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①我们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1)你还能列举生活中有哪些“耻”的行为吗? (2)怎样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4、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1、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2、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3、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 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3、好的榜样的作用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 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 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 自我完善的力量。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 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探究与分享: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身养性,后指只顾自己,不 顾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 还要有兼济天下的胸怀,肩负起服务社会、惠及天下 的责任。
(2)“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志向远大、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意志坚强、自强 不息、崇德向善、大公无私。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1、“止于至善”的内涵:
1.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 我们的“至善”追求;
2.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3.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学习活动三:【探究分享】“止于至善”的内涵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1.理解“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的含义 2.掌握落实和践行“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 求和途径 3.理解羞恶之心、榜样的作用
重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难点:培养学生“至善”的追求
自主学习
• 1.青春并不意味肆意放纵,总有一些
不
能违反,一些
不能逾越。
• 2.我们要知 为。
,懂
不会去做。(2)我们要知廉耻 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你会像图中的年轻人那样做吗?为什么? (2)从下面的插图中感悟到什么? 1、“行己有耻”的内涵是什么?
1、行己有耻的含义
,
;
知
廉
耻
孔子说:“行己有耻”。
懂
荣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 辱
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有 所
为
,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完美的境界” 指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有人说人生不可能完美,我们该不该追求?为什么? 《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 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至善”的境界。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小结:“止于至善”的内涵之一 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 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 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道行德己底有线耻—”—,“触树碰立道底德线底意线识的,事触情碰不道做德”底线 的事情不做,触碰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有所为,有所不
• 3.“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 断提高
之心,不
•
的能力。在行动之前,
;在行
动之,
;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
响。
学习活动一:【探究分享】认识“行己有耻” 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 一个人行事,凡 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 道什么事不能做。(1)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我
有
所
不
意思: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 为
不能做
脖子歪了失人格
高考作弊被判刑
粮食浪费让人痛
吸食毒品 伤生命
闯红灯
丢性命
去网吧
荒学业
欺同学 受处分
乱刻划, 惹批评
2、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
①“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 为选择的理由。
②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 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材料分析
阅读31页探究与分享并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探究与分享: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
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 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 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 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 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
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 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 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 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不要”的力量。 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 禅。 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 呼。 3.加强自我监控。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如:日常 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学习活动二:一)【探究分享】“行己有耻”的要求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请你来判断下列行为是不是“耻”的行为:
②“止于至善” 是 一种向往美好、永 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
越王为什么“置胆于坐,饮食尝之”?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部编版青春有格_优秀课件1
2.怎样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①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②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 的力量;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 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修身为本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 “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 对青春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