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模具试卷答案

冲压模具试卷答案

瓯江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
1、冲裁厚板或精度要求不高的零件时,为了降低冲裁力,可采用加热冲裁的方法进行。

( ∨ )
2、压力机的闭合高度是指模具工作行程终了时,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 × )
3、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

( × )
4、冲压模使用刚性卸料的主要优点是卸料可靠,卸料力大。

( ∨ )
5、冲裁模的间隙应该小于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 × )
6、弯曲变形程度用相对弯曲半径来表示。

( ∨ )
7、所有塑料的收缩率都是相同的,设计时取一样的值。

( × )
8、抽芯设计时,斜导柱与开模方向的夹角一般要大于锁紧块与开模方向的夹角2°~3°。

( × )
9、注塑机锁模力不足时,容易发生制品飞边现象。

( ∨ ) 10、热流道注射模具每次开模时,需要从分型面取出塑件和浇注系统凝料。

( × )
二、选择题(10分)
1、冲裁件外形和内形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宜采用 _____ C ______ 。

A 、导板模 B 、级进模 C 、复合模
2、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 ____ B ____ 。

A 、防止回弹
B 、防止偏移
C 、防止弯裂
3、压入式模柄与上模座呈 ____ A ______ 的配合,并加销钉以防转。

A 、H7/m6 B 、M7/m6 C 、H7/h6
4、级进模一般适用于 _______ A _ _冲压件的生产。

A 、大批量、小型
B 、小批量、中型
C 、小批量、大型
D 、大批量、大型 5、塑件的表面粗糙度主要与 B 有关
A 、塑件的成型工艺
B 、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
C 、注塑机类型
D 、尺寸精度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6、聚苯乙烯常用于制造接线盒和电池盒,是利用其C性能。

A、机械强度较高
B、着色性能好
C、良好的绝缘性能
D、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7、以下不属于浇注系统的是ˍˍC。

A、主流道
B、分流道
C、型芯
D、冷料穴
8、斜导柱抽芯时,将滑块带离塑料件侧凹的是ˍAˍ。

A、斜导柱
B、滑块
C、锁紧块
D、其他
9、以下哪一个零件不属于成型零件C?
A、凹模
B、凸模
C、主流道衬套
D、型芯
10、采用模具标准件,不仅可以有效 B 模具质量,而且可以B模具生产成本并大大B模具生产周期。

A、提高、降低、延长
B、提高、降低、缩短
C、提高、提高、缩短
D、降低、降低、缩短
三、填空题(20分)
1、冷冲压工序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2、材料的厚度越大,塑性越低的硬脆性材料,则所需间隙Z 值就越大;而厚度越薄、塑性
越好的材料,所需间隙值就越小。

3、要使冷冲模正常而平稳地工作,必须使模具压力中心与模柄的轴心线重合或偏移不大。

4、冲孔时,应以凸模为基准配制凹模,凸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

5、条料在送进方向上的送进距离称为步距。

6、弯曲终了时,变形区内圆弧部分所对的圆心角称为弯曲中心角。

7、弯曲时,板料的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

8、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

9、注射成型一般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压缩模塑主要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

10、中小型模具可利用分型面或模具零件间的配合间隙自然地排气。

11、在注射成型中应控制合理的温度,即控制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

12、塑件的壁厚要求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冷却和固化速度不同引起附加内应力,从而
在塑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导致塑件翘曲、产生缩孔甚至开裂等缺陷。

13、设计模具时必须保证嵌件在模具中的正确定位和牢靠固定,以防止模塑时发生位移或跌落。

四、简答题(30分)
1、普通冲裁件的断面具有怎样的特征?这些断面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8分)
答:普通冲裁件的断面一般可以分成四个区域,既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四个部分。

(4分)圆角带的形成发生在冲裁过程的第一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

主要是当凸模刃口刚压入板料时,刃口附近的材料产生弯曲和伸长变形,使板料被带进模具间隙从而形成圆角带。

光亮带的形成发生在冲裁过程的第二阶段(即塑性变形阶段),当刃口切入板料后,板料与模具
侧面发生挤压而形成光亮垂直的断面(冲裁件断面光亮带所占比例越大,冲裁件断面的质量越好)。

断裂带是由于在冲裁过程的第三阶段(即断裂阶段),刃口处产生的微裂纹在拉应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展而形成的撕裂面,这一区域断面粗糙并带有一定的斜度。

毛刺的形成是由于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后期,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切入板料一定深度时,刃口正面材料被压缩,使微裂纹的起点不会发生在正对刃口的地方,而是在模具侧面距刃口很近的地方发生。

随着冲压过程的深入,在拉应力的作用下,裂纹加长,材料断裂而形成毛刺。

对普通冲裁来说,毛刺是不可避免的。

2、下图所示模具是什么模具?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怎样的?(6分)
答:是V形弯曲模。

(2分)
其工作原理是:板料首先在模具上定位,凸模下压,将板料压紧在凹模
中,使板料发生变形而得到弯曲形状的。

(2分)
工作过程是:在弯曲开始阶段,凸模与板料接触,板料发生自由弯曲。

随着凸模的下压,板料与凹模V形表面接触并逐渐靠紧,曲率半径逐渐变
小,然后,板料与凸模三点接触,板料受到凸模的作用力向外变形。

凸模
继续下压,直到弯曲变形过程终结,这时,凸模和凹模对弯曲件进行校正
施压,使弯曲件的直边、圆角与模具完全贴合。

(2分)
3、简述注射成型原理(4分)
答:将粒状或粉状塑料从注射机的料斗送进加热的料筒,经加热熔化呈流动状态后,由柱塞或螺杆的推动,使其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注入闭合塑模中,充满塑模的熔料在受压的情况下,经冷却(热塑性塑料)或加热(热固性塑料)固化后,即可保持注塑模型腔所赋予的形状。

松开模具取得制品,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注射工作循环。

4、塑件的脱模斜度有什么作用?如何取值?(4分)
答:为了便于塑件脱模,并防止脱模时擦伤塑件表面,设计时必须考虑塑件内外表面沿脱模方向均具有合理的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塑料的收缩率、塑件的形状、壁厚以及塑件的部位等。

通常情况下,脱模斜度为30′~1°30′。

5、简述推出机构的组成和作用。

(8分)
答:推出机构主要由以下零件组成:复位杆、推杆固定板、推杆推板、推杆、支撑钉、浇道推杆、导套、导柱等。

推杆与塑件接触,将塑件推出模外;推杆固定板与推杆推板由螺钉连接,用来固定推出零件;复位杆保证推杆推出塑件后在合模时回到原来位置;导柱与导套保证推出平稳、灵活;支撑钉的作用是使推杆推板与动模板之间形成间隙。

五、看图分析题(30分)
1、看懂下图所示的模具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按工序性质和组合方式分类,该模具属于哪种典型结构?模具结构中的两侧导柱直径是否一致?
为什么?该模具是如何在压力机上安装的?搭边值是多少?
答:单工序落料模。

两侧导柱直径不一致,防止装错。

上模通过模柄安装在压力机滑块上,下模通过
下模座安装在压力机工作台的垫板上。

搭边值是1。

2、看懂下图所示的模具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按模塑方法和型腔数目分类,该模具属于哪类模具?(2)在图中标明分型面的位置和开模方向。

答:多型腔(单分型面)注射模。

(3)在下表中填写指定零件的名称并简述零件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