档脚手架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宿松县河塌康居工程1#、2#楼工程由宿松县河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该工程为三层框架结构,1#楼建筑面积3726.23 m2; 2#楼建筑面积3637.31 卅,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本工程外脚手架采用落地式双排毛竹脚手架。

一、搭设准备1、材料准备及要求:不准使用青嫩、枯脆、白麻和虫蛀的竹竿;小横杆、顶撑的裂缝达二节的,长杆的裂缝边四节的,不准使用。

竹脚手架各类杆件有效部分的直径不得小于:小横管7.5cm,立杆、大横杆、剪刀撑、顶撑、抛撑、搁栅6cm,扶手栏杆5cm。

铅丝的规格不得细于18号,并双股并联绑扎。

2、施工准备:落地脚手架搭设施工前,应沿外墙2米以内的场地进行平整,清除障碍物,保证落地脚手架的安全搭设。

在硬地坪上直接按脚手架搭设位置搭设,在软土层上搭设脚手前,应先平整夯实基层,立脚底部铺设双层夹板。

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3、地基要求:脚手架的地基必须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脚手架一经搭设,其地基即不准随意开挖。

脚手架的立杆和剪刀撑的底脚应挖潭埋至,埋深不小于30cm,如立杆须直接搁在地坪上,应增设一道底脚横杆即扫地杆。

二、材料要求1.1竹杆1.1. 1搭设的主要受力杆件选用生长期三〜四年以上的毛竹或楠竹,竹杆应挺直、质地坚韧、严禁使用弯曲不直、青嫩、枯脆、腐烂、虫蛀及裂纹连通二节以上的竹杆。

1.1.2竹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应符合以下规定:1 横向水平杆不得小于90mm ;2立杆、顶撑、斜杆不得小于75mm ;3 搁栅、栏杆不得小于60mm。

1.1.3横向水平杆有效部分的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0mm , 60〜90mm之间的,可双杆合并或单根加密使用。

1.2绑扎材料1.2.1铁丝应采用10号镀锌铁丝,严禁有锈蚀或机械损伤。

单根8号铁丝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900N/mm 2,单根10号铁丝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1000N/mm 2,单根12号铁丝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ll00N/mm 2。

1.2.2所有绑扎材料不得重复使用。

不得使用尼龙绳或塑料绳绑扎。

1.3脚手板1.3.1脚手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平整度。

1.3.2脚手板可采用竹材制成,不得采用钢脚手板。

单块脚手板重量不得超过250N,脚手板必须平直。

三、构造要求1、竹脚手架应坚固、稳定,在使用时,变形及倾斜程度应符合规范表的要求。

2、竹脚手架搭设前应根据竹杆粗细、长短、材质、外形等情况进行合理挑选和分类,量材使用。

3、竹脚手架搭设可采用以下两种形式:1横向水平杆位于纵向水平杆之下,竹笆脚手板铺在纵向水平杆上,作业层 荷载由横 递给立杆3.3-1);图331 铺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的构造1 —立杆;2 —纵向水平杆;3 —横向水平杆4 —竹笆脚手板;5 —其它脚手板;6—搁栅2横向水平杆位于纵向水平杆之上,竹串片脚手板铺在横向水平杆上,作业 层荷载由纵向水平杆传递给立杆(图 3.3-2)。

向水平杆传( 图S 4005 i — 411 —纵向水平杆;2 —立杆;3 —横向水平杆;4 —竹串片脚手板4、竹脚手架首层步距不得超过1.8m,最上层的作业层处必须按规定设置连墙点。

5、竹脚手架沿建筑物四周应形成自圭寸闭结构或与建筑物共同形成圭寸闭结构,搭设时应同步升高6、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1立杆与横向水平杆相交处应采用对角双斜扣绑扎,立杆与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斜杆等相交处可采用单斜扣绑扎,斜扣绑扎法应符合(图 3.6-1 )的要求;图4.1.6-1 斜扣绑扎法图)3垂直相交(斜扣绑扎法(b1)斜交一;(b1)斜交二;1-竹杆;2-竹蔑—二(a1)第一步图3.3-2(a2) 第一步第二步(b1) 第一步第二步(b2) 第一步I第二步(al )垂直相交(平插);(a2 )垂直相交(斜插);(bl )斜交一;(b2 )斜交二;1 —竹杆;2—竹蔑2杆件接长处可采用平扣绑扎法(图 3.6 —2);1 —竹蔑;2 —竹杆3三根杆件相交的主节点处,凡相接触的两杆间均应分别进行两杆件绑扎, 不得三根杆件共同绑扎一道绑扣;4竹蔑绑扎时,每道绑扣应用双竹蔑缠绕4〜6圈,并每缠绕2圈应收紧一次,两端头拧成辫结构掖在杆件相交处的缝隙内,并拉紧,拉结时应避开蔑节,不得使用多根单圈竹蔑绑扎;5不得使用双根竹蔑接长绑扎。

6 绑扎不得出现松脱现象7、脚手架的立杆、斜杆底端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较坚硬的土层,应将杆件底端埋入土中,立杆埋深不得小于500mm,斜杆埋深不得小于300mm,坑口直径应大于杆件直径100mm,坑底应夯实并垫以垫木,埋杆时应采用垫木卡紧,回填土应分层压实并做成土墩。

并应有排水措图4.1.6-2 平扣绑扎法1-图3.6-2施;2 松软的土层应进行处理。

在处理后的基础上放置垫木,垫木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

并加绑一道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距地表面应为200mm,其下绑扎横向扫地杆;3岩石土层或混凝土地面,应在杆件底端加绑一道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距地表面应为200mm,其下绑扎横向扫地杆。

3.8底层底步顶撑底端的地面应夯实并设置垫木,垫木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

垫木不得叠放。

其它各层顶撑底端不得设置垫块。

四、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6.1搭设顺序:立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底部纵横水平杆-纵向搁栅-铺设竹笆-外侧栏-剪刀撑、横向斜撑-挡脚板-密目立网 6.2.脚手架搭设施工要求6.2.2双排外脚手架由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连墙件、剪刀撑、斜杆(斜撑、抛撑)、顶撑等杆件组成,脚手架搭设两种结构形式的构造见图 6.2.2-1、622-2,构造参数应符合表 6.2.2-1、6.2.2-2的规定。

图622-1 双排外脚手架构造(横向水平杆在下)1 —立杆;2 —横向水平杆;3 —纵向水平杆4—斜杆;5—搁栅;6 —竹笆脚手板;7—连墙件5 〜10 40图622-2 双排外脚手架构造(纵向水平杆在下)1 —立杆;2 —横向水平杆;3 —纵向水平杆4 —斜杆;5 —竹串片脚手板;6 —连墙件6.2.3立杆应小头朝上,上下垂直,搭设到建筑顶端时,里排立杆应低于女儿墙上皮或檐口0.4〜0.5m ;外排立杆应高出女儿墙上皮1m,檐口 1.0〜1.2m (平屋顶)或1.5m (坡屋顶),最上一根立杆应小头朝下,将多余部分往下错动,使立杆顶平齐。

立杆只允许搭接,不允许对接。

立杆接头的搭接长度从有效直径起不得小于1.5m,绑扎不得少于5道,两端绑扎点离杆件端部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中间绑扎点应均匀设置,相邻立杆的搭接接头应上下错开一个步距,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接长后的立杆应位于同一平面内,立杆接头应紧靠横向水平杆,并沿立杆纵向左右错开。

如果竹杆有微小弯曲,应使弯曲面朝向脚手架的纵向,但不得同向,且应间隔反向设置。

6.2.4纵向水平杆应搭设在立杆里侧,沿纵向平放。

纵向水平杆应按平扣绑扎法进行接长,搭接处应头搭头,梢搭梢。

搭接长度从有效直径起算不得小于 1.2m,绑扎不得少于4道,两端绑扎点与杆件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中间绑扎点应均匀设置。

搭接接头应设置于立杆处,并伸出立杆200〜300mm。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两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应上下里外错开一倍的立杆纵距。

同一步架的纵向水平杆大头朝向应一致,上下相邻两步架的纵向水平杆大头朝向应相反,但同一步架的纵向水平杆在架体端部时大头应朝外(图6.2.4 )。

图624 立杆和纵向水平杆接头布置1 —立杆接头;2 —立杆;3—纵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接头6.2.5横向水平杆应垂直于墙面,可绑扎在立杆或纵向水平杆上。

采用竹笆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应置于纵向水平杆之下,绑扎在立杆上;采用竹串片脚手板时,横向水平杆应置于纵向水平杆之上,绑扎在纵向水平杆上,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其最大间距应不大于立杆纵距的1/2。

横向水平杆每端伸出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且应有一个以上的完整竹节。

里端距墙面宜为100〜150mm,两端应与纵向水平杆绑扎牢固。

沿竖向靠立杆的上下两相邻横向水平杆应分别搁置在立杆的不同侧面。

6.2.6顶撑应并立于立杆侧设置,并顶紧水平杆。

顶撑应与上方的水平杆直径匹配。

顶撑应与立杆绑扎不得少于3道,两端绑扎点与杆件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中间绑扎点应均匀设置。

顶撑应使用整根竹杆,不得接长,上下顶撑应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

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顶撑应顶在横向水平杆的下方;使用竹串片脚手板时,顶撑应顶在纵向水平杆的下方(图 6.2.6 )。

图6.2.6 顶撑的布置1 —栏杆;2 —脚手板;3 —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 —顶撑;6 —立杆;7 —斜杆;8 —垫块6.2.7双排外脚手架搭设到三步架高以上时,应随搭随设连墙件、剪刀撑、 斜杆等杆件,且不得随意拆除。

6.2.8 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宜大于2步,横向间距不宜大于3跨。

连墙件的 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紧靠内立杆与水平杆相交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大于 150mm ;2应从第一步架高处开始设置;3宜优先采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4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应设置连墙件, 连墙件应沿竖向每步设置一 个;5转角两侧立杆和顶层的操作层处应设置连墙件(图 6.2.8)。

724连墙件的材料及构造做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墙件的拉杆可采用8号一般用途低碳钢丝或©6钢筋 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采用下斜连接,不应上斜连接; 若无可靠连接,用©8螺栓在建筑物混凝土部件上设置拉结点。

2连墙件的拉杆必须配合顶杆使用,严禁使用仅有拉杆的柔性连墙件; 3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4连墙件连接部位宜设置在混凝土圈梁、柱、楼板等具有较好抗水平力的结 构部位,顶杆亦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楼板等结构部位。

6.2.9 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剪刀撑应在脚手架外侧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与地面倾角应为45。

〜60 ° 剪刀撑的型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间断式剪刀撑或连续式剪刀撑;2间断式剪刀撑除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设置外, 架体的转角处或开口 处也应加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不小于 4La 。

每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 大于10m ;3剪刀撑应与其它杆件同步搭设。

剪刀撑应紧靠脚手架外侧立杆,并和与之 相交的立杆全部绑扎;|Z Z z/ / // ZZ Z//XI -I-, i-l 1拉杆宜呈水平设 图628 连墙件布置4搭接长度从有效直径起算不得小于1.5m,绑扎不得少于三道,两端绑扎点与杆件端部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中间绑扎点应均匀设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