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学
第三阶段
18世纪中叶,蒸汽机和纺织机在英国广泛使用促成了产 业革命。许多国家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陆续由农业社 会过渡到工业社会。 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索取过多必然要受到它的惩罚, 两者从早先的亲和关系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
F.L奥姆斯台德(Fre derick law olmsted1822一1903)是开 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的先驱者之一。 另一位英国学者E.霍华德(Ebenezer Howard 1850- 1928),在他写的《明日之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了著名 的“田园城市”的设想。 这一阶段的景观比之上一阶段,在内容和性质上均有所发 展、变化:1、除了私人景观,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 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景观。2、景观的规 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 放的外向型。3、兴造景观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 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 态作用——环境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景 观的规划设计工作。
3、 景观作为系统 ,物我彻底分离,使景观成 为科学客观的解读对象;
4、 景观作为符号 ,是人类历史与理想,人与自然、 人与人相互作用与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因而,景观 是审美的、景观是体验的、景观是科学的、景观是有 含义的。
二、景观设计学
1.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 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 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3、在实践工作中,城市的飞速发展改变了建筑和城市的时 空观,建筑、城市规划、景观此三者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的参与性便成了景观艺术创作的主要 特点,并从而建立相应的方法学、技术学和价值观的体系。
第三节中外景观比较
两种哲学、两条路子 人工与自然(风格特质) 文脉源源 理论研究 “外师造化,内发心源” ”
第四章景观形式
一、景观形式特征 区域性(领域性) 1、区域性(领域性) 2、时代性 3、多样性 4、动态性
二、景观空间形式 景观空间形式
1)形成空间角度: 占领性空间和围合性空间 2)人类行为角度: 私密空间 公共空间 半私密空间
3)空间环境角度:
商业空间 交通空间 休憩空间 街道空间
三、景观设计美的规律
1、多样统一律 2、主从关系 3、对比律 4、比例与尺度 5、韵律与节奏
第五章景观设计方法与程序
第一节 景观设计程序 一、景观设计的总原则 景观设计的总原则为从整体到局部, 景观设计的总原则为从整体到局部 , 再从局部到整 体。做到整体把握,局部服从整体而又重点突出。最后 做到整体把握,局部服从整体而又重点突出。 再回到整体。 再回到整体。 二、景观设计的程序 整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景观设计的资料搜集阶段 初步方案阶段(构思) 2.初步方案阶段(构思) 3.景观初步设计阶段 4.景观的技术设计阶段 5.景观施工图和详图设计阶段
第一阶段
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主要以狩猎和采集来获取生 活资料,使用的劳动工具十分简单。人对外部自然界的 主动作用极其有限,几乎完全被动地依赖大自然。由于 完全不了解它因而满怀恐惧、畏敬的心清,把自然界的 事物和现象都当作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产生景观。
直到后期进人原始农业的公社,聚落附近出现种植场地,房前 屋后有了果木蔬圃。虽说出于生产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已多少 接近景观的雏形,开始了景观的萌芽状态。 第二阶段 古代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区首先发展了农业,早先的采集和狩 猎已经不再占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地位。 总的看来,在这个阶段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已从感性的适应 状态转变为理性的适应状态,但仍然保持着亲和的关系。
湖泊景观
瀑布景观
第二节人文景观及其构成
1.筑景观资源 2.土结构建筑景观 3.木结构建筑景观 4.砖石结构建筑景观 4. 5.建筑遗址景观 6.民居建筑景观 7.陵墓建筑景观 8.园林建筑景观 9. 桥梁建筑景观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 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与以往的 造园相比,最根本区别在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 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 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
要求: 1.自己给出环境图 2.设计草图(立意)包含内容如单体植物山水等。 3.平面图 4.竖向图 5.效果图 6.设计说明 图幅A3装订成册 时间三周 交图:最后一周 周一
景观设计学
第一章 景观设计学概论
第一节 景观与景观设计学
一、景观含义 1、 景观作为视觉审美的对象 ,在空间上与人物我分 离,景观所指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土地、人 对城市的态度,也反映了人的理想和欲望; 2、 景观作为生活其中的栖息地 ,是体验的空间,人 在空间中的定位和对场所的认同,使景观与人物我一 体;
第二节景观设计手段
1..尺度 ..尺度 2..形状 ..形状 ..质感 3..质感 ..色彩 4..色彩 5.底面 6.焦点 7.轮廓 8.空间组合
第三节图纸要求
1.现状图 2.环境总体规划设计图 3.功能分析图 4.竖向图 道路图 给排水 电力图 4.施工图 5.设计文本
设计实践1
我的家园 景观设计(理想设计)
景观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对象从最初 来看是大不相同的,前者注重整个大环境的规划与设 计,而后者偏或者说是纯粹偏向于室内设计,局限性 比较大 。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与资源的再认识,二者 最终都走到了一起:注重景观空间的塑造,以整个大 环境为研究的对象。
第三章景观发展史
一、中国景观发展史
二、中国园林景观体系
第二节景观与风景园林、环境设计
一、 景观与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与景观设计从最初 就有相同的源源,之所以发展到现在名 称有所变化,主要是因为风景园林规划 强调的是中国园林的精髓——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而景观设计则注重城市中追 求自然,更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资源的 平衡。而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
第二章景观分类及构成要素
景观分类 第一节自然景观的构成
一、地质景观 观赏功能的岩石 典型的冰川活动遗址
古生物化石 古人类文化地质遗迹
二、地貌景观
山岳景观地貌吸引型 沙漠、戈壁、雅丹等干旱景观地貌吸引型 峡谷景观地貌吸引型 岩溶景观地貌吸引型 洞穴景观地貌吸引型 其他景观地貌吸引型
三、水景观 河川景观 四、气象气候景观 五、植物和动物景观
2.景观设计学研究的对象
景观设计学研究的对象总体来说就是整个客观世界。最初其研 究的范围局限于建筑,而且景观设计大部分都由建筑师来做,景 观设计师的工作处于从属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环境意识 的提高,景观设计的研究对象才扩展到整个地球环境。
3.景观设计学研究的目的
景观设计学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景观环境的特性和特色所构成的原 因进行解析,以利于人们对景观环境的正确认识,从而使人们对自然 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同时探讨如何继承、保持和发展人文景观 特色,并最终形成具有连续性、持续性的新的景观,以使人与自然达 到和谐、有序与平衡。并且我们的生活空间形态、实体形态也因此具 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从而我们的生活环境与景观空间形态保持多样 性——这就是w景观设计学研究的目的和根本出发点。 4.边缘学科 城市规划 建筑学 美学 心理学 生态学 工程学 植物学等 景观设计师(Landscape Architect) 最早于1858年由美国景观设计学之父老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非正式使用,于1863年正式作为一种职业的称号,第一 次在纽约中央公园委员会中使用。1900年,小奥姆斯特德(F.L OlmstedJr)和舒克利夫(A.A.Sharcli FF)首次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景观 规划设计专业课程,并在全美国首创了4年制的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 士学位,经过许许多多景观设计师先驱们的不懈努力,现代景观设计 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而美国景观设计专业发展的成熟 和完善则值得各国研究和学习。
第四阶段
人与大自然的理性适应状态逐渐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者之间由前一阶段的敌斤、对立关系又逐渐回归为亲和 的关系。 本阶段内容和性质的变化: 本阶段内容和性质的变化 1、私人景观已不占主导地位,城市公共景观、绿化开放 空间以及各种户的娱乐交往场地扩大,确立了城市生态系 统的概念。 2、景观设计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 系统为根本目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审美的构思。景 观的规划设计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各种先进的 技术,由城市延展到郊外,与城市外国营造的防护林带、 森林公园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甚至更向着广阔的 国土范围延展,形成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
资源保育、栖息地保育与再造、文化景观保存以及自 然荒野地之保全与合理利用亦一一诠释了未来景观设 计师发展更广阔的空间。
趋势 (1)与相关产业产生共生 (2)建立更明晰的公共形象 (3)国际合作,环境交流 (4)永续景观守护者的定位 ( 5)景观师法之立法推动与景观师专业之执 照的推动 (6)景观专业教育的建立改革与提升
在这个阶段内,景观经历了由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 长过程,具有四个共同特点; 1、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 2、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 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 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本阶段两种类型:规整式景观和风景式景观 前者的代表是法国古典主义景观,中国景观则 为 后者的典型。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古典景观体系各有不同的创作 主导思想,集中地反映了西方和东方在哲学、美 学、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上的根本差异。
二、景观与环境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从广义上讲,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
的艺术与设计,是一门艺术与设计的综合系统;狭义 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 环境来界定的,其中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 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以建筑、 雕塑、园林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外部环 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最初的发展 是从五六十年代的室内 装饰、建筑装饰到七八十年代的工业美术、室内设计 再到八九十年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名称与内容的变更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来做调整的, 而这种调整应该说是适时的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