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经法规案例分析报告题库

财经法规案例分析报告题库

财经法规案例分析题库【例题一】伟达公司2009年共实现税前收入总额1800万元(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收入1600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200万元),发生各项成本费用共计1250万元。

其中: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175万元,业务招待费90万元,职工福利费4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3万元,工会经费9万元,税收滞纳金15万元,提取的各项准备金支出100万元(均未经税务部门批准),其他成本费用支出均符合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第1-5小题。

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伟达公司2009年年底的收入总额为( B )万元A. 1600B. 1800C. 350D. 550解析: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2.关于业务招待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8万元B.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54万元C.超过允许税前扣除部分的业务招待费,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D.超过允许税前扣除部分的业务招待费,不得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解析: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业务招待费=90×60%=54万元销售(营业)收入=1600×5‰=8(万元)3.关于职工教育经费和工会经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 )A.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为3万元B.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为4.375万元C.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为3.5万元D.允许税前扣除的工会经费为9万元解析: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工资薪金总额=175×2%=3.5万元除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冲毁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工资薪金总额=175×2.5%=4.375万元4.关于税收滞纳金和准备金支出的计算,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D )A.企业缴纳的税收滞纳金15万元不得税前扣除B.企业缴纳的税收滞纳金可以税前扣除9万元C.未经税务部门核定的准备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D.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准备金支出可以税前扣除解析: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税收滞纳金和未经税务部门批准的准备金支出属于不得扣除项目。

5.关于所得税的计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伟达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73万元B.伟达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58万元C.伟达公司的应纳所得税为114.5万元D.伟达公司的应纳所得税为143.25万元解析: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额-免税收入额-各项扣除额-准予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1800-200-1250+(90-1600×5‰)+(45-175×14%)+(9-175×2%)+15+100=573(万元)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573×25%=143.25(万元)案例一:某甲公司2007年发生如下事项:(1)1月,由于公司原出纳四辞职,办公室的普通文员三被调到财务科担任出纳。

三与四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时,会计科长因在外地出差,由财务科另外一名会计负责监交工作。

随后,三、四及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字并盖章。

(2) 4月,三在办理报销过程中,发现有1发票更改了用途,另 1发票更改了金额,但更改处均有甲公司经办人员的印章。

并且2发票都已通过公司总经理、部门经理的签字审批,三均予以报销。

(3)10月,公司在进行部审计时,发现公司原出纳四在经办出纳工作期间的有关账目存在一些问题,而接替者三在交接时并未发现。

审计人员在了解情况时,原出纳四认为:“已经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自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要求: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三担任出纳,与四办理会计工作交接中是否有不符合规定之处,简要说明理由。

(2)三对2更改的发票予以报销的做法是否符合规定,应如何处理?(3)原出纳四关于“已经办理了会计交接手续,自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的说法是否符合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1)三作为一名普通文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不得担任出纳工作。

四与三办理会计工作交接中有不符合规定之处。

制度规定: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2)不符合规定。

制度规定:原始凭证所记载的各项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记载的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3)四的说法不正确。

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发生的,移交人员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案例二: 2008年4月,某乙公司发生如下事项:(1)会计王某休病假,公司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决定由出纳兼任王某的收入、费用账目的登记工作。

(2)处理生产家具剩余的边角余料,取得收入(含增值税)1170元。

公司授意出纳某将该笔收入在公司账册之外另行登记保管。

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某乙公司让出纳某兼任王某的收入、费用账目登记工作是否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2)某乙公司对处理边角余料的收入在公司会计账册之外另行登记保管的做法是否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规定?解析:(1)某乙公司让出纳某兼任王某的收入、费用账目登记工作不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规定。

理由:我国《会计法》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某乙公司对处理边角余料的收入在公司会计账册外另立账会计账册的,是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即常说的账外账,不符合《会计法》的规定。

案例三:2007年1月29日,某企业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取12000元用于发放职工福利。

会计科科长某称当时曾口头向公司经理反映这样做不妥,但公司经理仍要求其办理。

答:可用现金结算,农副产品收购属现金使用的围。

案例五:某税务所在2007年3月12日实施检查中,发现某商店(个体户)2007年2月20日领取营业执照后,未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据此,该税务所于2007年3月31日作出责令该商品必须在2007年3月20日前办理税务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将按《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罚款的决定。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本处理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答:处理决定无效。

根据规定,企业和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报之日起30日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该商店自2007年2月20日领取营业执照到2007年3月12日还不到30日,尚未违反上述规定。

该商店如在规定的时间里到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所在地税务机关应按规定程序为其办理税务登记。

因此,本例中税务所所做出的处理决定无效。

案例六:某施工单位为顺利签下一笔工程合同,拟向工程发包方面有关人员支付好处费5万元,市场部经理按总经理的指示,到财部门申领该款项,财务部经理某认为该项支出不符合有关规定,支出后也不好做账,但考虑到总经理已做指示,该项目拿下后,会对企业带来40万元以上的利润,于是同意拨付该笔款项,并叮嘱市场经理想办法弄5万元费用发票,以便以后做账。

要求:分析某的行为违背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答:某的行为违背了爱岗敬业、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

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过程中,只有坚持准则,才能在发生道德冲突时,以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案例七:资料:小和小是同一个单位的会计和出纳,多年来同处一室,在工作上互相配合,关系很好。

小的丈夫个人开办了一个经销电脑配件的公司。

最近根据电脑市场信息,有一种计算机软件销量前景看好,但因个人账面资金不足,无法进货。

于是小的丈夫让小想办法借些款项。

小想到了单位账户的存款,于是自己填了票面金额为24,000元的现金支票一,在小上班离开办公室时,私自将小保管的印鉴加盖在现金支票上,从银行提取了现金。

一个月后,小又将24,000元现金填现金缴款单存入单位银行账户。

不久,小在月末对账时,发现了此事。

要求:试从会计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小的行为属于何种行为,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规的何种要求?答:小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公私不分,违背了会计职业道德规中对于廉洁自律的要求。

廉洁就是不贪污钱财,不收受贿赂,保持清白。

自律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在要求。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案例八:资料:某甲公司2007年7月,三在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中提到:《会计法》规定了公司领导对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作为一般会计人员应该服从领导的安排,领导让干啥就干啥,公司的一些业务也没有必要去问个明白,领导签字同意就给报销,只要两袖清风,不贪不占,就能把会计工作做好。

要求: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分析说明三在工作总结中的观点是否正确。

解析:三的观点违背了客观公正和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如果放弃原则,做“老好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会计人员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案例九:资料:现象一:会计人员看人办事:“官大办得快,官小办得慢,无官拖着办。

”现象二: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只要领导高兴,“原则”可以变成“圆则”。

现象三:会计人员整天与钱物打交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只要坚持“不犯罪”这根底线就行了。

要求:根据上述现象,分析说明其分别违背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规?为什么?答:现象一:违背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规,因为“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官大办得快,官小办得慢,无官拖着办。

”就违背了“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现象二:违背了“坚持准则”的会计职业道德规,因为“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