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1.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B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B.在不同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C.两者都可以随时变换D.总体可变换成总体单位,而总体单位不能变换成总体2. 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C )A. 产品成本B. 企业增加值C. 企业经济类型D. 企业职工人数3. 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D )A. 只能有一个指标B. 只能有一个标志C. 可以有多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标志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有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A.520B.510C.500D.5405. 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 B )A. 差异性B. 同质性C. 社会性D. 综合性6.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D.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7.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C )A.普查 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8.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 D )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数量指标D. 标志值9.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A. 职工人数B. 设备台数C. 学生体重D. 工业企业数10. 某企业1994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B )A.75%B.98.15%C.133.33%D.101.89%11. 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12.“平均每个人占有钢产量”这个指标是( D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13.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要分别计算其( A )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C.极差 D.均方差14.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这四个指标中有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C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15.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人数这两个指标( A )A.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B. 均为时期指标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D. 均为时点指标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 表示( B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C)。
A、中位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 D )。
A.它是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它是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C.它是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它是在质与量的联系中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若不断重复某次调查,每次向随机抽取的100人提出同一个问题,则每次都能得到一个回答“是”的人数百分数,这若干百分数的分布称为:( D )。
A.总体平均数的次数分布 B.样本平均的抽样分布C.总体成数的次数分布 D.样本成数的抽样分布3.当变量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 C )。
A.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B.该数列众数等于均值C.该数列无众数 D.该众数等于最大的数值4.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最常用的是( D )。
A.全距 B.平均差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5.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近似采用( B )。
A.多阶段抽样的误差公式 B.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C.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D.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6.将报告期两个城市物业管理费用的物价水平进行综合对比,属于( D )。
A.强度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C.结构影响指数 D.静态指数7.某地区商品销售额增长了5%,商品零售价格平均增长2%,则商品销售量增长( C )。
A.7% B.10% C.2.94% D.3%8.对于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变量建立的直线回归方城Y=a+bx中,回归系数b ( B )。
A.肯定是正数B.显著不为0 C.可能为0 D.肯定为负数9.若产品产量增加,生产费用不变,则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B )。
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0.下列现象中具有狭义相关系数的现象的是( C )。
A.定期存款的利率与利息B.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销售价格C.居民收入与商品销售额D.电视机产量与粮食产量1.美国10家公司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如下(百万美元):72,63.1,54.7, 54.3, 29, 26.9, 25, 23.9, 23, 20。
下列图示法不宜用于描述这些数据的是(D )。
A. 直方图B.茎叶图C. 散点图D. 饼图2.如果分布是左偏的,则( B )。
A. 众数>均值>中位数B. 众数>中位数>均值C. 均值>中位数>众数D. 均值>众数>中位数3.智商的得分服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6的正态分布。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2,样本容量为( B )。
A. 16B. 64C. 8D. 无法确定4.以样本均值为估计量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且总体方差已知,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95%的置信区间比90%的置信区间宽B. 样本容量较小的置信区间较小C. 相同置信水平下,样本量大的区间较大D. 样本均值越小,区间越大5.若一项假设规定显著性水平为α=0.05,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拒绝H0的概率为5%B. 不拒绝H0的概率为5%C. 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无关%D. H0为真时被拒绝的概率为5%6.当样本容量一定时,拒绝域的面积( B )。
A. 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无关B. 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成正比C. 与显著性水平α的大小成反比D. 与样本观测值有关7.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是( B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 组间均方和除以总均方8.在因变量的总离差平方和中, 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剩余平方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 A )。
A. 相关程度高B.相关程度低C.完全相关D.完全不相关9.已知相临几期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12%, 6.42%, 5.91%, 5.13%, 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D )。
A. 8.12%×6.42%×5.91%×5.13%B. 8.12%×6.42%×5.91%×5.13%-100%C. 1.0812×1.0642×1.0591×1.0513D. 1.0812×1.0642×1.0591×1.0513-100%10.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统计指数的是(D )。
两期同一商品价格的比值两地同一商品价格的比值某校实际招生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的比值某校理工科招生人数与招生总数的比值11.如果把次数分配的权数f换成权数比重f/Σf,则方差(B )。
A.变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12.从由2,4和10组成的总体中,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容量为3的样本,则抽到特定样本的概率为( D )。
A.1/9 B.无法确定C.1/3 D.1/2713.当正态总体的方差已知时,在小样本条件下,估计总体均值使用的分布是(B )。
A.正态分布B.t分布C.分布D.F分布14.在一次假设检验中,当显著性水平α=0.01原假设被拒绝时,则用α=0.05时( A )。
A.一定会被拒绝B.一定不会被拒绝C.需要重新检验D.有可能拒绝原假设15.在方差分析中,每个因子下得到的样本数据称为(C )A.因素B.方差C.处理D.观测值1.进行一项调查要求回答率比较高时,获取资料应采用( B )A.自填问卷调查。
B.派员访问调查。
C.电话调查。
D.网络调查对于组距分组数据,要计算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各组数据应使用( C )。
A.组上限B.组下限C.组中值D.组次数若欲调查估计某个街区的男女人口比例,采用的方法是按户口册随机抽取200个家庭做样本,用这个样本的比例来推断总体,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B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多阶抽样。
D.分层抽样。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是( A )。
A.众数B.中位数C.极值D.均值下列直线回归方程中,肯定错误的是(C )。
设( )为来自总体的一简单随机样本,则下列估计量中不是总体期望的无偏估计量有( B )。
A、;B、;C、;D、。
变量的方差是其( D )。
A.极差的平方B.平均数的平方C.平均差的平方D.标准差的平方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的符号,取决于( D )A.变量x的标准差B.变量y的标准差C. 变量x和y两标准差的乘积D.变量x和y的协方差某时间序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3年移动平均法修匀,修匀后的时间序列尚有数据( B )。
A.25项B.28项C.27项D.30项要求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这一标准被称为( B )。
A.无偏性B. 一致性C.有效性D.充分性11.如果计算我国2003年人口数与1990年人口数相比的平均增长率,应该用 C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几何平均法D.调和平均法12在参数估计中利用t分布构造置信区间的条件是( B )A、总体分布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B、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C、总体不一定是正态分布但必须是大样本D、总体不一定是正态分布, 但需要方差已知13.抽样分布指的是( C )。
A.抽取样本的总体的分布B.样本自身的分布C.样本统计量的分布D.抽样观测变量的分布14.在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等于(A )。
A.αB.βC.1-αD.1-β15.如果原假设为:,备择假设为,则进行假设检验时应采用( D )。
A.右侧检验B.双侧检验C.上侧检验D. 左侧检验16.一个样本含有7个数据值:10,20,21,17,16,12,25;它们的中位数为( D )。
A.18.5B.16.5C.16D.1717.在假设检验中,如果原假设为真,则检验统计量的值落入拒绝域是一个(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