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
“他们”指的是()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巴比伦人D.古希腊人2.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黄河文明3.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4.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5.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6.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这部法典是()A.《罗马法》B.《摩奴法典》C.《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7.“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这段话涉及的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8.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广泛。
下列关于这一宗教表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公元1世纪B.信徒称为穆斯林C.经典是《古兰经》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9.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的首都在()A.哈拉帕B.巴比伦C.摩亨佐•达罗D.华氏城10.如图所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一种制度()A.雅典民主政治B.西周分封制C.西欧封君封臣制D.印度种姓制度二.多选题(共2小题)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错误的有()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楔形文字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12.根据印度《梨俱吠陀》的传说,人们把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属于被统治阶级中的第二等级的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三.填空题(共5小题)1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结晶。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
古埃及的国王称,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
14.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15.《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判断对错)16.《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阶级的利益。
17.佛教诞生于印度,其创始人是耶稣(判断对错)。
四.辨析题(共2小题)18.古埃及作为权力象征的法老陵墓是狮身面像人错误:订正:。
19.古埃及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错误:改正:。
五.材料题(共2小题)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法典规定,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材料三: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难以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1)材料一图中所示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存?被称为什么?它在古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请再举出一个这个古国的文明成果?(2)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这是古代哪一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献?从法典内容看,它维护的是谁的利益?法典中体现了该国王的一大特征是什么?该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3)材料三反映了古印度的什么制度?是什么人制定的这一制度?他们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影响?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二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国法典的内容?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2)此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在世界上有什么地位?(3)材料二所说的是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印度商人属于哪个等级?六.解答题(共1小题)22.(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金字塔所在处B.佛教发源地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
“他们”指的是()A.古埃及人B.古印度人C.古巴比伦人D.古希腊人【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埃及文明。
识记有关知识。
【解答】因为相信来世,他们不但把死去的尸体制成木乃伊,还用石头建造了角锥状的坚固的陵墓,这里的“他们”是指古代埃及人。
古埃及人笃信人死后,其灵魂不会消亡,仍会依附在尸体或雕像上。
古埃及,在很早的时候,因文化原因,把国王或大臣的尸体制成干尸即木乃伊保存下来。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掌握古埃及的文明。
2.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A.古埃及文明B.古巴比伦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代黄河文明【分析】本题以尼罗河从南向北贯穿其间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古埃及文明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这里每年定期泛滥,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孕育了以灌溉农业为特色的古埃及文明。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古埃及文明的有关内容。
3.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A.象形文字、金字塔B.甲骨文、青铜器C.楔形文字、种姓制度D.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分析】本题以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属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成果。
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成果的相关知识点。
4.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答】据“古代一部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数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该法律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他在位时,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实。
5.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
”这部法典是()A.《汉谟拉比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解答】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巴比伦文明的相关史实。
6.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表明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这部法典是()A.《罗马法》B.《摩奴法典》C.《查士丁尼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分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
识记相关内容。
【解答】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知识的掌握。
识记有关法典的知识。
7.“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
”这段话涉及的是()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佛教。
识记掌握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的史实。
【解答】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
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
东汉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法,建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西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8.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影响广泛。
下列关于这一宗教表述正确的是()A..产生于公元1世纪B.信徒称为穆斯林C.经典是《古兰经》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佛教的掌握。
识记世界三大宗教并加以区分。
【解答】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基督教创立于1世纪,所以A项错误;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
所以B项错误;伊斯兰教奉《古兰经》为经典,所以C项错误;公元前6世纪,佛教起源于古代的印度,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
故选:D。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佛教的掌握。
需识记并掌握世界三大宗教并且加以区分。
9.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孔雀王朝的首都在()A.哈拉帕B.巴比伦C.摩亨佐•达罗D.华氏城【分析】本题考查了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