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火力发电厂的认识

对火力发电厂的认识

对火力发电厂的认识
班级:20093151 学号:2009315111 姓名:李国新火力发电厂的的就是以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换过程。

按照生产流程,发电厂的动力部分包括燃运、锅炉和气轮机三大部分。

我国的火电厂主要燃料是煤炭。

煤的的种类很多,发热量各异,发电用煤以劣质煤为主。

为分析和评说各发电厂的运行状态和经济指标,使各厂具有相同的可比条件,我们把每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时,其发热量为29300J/Kg者为标准煤。

染运系统是电厂的基础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把燃料从外地运回来后,进行贮存传输和制粉、为锅炉提供可燃用的煤粉。

因此除有贮煤厂和料厂外,还应有卸煤机、翻车机、给煤机、破碎机、筛分机、电池分离器、木屑分离器及计量机械等主要设备。

多采用双路胶带输送机对燃料进行输送,作为建筑物之间的纽带。

煤粉制备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把原煤研成煤粉送入锅炉,其主要设备有球磨机粗粉分离器、旋风分离器、排粉机、喷燃器等,通过管道连成系统。

锅炉是由燃烧市和烟道组成,主要任务是使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蒸汽,其燃烧室是由水冷壁,下降管、联箱和气包组成。

受热面,形成循环系统。

在烟道中布置着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设备吸收烟道中的余热,降低派烟温度,节省燃料,减少煤耗,提高锅炉利用效率。

燃料在煤膛中完全燃烧时,除有大量的煤粉外,还有一定量的空气量,其中一部分伴随煤粉,经燃烧器送如炉膛的热风称为一次风;另一部分热风直接送入炉膛助燃称为二次风;而由炉膛上部经喷燃器射入的风称为三次风,其搅拌作用促进燃烧。

为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和系统,诸如给水设备,通风系统,以及排灰渣系统等,由众多的辅助设备和管道组成。

汽轮机是发电厂的的原动机,它是把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大轴的机械能。

通过锅炉与汽轮机之间的热力系统完成工质的汽水循环,热力系统包括凝汽冷却系统,回热加热系统、疏水系统以及补水系统等若干子系统,并利用各种热力设备来完成各自的功能凝汽冷却系统主要使汽轮机的出口汽造成真空,让进入汽轮机的出口汽及工作蒸汽从高的压力和温度,膨胀到可能达到的最低压力,尽可能的多方出热量变为机械能。

同时,使乏汽加以冷却凝结成水,该系统由凝汽器、抽汽器、冷水塔及管道等主要设备组成。

回热加热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减少进入凝汽器的蒸汽量,以减少热量损失,提高热效率,利用汽轮机的各级抽汽,在逐级加热器中给水加热,该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回热加热器、除氧器等。

随机组的型式和供热要求的不同,抽汽的级数和压力也不同。

为保证热力系统的正常工作且适应电能负荷的变化要求,汽轮机设置有调速系统,用调速器来保证汽轮机的转速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

同时在汽轮机上还装设有保护装置,最常见的有危机保安器、盘车装置以及轴向装置等。

火力发电厂的运行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热效率、煤耗率、汽耗率、热耗率、厂用电率、装机容量年运行小时数以及成本等。

它是衡量发电厂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的标准.
发电厂的主控制中心设在主控制室,又称中央控制室。

对中小型容量的电厂,一般对电气设备进行集中控制,而对大中型的发电厂则更多的采用对机、炉、电统一调度的单元监控单元控制方式。

当电厂容量大、机组台数、接线复杂、出现回路数较多时,还设有网络控制室,通常简称网控。

电气主接线是电厂的的主系统,反映着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台数及主要电气设备的数量、布局、技术规范、连接形式及各回路间的关系。

接线的基本形式可归纳为母线制形式如:单母线、双母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等和无母线制接线如桥型接线、角型接线和单元接线等。

在发电厂中变压器可用作电压升高或降低,将电能传送给用户或电力系统,通常称为主变压器,用于不同的升高电压系统之间,作为相互能量转移的变压器,通常称为联络变压器。

供给发电厂本身用电的变压器称为厂用变压器。

高压断路器是开关设备中比较完善的一种开关设备。

它有灭弧装置,通常可以切断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

根据灭弧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油断路器、空气断路器、SF6断路器等。

隔离开关是用来隔离和切断电源和倒换电路的开关设备。

本身没有灭弧装置。

主要用于检修电路和设备时,与电源形成明显的断口。

在电路中与断路器串联使用,操作时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避免带负荷拉闸,合闸时先合隔离开关,后合断路器,跳闸时先跳断路器,后跳隔离开关。

厂用电系统是发电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接线形式多为单母线或单母分段式。

在大中型火力发电厂多采用:按炉分段原则。

且以6KV高压和380/220V低压两种电压等级供电;而水电厂则多采用380/220V一种厂用电压等级,对坝区水利枢纽用电则有变压器供给。

厂用低压开关设备广为采用的有闸刀开关、接触器磁力启动器、自动空气开关等。

为了对高压电气设备进行测量保护,需要借助仪用互感器,把高电压变为100V的低电压,把强电流变为5A的弱电流。

不仅可以使高电压与低电压分离,有利于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而且使二次侧仪表、继电器等自动化元件标准化,小型化,有利于系列生产。

仪用互感器包括: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其工作原理都是根据变压器原理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根据变压器原理构成的。

采用适当的一、二次绕组的闸数,来满足二次侧的要求。

电流互感器N1《N2原边接于主电路,副边的仪表及继电器等负荷均串接,为了安全二次绕组必须接地并在运行中严禁二次侧开路。

供给纪电保护装置、信号装置。

自动装置和开关电器的操作电源应当独立可靠,目下发电厂广泛采用蓄电池组,以浮充电方式运行。

直流电压可为110/220伏。

当采用220伏时每组蓄电池的总数为132个,其中基本电池56个,调节电池46个,对大容量的发电厂通常设有两套蓄电池组。

发电厂的信号系统包括:位置信号、事故信号、故障信号以及指挥信号等。

并以指示灯、光字牌和音响等反映运行状态和事故性质,通常以蜂鸣器表示事故,电铃表示出现故障,一般把事故信号和故障信号统称为中央音响信号。

发电厂为保证安全运行,对各主要的电器设备都采用纪电保护装置,并分别由几种保护构成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相互配合反映其事故与异常。

例如利用电路在发生短路故障时,会出现电流增大的特点,通过继电器及辅助设备构成过电流保护装置,利用比较被保护设备各端的电流大小和相位差别,用继电器构成差动保护装置等。

现代化大中型的发电厂,都日趋于自动化和利用计算机实现程序测量和监控,在厂用电系统中普遍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以保证厂用电的供电可靠性;在输电线路上广泛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并连运行的稳定性;发电厂的同期并列是经常的、重要的一项操作,最常采用的是手动准同期和自同期;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概括为电机励磁系统和半导体励磁系统两类。

在运行中为保证电压恒定以及事故状态下尽可能维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高发电、供电的可靠性,都采用自动励磁调节装置。

近年来计算机在发电厂的广泛运用已经逐渐深入并拓宽了应用面。

除了新型大容量机组现代化的新建电厂,都使用了计算机检测与控制外老厂亦随微机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单项自动化的技术改造。

大气过电压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及建筑物构成了威胁。

为防范雷击常采用避雷针;防止感应雷和行波的侵入而采用避雷器。

发电厂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必须对设备进行接地和接零。

接地一般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