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Photoshop通道混合器讲解

(完整word版)Photoshop通道混合器讲解

本教程主要通过实例来详细的解说 Photoshop 通道混和器的用途 , 希望大家的理 论知识可以更进一步 !( 这个规律正如在曲线中,对 R 红、 G 绿、B 蓝曲线的调整一样 ) 通道混和器的规律有:规律 1:在通道混和器中,如果对某通道始终有等式成立:红色百分比 %+绿色百分比 %+蓝色百分比 %=总计 100%那么,该通道的中性灰的颜 色就会保持不变。

规律 2:新图色阶 =原图( 红色阶×红色百分比 %+绿色阶×绿色百分比 %+蓝色阶×蓝色百 分比 %)+255×常数百分比 %。

由此可知常数的作用: 某通道的常数百分比增加或减少, 该通道亮度就平均增加或减暗, 相当于平均增 加或减少了该通道的颜色。

或者说常数的作用, 就是给输出源通道再叠加一个更 亮或者更暗的灰色通道。

或者说常数就是,以原图的通道红、通道绿、通道蓝按 不同百分比计算之后, 在色阶图上, 再加一个偏移量, 向纯白方向还是向纯黑方 向偏移多少的一个数量。

规律 3:当选定某输出通道时,当增加红色、绿色、蓝色、常数的百分比,该通道的亮度 就更亮,画面就增加该输出通道颜色 ( 减少该输出通道颜色的补色 ); 当减少红色、 绿色、蓝色、常数的百分比,该通道的亮度就更暗,画面就减少该输出通道颜色 ( 增加该输出通道颜色的补色 ) 。

如果是分开来叙述就是: 当选定输出通道红时,当增加红色、绿色、蓝色、常数的百分比,通道红的亮度 就更亮,画面就增加红色 (减少青色 ); 当减小红色、绿色、蓝色、常数的百分比, 通道红的亮度就更暗,画面就减少红色 (增加青色 )。

当选定输出通道绿时,当增加红色、绿色、蓝色、常数的百分比,通道绿的亮度 就更亮,画面就增加绿色 ( 减少品红色 ); 当减小红色、绿色、蓝色、常数的百分 比,通道绿的亮度就更暗,画面就减少绿色 ( 增加品红色 ) 。

一、归纳的几个要点 根据通道和三原色原理,有规律 在 RGB 颜色模式中, 通道红——越亮画面就越红少青 通道绿——越亮画面就越绿少品 通道蓝——越亮画面就越蓝少黄 ( 在头脑里一定要熟记 !) :; 越暗就越青少红 ;; 越暗就越品少绿 ;当选定输出通道蓝时,当增加红色、绿色、蓝色、常数的百分比,通道蓝的亮度就更亮,画面就增加蓝色(减少黄色); 当减小红色、绿色、蓝色、常数的百分比,通道蓝的亮度就更暗,画面就减少蓝色(增加黄色)。

二、通道混和器面板参数的调整,只影响本输出源通道,而对另外的通道不产生任何影响。

先看通道混和器面板参数的作用。

图1 、在图1 中,分开来说就是:当选择输出通道红时,改变红色、绿色、蓝色、常数四个百分比只影响通道红,而对另外两个通道绿、通道蓝不产生任何影响! 无论小箭头在哪里,四个参数的小箭头只要向右移动,通道红就更亮,画面就越红少青; 无论小箭头在哪里,小箭头只要向左移动,通道红就更暗,画面就越青少红(这个规律正如在曲线中,对R红曲线的调整一样)。

当选择输出通道绿时,改变红色、绿色、蓝色、常数四个百分比只影响通道绿,而对另外两个通道红、通道蓝不产生任何影响! 无论小箭头在哪里,四个参数的小箭头只要向右移动,通道绿就更亮,画面就越绿少品; 无论小箭头在哪里,小箭头只要向左移动,通道绿就更暗,画面就越品少绿(这个规律正如在曲线中,对G 绿曲线的调整一样)。

当选择输出通道蓝时,改变红色、绿色、蓝色、常数四个百分比只影响通道红,而对另外两个通道红、通道绿不产生任何影响! 无论小箭头在哪里,四个参数的小箭头只要向右移动,通道蓝就更亮,画面就越蓝少黄; 无论小箭头在哪里,小箭头只要向左移动,通道蓝就更暗,画面就越黄少蓝(这个规律正如在曲线中,对B 蓝曲线的调整一样)。

举实例1 说明之。

打开原图。

图2如果我们自己设置调色要求:1、更有立体感;2 近处更绿;3 、远处更秋黄;3、天更蓝;4 、云有日落红。

分析:利用上面的规律1,先不调各通道的颜色参数,只调常数,加大各颜色通道的反差,减去灰蒙蒙的中间调,也就增加了色纯度,从而增加了色饱和度,也就有了色反差,从而更有立体感。

缺点是暗部更暗,细节丢失。

根据上面的“一般规律”,“近处更绿”就要调亮绿通道的近处草地; “远处更秋黄”就要调暗蓝通道中的远处山; “天更蓝”就是天更纯蓝、无杂色,所以,蓝通道中天空部份要更亮,而红通道、绿通道的天空部份要更暗; “云有日落红”就是要使红通道中的白云部份要更亮。

这些要求,如果不能一次调到位,就局部加蒙版,再新建通道混和器调色之。

有些步骤可能要前后反复调整参数,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在用通道混和器调色时,一定要打开通道面板,鼠标左键点其右上角→面板选项→选中大的“缩览图大小”,以便观察各个颜色通道的明暗情况,必要时察看实际大图。

观察图2 的三个颜色通道,都有一些灰蒙蒙的。

首先,一边减小红通道的常数,一边观察红通道的效果,让其反差增大,绝大部分天空都黑了。

见下图3。

图3一边减小绿通道的常数,一边观察绿通道的效果,让其反差增大,约一半的天空黑了。

见图4。

图4一边减小蓝通道的常数,一边观察蓝通道的效果,让其反差增大,让太白太平淡的天空有一些层次。

见图5。

图5这时整个图太暗了,故新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提高图片整体亮度。

见图6图6这时右边山头的颜色黄中有绿,还不够黄,水面上的黄色带也不够金黄。

调黄色就要选输出通道蓝,并要压暗通道蓝。

所以,在图层面板上,反回来重新选中“通道混和器1”图层,在通道混和器面板上再次选中输出通道蓝,一边观察图中黄色的增加,一边将蓝色小滑块向左由100%减小到81%(不调蓝色小滑块,依然只减小常数,效果也近似)。

见图7。

图7现在,天上的白云有一小点红,但是离落日红还差的远。

要加红,就得选输出通道红,把它调亮。

观察红通道,白云、右边的山头、水平的黄色带三者的亮度几乎是同级别的。

如果白云更亮了,那么,右边的山头、水平的黄色带也会跟着更亮,意思就是,在这些区域也几乎是加上了同等数量级的红颜色。

黄里带红正好就是我们要的金秋黄色。

在通道混和器面板上再次选中输出通道红,一边观察图中,白云里面的红色增加,一边将红色小滑块向右由100%增大到123%(不调红色小滑块,依然只增大常数,效果也近似)。

见图8。

图8再看图8 中的绿草地,明显有黄色! 而且这黄色主要分布在草尖上,草地的暗部黄色较少。

图8 中其它区域的颜色已经校好,必须保护起来。

所以,用魔棒工具只把整个绿草地作选区框选,新建一个通道混和器调整图层。

要减掉绿草尖上的黄色,就要选中输出通道蓝,把绿草地区域提亮,从而加蓝减黄达到目的。

图8中的蓝通道,绿草地-- 区域是死黑一片,只加大蓝通道的百分比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在绿通道中,绿草地-- 区域的影调非常丰富,它包含了绿草地的暗部影调。

如果调大绿色的百分比,就是以绿通道的绿草地区域为选区,映射在蓝通道上提高亮度,草地的暗部也会被提亮从而偏蓝色,但这不是我们希望的。

图8 中的红通道,恰好是绿草地的草尖更亮,绿草地的暗部更暗。

当选中输出通道是蓝时,调大红色的百分比,就是以“红色通道为选区”,在蓝色通道中加大其亮度,从而减掉草尖上更多的黄色。

一边观察图中,绿草地的黄色减少,一边将红色小滑块向右由0%增加到41%。

效果见图9。

图9这时的绿草地还有一点红色,故选中输出通道红,适当减一点红色。

一边观察图中,绿草地的红色减少,一边将红色小滑块向左由100%减小到74%。

效果见图10。

图10绿草地整体太亮,加绿草地选区蒙版,新建曲线调暗一些。

效果见图11图11按要求调色完毕!再举例2。

方法同上,先只调三个源输出通道的常数百分比,目的是调整三个通道的反差; 再看图像的中性灰云雾部分,偏什么颜色,就分别选什么颜色通道调整之。

图12 效果图图13 原图图14 参数、图层关系三、输出源通道以外的另两个颜色、常数百分比的调整作用分别是:对这两个颜色通道的调整,是分别以这两个颜色通道的蒙版为选区,分别作用于源通道上。

无论小箭头在哪里,小箭头只要向右移动,在这个蒙版为选区的范围之内,源通道就更亮,画面就越偏向源通道的颜色; 无论小箭头在哪里,小箭头只要向左移动,在这个蒙版为选区的范围之内,源通道就更暗,画面就越偏向源通道颜色的反相色(这个规律正如在曲线中,对颜色曲线的调整一样); 常数的作用,就是给输出源通道再平均叠加一个更亮或者更暗的灰色通道。

在图1中,具体来说就是,当选择输出通道红时,对红色百分比的调整就像在曲线中,对红曲线的调整完全是一样的作用和效果。

但这时对绿色、蓝色的百分比调整,结果又是怎样呢?对“绿色”的百分比调整作用是:把这个“绿色”理解为“绿色通道蒙版”。

增减“绿色”百分比,就是在这个“绿色通道蒙版”的选区范围内,只作用于输出通道红的更亮或者更暗; 对“蓝色”的百分比调整作用是:把这个“蓝色”理解为“蓝色通道蒙版”。

增减“蓝色”的百分比,就是在这个“蓝色通道蒙版”的选区范围内,只作用于输出通道蓝的更亮或者更暗; 对常数的增减调整作用,就相当于色阶图上,对中灰场小箭头的向右或者向左移动。

举实例3 说明之。

打开原图。

图15校色要求:1、绿草更绿;2 、红衣更红;3 、蓝天更蓝。

要“绿草更绿”,就选输出通道绿,增加绿草地的亮度。

故一边看绿草地绿颜色的增加,一边向右滑动绿色通道的小滑块,由100%增加到137%。

效果见图16图16看上图16,这时绿色通道里的天空、水面也随之增亮了许多,这是我们不希望的。

要想办法降低天空、水面的亮度,恢复到原来水平。

再对比红通道、蓝通道,在蓝通道里,天空、水面的亮度最亮,作为选区,它是最好的。

这时的输出通道是绿,故将蓝色百分比的小滑块向左滑动,就等于是以“蓝色通道作为选区”,在绿通道中降低这部分选区的亮度。

所以,一边看绿色通道中天空、水面的亮度降低,一边将蓝色百分比的小滑块向左滑动,直到绿色通道中天空、水面的的亮度,恢复到原来水平时止(这时合计为100%时,绿通道的中性灰颜色保持不变)效果见图17。

图17完成校色要求“绿草更绿”面接着做校色要求2“红衣更红”新建一个通道混和器调整图层。

选择→色彩范围→红色,得红色选区。

并在新建的通道混和器调整图层上添加这个选区为蒙版。

要“红衣更红”,就选输出通道红,增加红衣的亮度。

故一边看红衣服的红色增加,一边向右滑动红色通道的小滑块,由100%增加到极限200%(这时已经有色域并级了,只是因为人很小,也不需要这些细节!)。

再Ctrl+J 复制一次。

效果见图18。

图18如果觉得前面两个人物的肤色太红,可以用黑色画笔在蒙版里擦掉。

至此,完成校色要求“红衣更红”。

下面再接着做校色要求3“天空更蓝”。

继续新建一个通道混和器调整图层。

选择→色彩范围→蓝色,得蓝色选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