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病因一、A11、劳神过度,常见临床表现是A、腰酸腿软,精神萎靡B、气少力衰,神疲消瘦C、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D、动则心悸,气喘汗出E、以上均非2、劳力过度,临床多见A、健忘,早衰B、心悸,失眠,多梦C、腹胀,便溏,消瘦D、腰膝酸软,眩晕耳鸣E、少气懒言,体倦神乏3、疠气的致病特点是A、伏而后发B、高热持续不退C、易伤津耗气D、扰动心神E、传染性强4、疠气与六淫邪气的主要区别是A、多与季节气候有关B、多与地理环境有关C、体外入侵D、具有强烈传染性E、多从皮毛口鼻而入5、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不包括A、外感性B、季节性C、传染性D、地域性E、相兼性6、风性善动不居,游走不定,体现风性A、为百病之长B、轻扬开泄C、善行而数变D、主动E、以上皆非7、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B、黏滞C、数变D、重着E、升散8、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性炎热B、为阳邪,其性开泄C、为阳邪,伤津耗气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E、为阳邪,其性炎上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火邪的致病特点的是A、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B、火热易伤津耗气C、火热易生风动血D、火热易发肿疡E、火性干涩,易伤津液10、易伤阴位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火邪D、湿邪E、燥邪11、多夹湿邪的邪气是A、暑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12、“行痹”主要是由何种邪气引起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3、侵犯人体,易于引起肿疡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14、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为阳邪,易伤阴位B、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C、为阳邪,其性炎上D、为阳邪,多挟湿致病E、为阳邪,其性炎热15、具有升散耗气特性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16、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17、六淫致病,最容易引起疼痛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18、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乱B、气陷C、气上D、气结E、气收19、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乱B、气结C、气下D、气上E、气消20、七情内伤致病,均可损伤的脏是A、肝B、心D、肺E、肾21、瘀血所致出血的特点是A、出血量多B、出血不畅C、出血夹有血块D、出血伴有疼痛E、出血量少二、B1、A.火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风邪<1> 、六淫邪气中,易损伤人体阳气是A B C D E<2> 、具有明显季节性的邪气是A B C D E2、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1> 、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 B C D E<2> 、致病后常先困脾的邪气是A B C D E3、A.汗出恶风B.四肢困倦,胸闷呕恶C.皮肤干涩D.狂躁妄动E.头身疼痛,肢体活动不利<1> 、湿邪致病可见A B C D E<2> 、火热之邪致病可见A B C D E4、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1> 、具有易袭阳位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 B C D EA B C D E5、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1> 、具有耗气伤津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 B C D E<2> 、具有凝滞收引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 B C D E6、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1> 、具有干涩伤津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 B C D E<2> 、具有生风动血致病特点的邪气是A B C D E7、A.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B.精神萎靡不振,气短乏力C.二便失禁,昏厥,遗精D.纳呆,腹胀E.心悸,惊恐不安<1> 、暴喜可引起A B C D E<2> 、过度悲伤可引起A B C D E8、A.气上B.气乱C.气缓D.气结E.气消<1> 、情志为病,过思则A B C D E<2> 、情志为病,过惊则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劳神过度:指思虑劳伤过度,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可见心神失养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以及脾失健运的纳呆、腹胀、便溏等症。
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劳力过度,导致耗气,脏气虚少,功能减退,见少气懒言、神疲体倦、喘息汗出等。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疠气的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疠气的致病特点有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一气一病,症状相似这三个特点。
六淫邪气共同的致病特点是:(1)外感性,六淫致病,其侵犯途径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地域性,六淫致病与生活、工作的区域环境密切相关;(4)相兼性,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为病。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包括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传染性为戾气的致病特点。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走不定。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7、【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风邪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是:(1)风性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火邪的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热易伤津耗气;(3)火热易生风动血;(4)火热易发肿疡。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0、【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湿邪类水属阴,有趋下之势,故湿邪为病,多易伤及人体下部。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1、【答案解析】暑季气候炎热,且常多潮湿,热蒸湿动,故暑邪致病,多夹湿邪为患。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走不定。
故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走、行无定处的特点。
风寒湿三气杂至而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即是风邪偏盛的表现,称为“行痹”或“风痹”。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火邪易致疮痈:火热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火邪的性质与致病特点是:(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2)火热易伤津耗气;(3)火热易生风动血;(4)火热易发肿疡。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5、【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暑性升散,易扰心神,易耗气伤津。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
肺司呼吸,开窍于鼻,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从而影响肺气之宣降,甚或燥伤肺络。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寒性凝滞,寒邪伤人,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
故寒邪是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8、【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最易妨碍脾气运化,致使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
《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19、【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导致肺气耗伤或宣降失常的病机变化。
临床常见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气短胸闷、乏力懒言等症。
《素问·举痛论》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20、【答案解析】心主神志,七情皆从心而发,故七情内伤均可作用于心神,导致心神不宁,甚至精神失常。
七情发于心而应于五脏。
无论何种情志致病,均可影响心神和损伤相应的脏腑。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2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因瘀血阻滞,损伤血络,血逸脉外而见出血色紫暗,或夹有瘀血块。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二、B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与水同类,故属阴邪。
阴邪侵人,机体阳气与之抗争,故湿邪侵人,易伤阳气。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暑乃夏季的主气。
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脾主运化水液,性喜燥而恶湿,故外感湿邪,常易困脾,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使水湿内生、停聚,发为泄泻、水肿、痰饮等。
所以说湿易损伤脾阳。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湿邪致病,常出现以沉重感及附着难移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如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并且附着难移等。
湿性黏滞;若湿阻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则脘痞腹胀,胸闷呕恶。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火热易扰心神。
火性炎上躁扰,故火邪伤人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或神昏、谵语等症。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火热易伤津耗气,火热之邪伤人,因其性燔灼急迫,一可迫津外泄而致津亏气耗;二可直接消灼津液,耗伤人体阴气。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寒性凝滞,易致所侵袭部位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寒性收引,可致气机收敛,腠理、筋脉挛急收缩。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多发于秋季的干燥涩滞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耗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燥咽干,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该题针对“病因”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火热易生风动血:由于火性急迫躁动,故火邪伤人,甚者可致生风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