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行政领导

第七章 行政领导


三、行政领导的特点
1、权威性
(1)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组织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 (2)权力由权力机关认可,具有法律效力; (3)权力行使依法进行;
2、综合性
不折腾 (1)行政领导工作内容的综合性 ;
(2)行政领导工作方法的综合性 ;
(3)行政领导素质的综合性 ;
3、动态性 :领导内容、领导方式、领导体制的变化
推定的“首长”
(三)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基本内客 1.行政首长的职权 2.各级行政首长都要向人民负责
3.行政首长承担的责任
(1)公务员的责任
(2)行政责任
(3)政治责任 (4)领导责任
4、服务性 :服务于民众
国家主要领导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
结构图
中共中央(结构图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七届)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届)
四、行政领导的分类
(一)按层次划分
根据行政领导层次:中央、地方行政领导。
(二)行政领导方式 1.根据行政领导工作侧重点的不同:
以事为重心、以人为重心和人事并重型
2.根据行政领导者作用于被领导者的方式不同
强制命令式、疏导说服式、激发鼓励式与榜样示范式
(三)行政领导艺术 1.行政领导者的用权艺术 2.行政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3.行政领导者的处事艺术 4.行政领导者的运时艺术
(三)行政领导职位有相对稳定性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
(一)正确认识行政领导者职位、职权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充分认识职权的两重性
(三)严格区分行政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影响力
(四)科学界定行政职权范围
三、行政领导者的职责
(一)行政领导者要依法履行行政领导职位上的职责 (二)行政领导者必须承担违反法定义务而引起的法律后果 首先,政治责任。
5.行政领导者的语言艺术
第五节
我国的行政领导体制
一、行政领导体制的含义
一定时期内国家行政组织中各级领导要素间相互关系
的综合,是由国家权力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以法定程
序制定的行政领导职责权限和组织结构制度的总和
二、我国的行政领导体制 (一)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确立 (二)我国行政首长负责制中“首长”的范围 法定的“首长”
第七章
第一节
行政领导
行政领导概述
一、含义 (一)含义
1、广义上: 在一切组织和团体中运用合法权力对被领导者进行统御和指 引以实现特定目标的管理活动; 2、狭义上: 国家行政机关中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组织和管理国家 行政事务所进行的行政活动的总称;
(二)行政领导含义分析
1、行为主体:行政领导者,包括个体领导者和群体领导者; 2、行为客体:行政领导者的部属和管理的部分对象; 3、行为内容:决策、指挥、控制、协调、监督、检查等;
根据行政领导权力行使主体的不同:首长制、委员会
制和混合制。
五、行政领导的作用
(一)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协调统一的保证
(二)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运行过程的核心
(三)行政领导是关系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职责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
(一)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是客观的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设置是有限的
1.人际关系协调
2.工作配合协调
(三)行政领导班子的结构优化 1.目标性 2.确定性 3.相关性 4.动态平衡性 5.自动调节性 6.整体性
第四节 行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
一、行政领导方法、方式、艺术的含义 二、行政领导方法、行政领导方式和行政领导艺术 (一)行政领导方法 1.实事求是的方法 2.群众路线的方法 3.矛盾分析的方法
其次,工作责任。
最后,法律责任。
第三节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结构
• • • • • • 一、行政领导者个人的素质结构 (一)德 (二)才 (三)学 (四)识 (五)体
二、行政领导班子素质结构
(一)行政领导班子集体素质结构的“有形结构”
1.年龄、性别结构
2.专业、知识结构 3.个性心理结构
(二)行政领导班子集体素质结构的“无形结构”
二、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1、法定的权力:基于法定的职位或则组织中的行为规范或协定;
2、奖励权: 物质上、精神上;目前的 、长远的;赞许、嘉奖、升迁、加薪等;
3、强制权:惩罚权,训斥、记过、停职、开除等;
4、专家权:专业知识、技能、学识、经验等; 5、归属权: 基于领导者的人格、才能、品德、态度,使部属产生认同感;
(二)按横向功能划分 根据横向功能:计划领导、财务领导、人事领导、 机关内部 (三)按性质划分
根据行政领导性质:政治领导、一般权限的行政
领导和专门权限的行政领导。
四、行政领导的分类
(四)按运用权力的方式划分 根据行政领导运用权力的方式不同:独裁型(集权
型)、民主型(分权型)和放任型(俱乐部型)
(五)按权力行使主体划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