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力与执行力概述:企业中层管理者在管理中起着纽带、桥梁作用,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因此,中层管理者必须具备应有的素质,即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较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时刻保持工作激情、谦虚和忠诚,善于总结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好一个领导干部通常要具有两种能力:领导力、执行力;■领导力:□领导力是一把手需要具备的能力,知道往哪儿走。
□领导力就是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
□领导力可以被形容为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而这些行为将会激励人们跟随领导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服从。
□领导力是一种有关前瞻与规划、沟通与协调、真诚与均衡的艺术。
□领导者领导的是人,换个角度讲,实际领导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最终成为一种行为。
领导力三要素:战略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导能力与领导能力、■执行力:□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
□执行力:对个人而言:就是办事能力,对团队而言:就是战斗力,对企业而言:就是经营能力;■衡量执行力的标准:□对个人而言: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企业而言:就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执行力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战术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企业各个单位执行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目标的实现。
□执行力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软肋”:□管理中有许多的理论,告诉中层管理者如何制定策略,如何组织变迁,如何选才、育材、留才,如何做成本预算等,可是该如何执行这些想法,却往往在过程中被忽视,作为中层管理者重塑执行的观念有助于制定更健全的策略。
□执行力是否到位既反应了企业的整体素质,也反应了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制定策略和下达命令,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执行力。
□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行为,□因此管理者很主要的角色就是营造企业执行力文化,管理者如何培养部下的执行力,是企业整体执行力的关键。
□中层干部提高领导力和执行力四要素:1.做好角色定位感和角色移情;2.提高自身素质;3.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4.重人品讲操守,良好的人品和高尚的操守,是立身做人之本;主要内容:第一部分领导干部要提高“四大执行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建设的大课题。
□胡锦涛总书记纪念建党90周年讲话:总结建党90年来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
□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一)提高把握方向、布局谋篇的能力■1.在发展大局中高举旗帜u□要把“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写在工作旗帜上,唱响时代主旋律。
□曾庆红: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旗帜就是党的共同信念、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集中表达。
■2.在谋划方略中明确定位□要集中打造核心业务群,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项目运作中聚焦重点,要把各项任务化为实实在在的项目,突破难点、打造亮点。
(二)提高制定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1.精心制度设计□制度设计是一种引领,具有前瞻性、协同性、秩序性的特点。
精心制度设计就是要做到确保方向、明确职责、规范流程。
2.精心活动载体设计□载体设计是一种运作,具有内容主体化、对象分众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精心载体设计就是要优化项目设计、优化过程设计、优化接点设计。
u3.精心效果评估设计□效果评估是一种价值判断,具有用数据说话、用案例说话、用感受说话的特点。
□精心效果评估设计就是要科学客观的评价实现率、知晓率和满意率。
(三)提高整合力量、放大功能的能力1.凝聚内部力量,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要打破部门藩篱,形成内部合力,始终把整体利益作为至高无上的利益。
要善于对自己从事的事业作宏观思考。
要永远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定位在“局部”,心中装着大局、装着整体。
二是处理好共事与共人的关系。
团队成员为共同事业走到一起来,共人是手段,共事是目的。
协调处理人际是非的标准要有基本的价值判断。
协调人际关系要锁定有利于事业发展这一价值取向。
三是处理好共优点与容缺点的关系。
人是优点和缺点的共生体,合作共事是共优点。
避开一个人的缺点用人,是领军人物的一种智慧。
避开缺点的同时要能容忍缺点,避缺点是用人艺术,容缺点是用人品格。
共优点、容缺点、避弱点是凝聚内部力量的大课题。
2.整合外部资源推动社会化运作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接球”与“发球”关系接发球是优化对工作与任务的处理方法。
接好球是责任,发好球是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一个企业不再是单单依靠自身能力做了多少事,而是组织社会力量做更多的事。
要精心研究“接好球、发好球、控好球”这一课题。
二是处理好“放手”与“脱手”的关系。
放手是当今社会干大事、干成事的重要方法。
放手才能放大力量,“开放”是更大范围内的放手。
放手要把握“度”,以不脱手为原则,放得开、收得住。
放手要强化责任意识,对放手的结果承担责任,绝不能随放手而转移责任。
三是处理好主动融入与单打独斗的关系。
融入能汲取力量、放大力量。
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是更高层次的才能。
团结、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要把内部小循环融入社会大循环,把个人价值转换为团队价值,把企业价值转换为社会价值、共同价值。
(四)提高营造环境、优化氛围的能力1.立足全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党委、政府部门能量大、组织能力大、影响力更大。
要以自身的努力和实践,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获得政府认同,把部门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全局思考范围与决策议题。
对党委政府部门的争取、协调能力,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能力。
2.虚事实做,营造全体员工的参与环境。
要打造惠及全体员工的活动内容与活动载体,吸引广大员工积极参与。
做到内容指人心,方法暖人心,效果聚人心。
3.以小见大,营造全社会的舆论环境。
要让工作的着力点与党委政府的关注点共振、与大众传媒的热点共振、与广大员工和老百姓的期盼共振,扩大影响力,形成记忆点。
第二部分领导干部要弘扬“六股气”(一)充满激情的锐气1.要迎难而上、敢为人先。
始终燃烧一团忠诚的烈火,保持一种昂扬的锐气。
2.激情与锐气不是生理,而是一种心理。
真正想干事,想干大事,干成大事,就一定要把激情留住。
(二)不屈不挠的勇气1.面对挫折,不因困难而退却,不因痛苦而放弃。
2.听得下嘲笑的话、挖苦的话、刺耳的话。
有勇气者能容言。
能容言是一种智慧。
干大事业要广开言路,没有能容言者的勇气不行。
3.苦事用力做、难事用心做、窝囊事用理智做。
有勇气者能容事。
能容事是一种本领。
不管事情多么复杂,都要用发展的方法来解决。
(三)厚积薄发的底气1.底气是谋大事、敢做事、做成事的条件。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
2.善于从猎取新知识、新信息中增强底气。
要能够精通本行业、本部门的业务技能,提高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
3.在书本中与智者对话,在交往中与智者对话,这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4.要注意把平时学习的点滴心得凝练成学习成果。
(四)破解难题的才气1.讲才要讲德。
无才有德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危险品”,德厚才丰是“合格品”。
要用智慧和情商去破解难题,靠真才实学聚一方人心,兴一方事业,保一方平安,建一方和谐。
2.能集聚别人的智慧和能量是才气的表现。
要让想干事的人放心、放手、放胆地干事业。
让所有干事业的人有名、有位、有惠。
3.有才气的人有一种健康的心态。
顺境中不事张扬,逆境中永不言败,屡败屡战,愈挫愈勇。
“事到盛时需警省、境当逆处要从容”,这是大智慧、大才气。
要慎权、慎欲、慎独。
要讲政治操守、道德底线。
(五)自强不息的志气1.要有开创性:要有做前任没有做过的、别人不敢做的、别人想做而没有做成的大事的那种志气。
2.要有坚韧性: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你东西南北风”的气概,矢志不渝。
3.要有自信心:当东西南北风刮来时,能站得住脚跟,认得准目标。
自信心同底气相伴,与科学性相连。
没有科学精神,开创性、坚韧性和自信心就失去灵魂。
(六)厚德载物的大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要有大视野、大肚量,大气魄、大胸怀、怀爱人之心,谋富人之策,办利人之事。
笑对酸甜苦辣涩,对事业不息不怠不停,不愁不悔不变。
2.要有人格魅力。
领导获得的是服从,领袖获得的是追随。
领袖风范,大气第一。
3.要破“小家子气”。
破那种“小聪明、小脑筋、小手段、小算盘”。
破那种“对大势作不出判断、对发展提不出见解、对改革想不出套路、对苦难拿不出招数”的状况。
4.要有说服和征服自己的能力和胸怀。
能把自己说服了,是人生的智慧;能把自己征服了,是人生的成熟。
很多事情困扰我们的是自己的心态和胸怀,而不是这个世界。
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5.要实现做人和做事的完美统一。
要有理想追求。
在追求过程中人会呈现出一种最好的状态。
要守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要有积极的职业操守。
要热爱从事的工作,要把个人的价值实现感融汇到对事业的挚爱中去。
要有健康的心态。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