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解析及例文材料作文立意及例文点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有位企业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说:“我就是多走了一步。
”是的,在生活的道路上多走一步,或许就取得了成功。
但是,有的时候多走一步,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带来不好的结果。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多走一步”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命题意图〗这是一个可以多元立意的作文题目,可以从正面、反面、正反结合的不同角度立意;考查学生针对不同场合、不同事物的辩证分析能力。
〖题意把握〗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提示语”有三句话:一“多走一步”是某个企业家成功的经验;二“多走一步”或许就会取得成功;三“多走一步”也许没有实际作用,甚至带来不好的结果。
考生写作时,可以从“成功”“无作用”“不好的结果”等三者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任选其二,或者三者都选……所写内容必须在“多走一步”的标题指引下行文。
“要求”指明以“多走一步”为标题,“多走一步”是一个浅显的比喻,泛指在各种活动中比其他人,或比原先、平时的做法,多进了一步,即多做了些努力,多采取了些措施和行动,从而产生了好的或不好或为零的效果。
多走一步,区别于早走一步,和先下手为强,题目强调的是“多”,其基本意思是数量大,与“少”、“寡”相对,比一定的数目大,谓之多;也可以引申为程度上更深,或超出了一定的范围。
题目中的“多”是比较得出的判断,所以要建立在和原来、和常态、和他人比较的基础之上的。
写作中要有比较对象或能看出有比较对象;“走”是一种行为动作,有比喻色彩,可以是“走路”本义,也可理解为各种活动,比如阅读、思考、记诵、研究、训练、试验、检查、管理等等一切学习、生活、工作中的任何行为。
“一步”,是在相当距离的基础上的一小段,包括数量、范围、程度的超出,也就是比原来或他人多作了一部分的努力。
“要求”中明确考生要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无论是“体验”还是“感悟”,都要与自选的文体相符。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的能力:①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多走一步”立意:(1)往前多走一步,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努力点,再做进一步的工作;或与他人比较,采取了更多一些的行动,也付出了更多的心血;由此,取得成功,或超越他人,或使自己的生活更为精彩。
(2)多走一步,也会徒劳无益;虽然多做了努力,但没有正确的态度方法,多走不如不走。
(3)多走一步,变得过分、超量了,甚至招致相反的效果,反而有害。
(4)是否多走这一步,要观察分析,正确判断,以免做无用功,甚至带来危害。
(5)多走一步,就要有不满足的心态,要有敢想敢干的作风,要有深谋远虑的智慧,这一步才会走得正确,才会取得成功。
“船在负重的时候,才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老船长的话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时刻肩负责任,人前进的步伐才会坚实无阻。
”面对人生的挫折,只要我们有礁石般的守护的责任感,那么再大的风浪也只不过是过眼的浪花,面对海浪滔天,我们岿然不动;面对人生的风雨,只要我们有巨轮般执着的责任感,那么再肆虐的飙风也只不过是胜利的前奏,面对狂风骤雨,我们信步远航。
是的,随时肩负一份责任,就有了刚韧不拔的意志风发。
信步于人生的曲径,再大的风狼也只不过为行程增添几份豪迈。
我们脸上始终挂着刚毅的坚强,拈花一笑。
责任或许只是杜甫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处贫境,仍念寒土,这是顶天立地的责任感。
一语道破对天下的忧虑,一语倾出他广博的胸怀,正是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已不沉沦;虽箪瓢屡空,环阻萧然,亦不改其志节。
“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感慨之中他抒出自己的志向;“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呼吁之中他寄予自己的期望,恩泽后世无数书生骚客,教其以爱己之心爱人,甚至爱人超乎其己。
沉重的责任感使杜甫勇于面对动荡的社会,用广博的胸襟容纳百川,他毅立为一座灵魂的高山!责任或许只是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
为到后世回望的眼神不再迷茫,为了搭起历史与历史精神的殿堂。
史迁的坚持源于他的责任感,使他虽遭腐刑仍不彷徨。
奋笔疾书,史删成岭,他成就了永恒的辉煌!一个人的责任感不能用大小去恒量的,它涵盖了目标定格的角度,精神价值的尺度。
它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它是李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忠孝,它是苏轼“壮年出使白发归”的愚忠;不管千古兴替,时刻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那么身边这些挫折在我们眼中还值得一屑吗?架起生命的航帆,拿出礁石的坚韧,带上厚重的责任,迎着海风,勇敢向前吧!简评:本文是一篇写得较好的议论文。
开篇巧妙引用材料,然后从中提出鲜明的观点,论证部分采用了多种论证论证方法,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综合使用,增强了论证效果,结尾号召式结尾,很有力量。
03.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
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
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企鹅的沉潜原则一定能给你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
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所蕴涵哲理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立意示例——关键词嵌入法1、沉潜,成功的基石2、源于静静的沉潜3在沉潜中完成华丽的转身4拒绝浮躁,学会沉潜沉潜,为成功蓄势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换来阳光下的自由放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换来一道完美的弧线……自然现象无不向我们暗示着一个哲理:成功源于静静地沉潜,心无旁骛,积聚力量,等待机会。
沉潜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
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
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
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
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
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
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于公元475年,来了一个漂亮的腾越——击败吴国,逼近夫差自刎。
沉潜往往能使一个人变得更优秀卓越。
康多莉?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
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愤世嫉俗,而是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
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手。
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沉潜往往能使一个国家由衰落走向复兴。
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
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
虽然沉潜的过程充满寂寞与痛苦,可是它却能让我们的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没有静静的沉潜,哪能画出完美的弧线!让我们把沉潜作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
材料作文在一节心理辅导课上,老师让对自己目前的座位不满意的同学举手,结果第一次有30人举手。
老师让同学们自由交换座位之后,再让对新换座位不满意的同学举手,尚有15人举手。
接着,老师再一次让大家自由交换座位,之后再举手,仍有12人不满意。
这时,老师问大家是否还想再交换座位,大家都说不想了。
因为,这时大家已经明白,再怎么交换下去,也不可能让100%的同学满意。
在学习、生活中,不仅是排座位如此,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也是如此。
这个心理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例文酒是仙泉,温厚醇绵,给人以无穷回味;酒又是穿肠毒药,让人悲从中来。
于是有人说,生活如酒,让人爱恨难舍。
其实,生活本无所谓仙泉或毒药,一切取决于心境。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坚实的说出“满意”二字的,就像在一次自由交换座位的活动中,每个人挑的总是自己最喜欢的,但他却还是会举起那只表示不满意的手。
看来,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座位的好坏问题了,因为这意味着并不是你所接受的生活怎样,而是一种心态,一种面对人生面对现状的心境。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像预想中那么顺利美好,也许不经意间你的希望就会变成深深的失望而刺痛幼嫩的心灵。
你可以抱怨并把这股怨气注入你的世界而让它更加支离破碎。
这就好比你得到了一间房子,欣喜之际,你却突然发现墙上有道细细的裂缝,那渗入的冷气也许就会吹散你所有的喜悦,愤怒的你可能会飞起一脚,踹完后发现这条缝已被踹成一个大口,吞噬着你的快乐,让你在无尽的埋怨之中挨寒受冻。
但“满意”者却不会这样,他会欣赏到房子里典雅的布局,房子外清丽的风光,然后愉快地修好那面墙,自在享受冬日的阳光。
其实“满意”“不满意”之间只是隔了一扇门,而那把钥匙,就一直握在你的掌心。
我们都曾经是一只蛹,都想在最美丽的春天变成最最美丽的蝴蝶,可当它好不容易睁开双眼,却发现前面是阴雨绵绵。
不过所有的蝴蝶都不会丧气,它还会一直往前飞,当蝴蝶穿过两岸光阴,前面一定有晴天。
只要自已还能张开翅膀,蝴蝶就不会彷徨,因为只有在风雨之后,才会体味到温暖的阳光。
蝴蝶不在意自己身在何方,更不会徒羡他人的轻松,它会以一种知足满意的心态,欣赏自己降临的地方,只要在自己心中播下种子,那花儿就会时时在心底开放。
就象每一张红叶上都有着伤痕,我们活着,就得学着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