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设计详细题目

软件设计详细题目

软件设计题目汇总题目1某冶金工业过程焙烧炉的数学模型为:()1sp p K e s T s G τ-+=比例系数K p =126—160,惯性时间常数T p =250-320s ,炉口温度变化的时滞时间为10~20s τ=,输出炉口温度要求尽可能稳定在855°C 。

数字仿真时取采样周期T s =10s ,K p =148,T p =286,10s τ=,即仿真模型为:10148()1286se G s s-=+ 控制要求:1. 采用位置式PID 实现炉温控制2. 采用继电法整定PID 参数3. 整定效果验证:当被控过程参数时变时,如工作时间为100s 时,过程参数K p 由148→160,T p 由286→320;工作时间为200s 时,过程参数K p 由148→130,T p 由286→250时,考察当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时,PID 参数是否选取合适,讨论PID 其响应速度及鲁棒性问题。

题目2以中等纯度的精馏塔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不等分子溢流的影响和非理想的汽液平衡,可以得到塔顶产品轻组分含量Y 与回流量L 之间的传递函数为:() 3.4(0.91)()(28.31)(17.51)Y s s L s s s +=++ 将此系统在计算机上仿真,输入信号u (k ) 是幅值为1 的PRBS 信号,输出测量噪声e (k ) 是(0,1)的正态分布序列,它的方差是可以调整的。

这个系统的输出釆样值y (k ) 与u (k ) 作为已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个系统的参数。

完成内容:1. 采样周期T =1,编程产生输入信号,送入系统,获得相应的输出数据,保存在.txt 文件中2. 数据长度取200,在不同的噪声水平下(噪声方差σ=0.0,0.5,1.0),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方法完成对上述系统的参数估计,并与真实值比较。

3. 画出实际系统和辨识系统在相同输入(如单位阶跃)作用下的输出曲线、输出误差曲线。

某冶金工业过程焙烧炉的数学模型为:()1sp p K e s T s G τ-+=比例系数K p =126—160,惯性时间常数T p =250-320s ,炉口温度变化的时滞时间为10~20s τ=,输出炉口温度要求尽可能稳定在855°C 。

数字仿真时取采样周期T s =5s ,K p =169,T p =290,10s τ=,即仿真模型为:10169()1290se G s s-=+ 控制要求:1. 采用抗积分饱和 PID 控制算法实现炉温控制2. 采用ISTE 法整定PID 参数3. 整定效果验证:当被控过程参数时变时,如时滞时间τ由10→30时, 讨论PID 控制的响应速度及鲁棒性问题,考察当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时,上述PID 参数是否选取合适。

题目4以中等纯度的精馏塔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不等分子溢流的影响和非理想的汽液平衡,可以得到塔顶产品轻组分含量Y 与回流量L 之间的传递函数为:2() 2.61(1.61)()(30.31)(7.51)sY s s e L s s s -+=++ 控制要求:1. 采样周期取为1s ,利用不完全微分 PID 控制算法将塔顶轻组分含量控制在0.982. 采用继电法整定PID 参数3. 整定效果验证:当被控过程参数时变时,如两时间常数分别由30.3→45和7.5→20时, 讨论PID 控制的响应速度及鲁棒性问题,考察当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时,上述PID 参数是否选取合适。

以中等纯度的精馏塔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不等分子溢流的影响和非理想的汽液平衡,可以得到塔顶产品轻组分含量Y 与回流量L 之间的传递函数为:12() 3.4(0.91)()(28.31)(17.51)sY s s e L s s s -+=++ 控制要求:1. 采用Smith 纯滞后补偿 PID 控制算法将塔顶轻组分含量控制在0.992. 采用继电法整定PID 参数3. 整定效果验证:当被控过程参数时变时,如滞后时间由12→24,开环增益由3.4→6时, 讨论PID 控制的响应速度及鲁棒性问题,考察当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时,上述PID 参数是否选取合适。

题目6以中等纯度的精馏塔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不等分子溢流的影响和非理想的汽液平衡,可以得到塔顶产品轻组分含量Y 与回流量L 之间的传递函数为:2()4(2.61)()(34.31)(6.51)sY s s e L s s s -+=++ 控制要求:1. 采样周期为1s ,利用微分先行 PID 控制算法将塔顶轻组分含量控制在0.982. 采用Z_N 法整定PID 参数3. 整定效果验证:当被控过程参数时变时,如滞后时间由2→5时, 讨论PID 控制的响应速度及鲁棒性问题,考察当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时,上述PID 参数是否选取合适。

题目722()21KG s s s ζωω=++该液压压下控制系统真实参数为:增益K =11,阻尼比ζ=0.3,固有频率ω=200rad/s 。

将此系统在计算机上仿真,输入信号u (k ) 是幅值为1 的PRBS 信号,输出测量噪声e (k ) 是(0,1)的正态分布序列,它的方差是可以调整的。

这个系统的输出釆样值y (k ) 与u (k ) 作为已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个系统的参数。

完成内容:1. 采样周期T =1,编程产生输入信号,送入系统,获得相应的输出数据,并保存2. 数据长度取300,在不同的噪声水平下(噪声方差σ=0.0,0.5,1.0,5.0),采用基本最小二乘方法完成对上述系统的参数估计,并与真实值比较。

3. 画出实际系统和辨识系统在相同输入(如单位阶跃)作用下的输出曲线、输出误差曲线。

题目8以中等纯度的精馏塔为研究对象,考虑到不等分子溢流的影响和非理想的汽液平衡,可以得到塔顶产品轻组分含量Y 与回流量L 之间的传递函数为:8() 3.4(0.91)()(28.31)(17.51)sY s s e L s s s -+=++ 将此系统在计算机上仿真,输入信号u (k ) 是幅值为1 的PRBS 信号,噪声e (k ) 是(0,1)的正态分布序列,它的方差是可以调整的。

这个系统的输出釆样值y (k ) 与u (k ) 作为已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个系统的参数。

完成内容:1. 采样周期T =4,编程产生PRBS 输入信号,送入系统,获得相应的输出数据,并保存2. 数据长度取200,在不同的噪声水平下(噪声方差σ=0.0,0.5,1.0,5.0),采用基本最小二乘方法完成对上述系统的参数估计,并与真实值比较。

3. 画出实际系统和辨识系统在相同输入(如单位阶跃)作用下的输出曲线、输出误差曲线。

题目922()(21)K G s s s s ζωω=++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可知,该液压压下控制系统中增益K =11,阻尼比ζ=0.2,固有频率ω=350rad/s 。

该系统常采用PID 控制,其中PID 参数的选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控制目标是实现对压力的连续可调,超调小,并保证无静态误差。

控制要求:1. 采用带死区的 PID 控制算法实现炉温控制2. 采用继电法整定PID 参数3. 整定效果验证:当工作时间到达200s 时,输出端出现宽度为50s ,幅值为0.4的干扰时,讨论PID 控制的抗扰动性,说明上述PID 参数是否选取合适。

题目10连铸机拉矫辊的液压压下装置是一个电液伺服系统,是实现复杂自动控制动作的关键,在冶金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机理分析可知,该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实际是一个非线性控制系统,经过线性化处理后,其传递函数形式为:22()(21)KG s s s s ζωω=++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可知,该液压压下控制系统中增益K =8,阻尼比ζ=0.3,固有频率ω=200rad/s 。

该系统常采用PID 控制,其中PID 参数的选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控制目标是实现对压力的连续可调,超调小,并保证无静态误差。

控制要求:1. 采用增量式 PID 控制算法实现炉温控制2. 采用继电法整定PID 参数3. 整定效果验证:当工作时间到达200s 时,输出端出现宽度为50s ,幅值为0.4的干扰时,讨论PID 控制的抗扰动性,说明上述PID 参数是否选取合适。

某冶金工业过程焙烧炉的数学模型为:()1sp p K e s T s G τ-+=比例系数K p =126—160,惯性时间常数T p =250-320s ,炉口温度变化的时滞时间为10~20s τ=,输出炉口温度要求尽可能稳定在855°C 。

数字仿真时取采样周期T s =10s ,K p =130,T p =266,10s τ=,即仿真模型为:10130()1266se G s s-=+ 控制要求:1. 采用梯形积分PID 实现炉温控制2. 采用Z -N 法整定PID 参数3. 整定效果验证:当被控过程参数时变时,如工作时间为150s 时,过程参数K p 由130→156,T p 由266→280,考察当系统参数发生改变时,PID 参数是否选取合适,讨论PID 其响应速度及鲁棒性问题。

题目12某冶金工业过程焙烧炉的数学模型为:20130()1266se G s s-=+ 将此系统在计算机上仿真,输入信号u (k ) 是幅值为0.5 的PRBS 信号,噪声e (k ) 是(0,1)的正态分布序列,它的方差是可以调整的。

这个系统的输出釆样值y (k ) 与u (k ) 作为已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个系统的参数。

完成内容:1. 采样周期T =10,编程产生PRBS 输入信号,送入系统,获得相应的输出数据,并保存2. 数据长度取200,在不同的噪声水平下(噪声方差σ=0.0,0.5,1.0,5.0),采用基本最小二乘方法完成对上述系统的参数估计,并与真实值比较。

3. 画出实际系统和辨识系统在相同输入(如单位阶跃)作用下的输出曲线、输出误差曲线。

釆用一个二阶系统的模型代替真实系统,其差分方程表达式为:--+-=-+-+z k z k z k u k u k e k() 1.5(1)0.7(2) 1.0(1)0.5(2)()将此系统在计算机上仿真,输入信号u(k)是幅值为1 的PRBS 信号,噪声e(k)是(0,1)的正态分布序列,它的方差是可以调整的。

这个系统的输出釆样值z (k) 与u (k) 作为已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个系统的参数。

完成内容:1.编程产生PRBS输入信号,送入系统,获得相应的输出数据,并保存2.数据长度取100,在不同的噪声水平下(噪声方差σ=0.0,0.5,1.0,5.0),采用基本最小二乘方法完成对上述系统的参数估计,并与真实值比较。

3.画出实际系统和辨识系统在相同输入(如单位阶跃)作用下的输出曲线、输出误差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