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上全册)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上全册)
课题五:争做健康小子 教学目的: 1、掌握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有条不紊的说话能力、于家长沟通的能力,并积累一点生 活经验。 3、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以 及如何进行食品采购等方面的知识。 4、掌握调查、考察、比较、实验、设计等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收集有关资料和信息的能力。
课题六:打绳结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认识:绳结是劳动人民是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摸索 总结出来的非常实用的劳动本领之一。 二、教会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课前准备:
14
一、说明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有关挂图。 二、课文中提及的几种绳结打法的示意图。 三、检查本课配套材料是否齐全。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有关挂图向学生说明: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或在日 常生活里,需用绳子捆绑系结的东西是很多的,比如物体的连结、悬 挂、固定、紧扎以及对牲畜野兽的捕捉等等,都需用到绳子系结。 二、出示打结方法示意图,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学生在自己 坐位上跟着一个一个地进行练习。 三、组织学生前后座位的 4 人小组,就课文中介绍的几种打绳结 方法,进一步开展互教互学,做到准确、熟练。 四、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大课室教坛前进行打绳结比赛,看 谁结得又快又准。
课题七:影的游戏 活动目标:探讨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图书《熊的影子》手电筒、蜡烛、粉笔 活动过程: 1、讲故事《熊的影子》。(这是一个讲一只熊想去掉自己影子的故事 。) 提问:
15
(1)你知道影子是什么吗? (2)你在什么地方能看到影子? (3)你在什么时候看到过影子? 2、引导学生在室内做影子。 (1)教师启发:你在教室里看见过影子没有?那怎样才能在教室里 看到影子? (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想法:教师为他们提供一些可能用到的 材料,如手电筒、蜡烛等。 3、去室外找影子和光的关系 (1)带学生去阳光下,让他们把自己的影子藏起来,老师观察他 们怎么做。 (2)提问:把你的影子藏到大的影子里会怎么样?在游戏场的阴凉 处呢? (3)启发学生动脑:怎么改变自己的影子,让自己的影子变得大些、 小些、瘦些、宽些?怎样改变影子的形状?并让他们试着用不同的物品 制作影子,如伞、书等. 4、观察光源和影子距离的关系,并学习记录。 让学生结对在走道上游戏观察,并互相记录对方的影子。每 2-3 小 时回到同一点,看看影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变大了、变小了、还是变 宽了、变长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又是什么样子?
12
师:对于自己的饮食应该做哪些调整? 学生发言。
第二课时 告别不良饮食习惯 师:陈佳心刚刚一直喊肚子痛,送到校医那儿才知道,原来是他吃 完午餐后就与其他同学不停地打闹引起的。可见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对 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师:那同学们,你们到底都有哪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呢? 1、侦察站。 让小组成员交流各自观察和了解到的饮食习惯。 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2、问问查查。 师: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呢? 师:同学们看,这是采访了校医后做的整理记录。 出示整理后的记录。 学生介绍从书上看到的有关知识。 3、确定宣传方案。 小组讨论各自的宣传方式。 4、开展宣传。 请每个小组上台开展宣传活动。
第三课时 秋游归来话秋游 师:学校安排我们班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介绍秋游的经历和感受。我 们该怎么办呢? 生 1:可以画张图帮助介绍。 生 2:公园的门票背后就有路线图,可以把它画下来。 1、画路线图。
10
先找出这次秋游中玩过的地方,再把它们连起来,变成一张游玩 路线图。
2、回忆秋游。 把画好的路线图贴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回忆。学生积极发言,讲 述秋游中好玩、有趣、印象最深是事情。 3、准备介绍内容。 把同学们讲了故事进行筛选,挑出几个有意思的来介绍。还要说 说提醒小朋友出游时的注意点。 4、向小朋友做介绍。 先用一句话来概括对这次秋游的印象,然后对着路线图讲一讲。
第二课时 游戏设计显身手 师:每次秋游集体活动时,总是玩那几个老游戏。这次,我希望大 家能设计几个新的游戏,让大家好好乐一乐! 1、设计准备。 先调查了解同学对秋游游戏有什么希望,然后小组讨论秋游时的 游戏应该是怎样的。 2、设计新游戏。 小组设计新游戏的内容,并制定游戏规则。 3、玩玩看。 先找一些同学玩玩看,听听大家的反应。 4、作改进。 试玩后,对游戏进行一些改进。
第二课时 家中水、电、煤的安全 生 1:报纸上经常听说有的地方煤气中毒,有的地方着火了。 生 2:看来家里安全也很重要。 1、应该怎么做。 师:要保证家里的安全,我们该怎么做呢?
4
学生讨论,汇报。 2、观察记录。 师:同学们可以对家里进行一周的观察,看看我们平时做得怎样, 并做好记录。 学生活动,填写观察记录。 说说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3、讨论居家安全。 师:我们可以找出哪些日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学生汇报。 生:针对家里的这些隐藏的危险,我们可以用“岗位责任制”来解决。
第三课时 自制校园安全标志 生 1:我们白天在校园里也需要注意安全。比如,下雨天时,湿漉 漉的楼梯口就很危险。 生 2:是啊,上次我差点摔一跤。我们应该在这些容易发生危险的 地方制作一些安全标志。 1、找找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 师:根据大家每个人的经历和观察,我们找出最容易发生危险的 地方。 学生发言。 2、分组设计标志。
6
2、体悟昆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善待和保护益虫,为它们创 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昆虫的美食 1、我的猜想。 学生展示昆虫宝贝的照片,猜它吃的一些食物。 说说自己猜想的理由。 2、我的实验计划。 小组谈论,安排实验的材料、工具、时间、地点和步骤。 3、动手实验。 做好准备,开始实验。 4、我的结论。 根据实验的情况,说说自己昆虫宝贝吃哪些东西。
2
师: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请大家把建议记录下来。 学生小组活动。 4、我们的公约。 师:我们一起动手来制订我们班的公约吧! 全班同学一起活动。
课题二:危险我知晓 教学目的: 1、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防范的技能、技巧。 2、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发挥创造力,进行简单的设计。 3、培养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隐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防范的技能、技巧。 2、培养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隐患的能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11
2、培养有条不紊的说话能力、于家长沟通的能力,并积累一点生 活经验。
3、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于健康的关系,以 及如何进行食品采购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饮食搭配合理吗 生 1:大家都说我长不大。 生 2:大家都说我是小胖墩,是不是我的饮食搭配不合理呢? 1、学一学。 教师出示儿童每天对各类食物的需要量表(见书第 68 页的表格)。 学生认真阅读。 2、做记录。 师:每位同学记录一下三天自己吃的食物。 学生反馈。 3、对对看。 请家长帮助计算出三天各种食物的总量以及平均值。 每位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计算结果与调查到的日需量标准 对比后,有什么发现。 4、改一改。
第一课时 秋游方案大比拼 师:我们年级要去秋游了,你们自己来安排这一天怎么玩。看看哪 组的计划方案最好。 1、确定秋游地点。 师:到哪里去玩上一天呢? 学生小组讨论,确定秋游地点。 2、初步的计划。 讨论解决以下问题:怎么去?怎么玩?要花多少钱?
9
3、我们的方案。 把计划整理好,确定出我们的秋游方案。
第二课时 昆虫保护宣传画 1、确定宣传画主题。 学生说说自己宣传画的主题。如:善待有益昆虫。讨论各自的宣传 语。 2、想画面内容。 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看到或听到的人类破坏有益昆虫生活的例子,
7
然后说说秒年个在宣传画中表现的内容。 3、画草图。 根据想好的内容,先画一张草图。 4、完成宣传画。 对自己的草图基本满意后,开始正式动笔完成宣传画。 第三课时 蚜虫知多少 生 1:这次昆虫主题展板比赛,你们打算介绍哪个方面的内容? 生 2:我们想让大家来认识一下农业害虫——蚜虫。 1、小组讨论。 经过小组讨论,认为做展板时,可能需要以下几方面的资料:文字
第二课时 班级公约大家订 师:在班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少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生:我觉得大家一起来订一份班级公约,共同遵守,是个好办法。 1、讨论班级问题。 师: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遇到过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2、整理问题。 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 学生小组讨论。 3、讨论该怎么做。
2、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班级,从而培养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独一无二的班名
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不如给我们班也取个独一无二
的名字吧!
生:好注意!我们一起想,选出一个最能表现我们班特点的名字。
1、我们眼中的班级。 师:我们班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
资料、图片资料。 2、收集资料。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有书上或网上得到的资料;有采访
得到的资料;有拍照或网上下载打印的图片。 3、安排展板内容。 先确定展板的尺寸和形状,然后根据资料的情况,对展板内容进
行具体安排。 4、制作展板。 课题四:秋游去 教学目的:
8
1、拓展在自然常识、旅游景点、动植物特点等方面的知识面。 2、初步掌握组织校外活动、设计游戏的基本步骤,提高反思、叙 述能力;在听取他人意见、改进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的科学思维能力。 4、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5 激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 感,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拓展在自然常识、旅游景点、动植物特点等方面的知识面。 2、初步掌握组织校外活动、设计游戏的基本步骤,提高反思、叙 述能力;在听取他人意见、改进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课题一:班级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