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海南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

2015海南中考物理总复习资料

海南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1:基本常识 (2)知识点2: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知识点3:声的产生、传播、特征、控制 (2)知识点4:辨别导体,绝缘体,超导体,半导体 (3)知识点5:内燃机 (3)知识点6: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实例 (4)知识点7:杠杆,及杠杆原理 (4)知识点8:安全用电 (4)知识点9:凸透镜成像原理,及其应用 (5)知识点10:探究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奥斯特实验 7 知识点11:流体(一般指气体或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7)知识点12:物态变化与吸放热,及常见现象分析 (8)知识点13:压强,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8)知识点14:液体压强 (8)知识点15:摩擦力 (9)知识点16:浮力的计算方法,测量实验,以及浮力的应用 (9)知识点17:密度的计算,测量实验 (9)知识点18:电学实验略(具体请看知识点24) (10)知识点19: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0)知识点20:比热容的实验 (10)知识点21:力做功 (11)知识点22:机械能(势能+动能)守恒。

及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11)知识点23: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11)知识点24:电学 (12)作图题 (17)其他 (17)知识点1:基本常识对1cm ,1dm ,1m ,1光年的理解;对1N ,1g ,1斤,1kg 的理解;(根据生活经验来理解)举例:一瓶矿泉水,大概是500ml ,500g=1斤=0.5公斤1m=10dm=100cm ;222100001001cm dm m ==;3633310101cm dm m == 知识点2: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的能源。

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无法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

例如: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知识点3:声的产生、传播、特征、控制声速:340m/s ,且有遇到障碍物折返的特点(另外,电磁波的速度=光速=3×108m/s )产生的原因:物体振动。

人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的振动。

敲击鼓面后,鼓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鼓面的振动。

拨动朔料尺,尺子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尺子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通常指空气。

另外,固体,液体也能充当介质。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是气体液体固体>>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乐音的高低。

比如,女生的声音比较尖锐,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这是因为女生的声音音调通常高于男生的音调。

合唱队里的.女高音,男低音,也是根据他们的音调选拔的。

比如,小鸟的音调高,老牛的音调低。

比如,向开水瓶里装开水时,瓶会发出一定的声音,随着水面的上升,声音音调越来越低。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说话大声一点和调高开关,都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一些。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

例如,父母的感冒了,音调和响度都可能发生变化,但音色不会改变,我们仍能辨别出父母的声音。

另外:分贝:dB。

与响度有关。

频率:Hz(赫兹)。

与音调有关。

声音与能量:声音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

例如,对着一杯水说话,水面会振动。

电影里,尖叫生过大,会把玻璃阵碎。

都说明了声音是具有能量的,是可以传播的。

控制噪音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例如,把音量调小。

在传播过程中:例如,设置隔音带。

在人耳处:例如,捂住耳朵。

知识点4:辨别导体,绝缘体,超导体,半导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例如,铁线、人体、铅笔芯(石墨)、盐水。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例如,塑料尺。

超导体:电阻接近于0。

(比较昂贵,主要用于充当电阻越小越好的电器元件,如,电脑的芯板)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具有单向导电性。

主要指二极管,LED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

(联系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去判断.)知识点5:内燃机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机械能→内能)、做功冲程(内能→机械能)、排气冲程。

知识点6: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实例光的直线传播:树的影子,月食,小孔成像。

光的反射:燕子在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光污染。

光的折射:看到水中的鱼“变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被“折断”,凸透镜成像,放大镜看物体,海市蜃楼,彩虹的形成。

另外,由于光的折射原因,叉鱼时,我们一般是往鱼的后下方叉。

知识点7:杠杆,及杠杆原理① 杠杆的两种模型:①支点o 在动力和阻力的同一侧。

②支点o 在动力和阻力的中间② 分类: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③ 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省力杠杆:核桃夹、羊角锤、起子费力杠杆:筷子等臂杠杆:托盘天平即含省力杠杆,又含费力杠杆的:指甲刀要求:会找出支点O ,准确的画出动力和阻力,以及动力臂和阻力臂。

并应用杠杆原理解题:2211L F L F 。

会画最长的动力臂,此时动力最小。

(注意:动力臂和阻力臂,是从质点O 出发,垂直与动力和阻力所在的直线的。

)知识点8:安全用电① 不用手或者湿手直接触碰带点的导线、开关或者强拉触电者②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但一个插座上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大功率电器,因为那样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引发火灾.③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接地线,以防漏电时,人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举例,电冰箱、洗衣机等用电器都使用三角插头。

④安装电灯的开关,要考虑当开关断开时,人触摸灯泡是安全的。

所以,要把开关装在火线上。

如图:⑤发现用电器着火了,要立即断开电源再想法灭火。

知识点9:凸透镜成像原理,及其应用①凸透镜成像原理:②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利用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监控器、人脸识别器利用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电影院的电影放映机利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注意,有时可利用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物体在凸透镜中的成像情况)(另外,实像是指可以再光屏上承接的像,如凸透镜成像。

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如平面镜成像,燕子在水中的倒影。

)分清凸透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的特点:中间薄两边厚。

凹透镜凸透镜③凹凸透镜的对远视眼和近视眼的矫正作用。

近视眼远视眼远视眼带_____,近视眼带______,且近视度数越高镜片越厚。

④凹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和汇聚作用:经过凹凸透镜光心的光线,沿原路发射不经过凹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受凹凸透镜对光的发散和汇聚作用,(另外,注意光线汇于焦点问题。

如一簇水平光线通过凹透镜,则通过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汇于焦点。

如通过凸透镜后出现是一簇水平光线,则其汇聚前的光线必汇于焦点。

)⑤有时可利用光路的可逆性对图像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知识点10:探究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奥斯特实验①甲和乙的区别:甲: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现象:闭合开关,通电导体棒ab,左右运动。

应用:电动机乙:探究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的条件和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即说明电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

应用:发电机另外: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知识点11:流体(一般指气体或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应用:飞机能够腾空而起,利用了机翼上表面的空气的流速大于下表面的空气流速,进而上表面的压强小于下表面的压强,而产生的升力。

飞鱼能飞起来,也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例如:飞盘的形状,其上表面凸起,风经过上表面时经过的路程长,故经过上表面的空气的流速大于下表面的空气流速,才易飞起来。

知识点12:物态变化与吸放热,及常见现象分析知识点13:压强,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强公式:SF P = 增大压强的方法:由公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分别为:增大压力F 、减小接触面积S 、或者既增大压力F 又减小接触面积S 。

比如:针做的非常尖,刀做的非常锋利,都是利用了减少接触面积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由公式可以看减小压强分别为:减小压力F 、增大接触面积S 、或者既减小压力F 又增大接触面积S 。

比如:书包带做的很宽,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都是为了减小压强。

知识点14:液体压强公式:gh P 液ρ=,(单位,2/m N )由公式看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其液体密度液ρ和其所处的位置距页面的距离h 有关。

知识点15:摩擦力① 静摩擦力:利用受力平衡来计算。

② 滑动摩擦力:N F f μ=(另外,也可用受力平衡来算)由公式可以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μ,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N F 有关.(注意,利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测量其所受摩擦力时,一定要匀速拉动)③ 滚动摩擦力:车轮地面上滚动,球在地上滚动产生的摩擦力都是滚动摩擦力④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例如,轮胎上刻花纹,举重运动员举重前,手要涂抹防滑粉)⑤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变滑动为滚动等。

(例如,钥匙空里滴点油,钥匙就很容易插进去。

自行车链上也要经常上油,减少磨损。

)知识点16:浮力的计算方法,测量实验,以及浮力的应用① 利用公式计算:排排液浮G gV F ==ρ② 利用受力平衡来算: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物体受力平衡有物浮G F =当物体被弹簧测力计拉着漂浮或悬浮在水面时,有物拉浮力G F F =+③ 浮力的应用:例题:将一个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时,分别处于漂浮、悬浮、下沉状态。

则球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分为_________,进而判断出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例题:将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球,分别放入同一个水槽中,它们分别处于漂浮、悬浮、下沉状态,问甲、乙、丙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甲、乙、丙的密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知识点17:密度的计算,测量实验密度:Vm =ρ,(单位:3/m kg ) 常识:3/1cm g =水ρ或33/101m kg ⨯=水ρ知识点18:电学实验略(具体请看知识点24)一般情况下考实物图的链接,和画电路图。

读电流表、电压表。

计算电阻,电压,电流,和电功率。

判断断路、短路。

移动滑动变阻器,电流变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以及闭合,或断开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另外,链接电路时,注意断开开关,这样有利于保护电路)知识点19: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常识: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温度是C o100。

在日常生活中,水沸腾的温度是小于C o 100。

另外,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升高而升高。

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气压低沸点低,达不到C o 100水就沸腾了,水沸腾了也是不能喝的。

所以在高原上要换高压锅才能烧出100oC 的开水。

水达到沸点了以后,继续加热,温度将不会上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