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2依法履行义务-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公民义务第2课时依法履行义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特点,了解法定义务须履行的要求,知道违反义务须担责,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能力目标:增强对权利义务相统一道理的理解能力,养成自觉依法履行义务的好习惯,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特点,明确依法履行义务的要求和违反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教学重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教学难点】权利义务相统一,违反义务须担责。

【教学环节】一、名言导入【多媒体呈现】古训一:“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古训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教师点拨:什么当为?什么不可为?好坏善恶的标准是什么?身在法治社会,我们做与不做的标准应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要把宪法和法律看作是判断好坏善恶的标准。

对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我们必须依法自觉履行。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话题,来一起学习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二、探究新知(一)权利义务相统一活动一:欣赏思考【多媒体呈现】材料一没有义务的地方,就没有权利。

——洛克履行职责会使我们幸福,违背职责会使我们不幸。

——丹·韦伯斯特材料二问题:(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和理解这一问题?(3)请你列举出几个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要求:师生一起诵读材料一中的两则名言并略作思考,然后观察材料二中的漫画并略作思考,教师请个别同学在班级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我们要坚持公民权利义务相统一,决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多媒体呈现结论】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活动二:问题探究【多媒体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问题:这条规定表明了什么?要求:全班一起朗读宪法的这条规定,略作停顿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请个别学生在全班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这条规定表明,公民的某些权利本身也就是公民的义务。

我们要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多媒体呈现结论】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表现(1)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多媒体呈现结论】3.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二)法定义务须履行活动三: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材料一王某在招聘网站发帖寻求兼职,很快有人给他发来招聘信息,对方自称是“海军某装备杂志社”人员,要招观测员,观测报送三亚军港舰船进出情况。

开始,王某担心这份工作有危险,对方声称收集这些情况只用于舰船研究,如接受这一工作,除薪酬外公司还将支付观测点的租金。

王某经不住诱惑,接受了这份工作,并按对方的要求,在军港附近租房,购置望远镜,对军港进行观测,先后多次用对方规定的暗语,将各类军舰和工程船只进出军港的情况,通过手机发给对方。

后来,王某从国家安全宣传中,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危及国家安全,悬崖勒马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如实交代犯罪事实。

鉴于王某主动投案、彻底交代问题,真心改过,犯罪情节较轻,司法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对其免于处罚。

材料二2017年 1月10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奚某某受贿一案。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奚某某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指控:1996年至2015年,被告人奚某某利用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副庭长、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案件处理、公司上市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通过其家人非法收受相关人员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4596934亿元。

依法应以受贿罪追究奚某某的刑事责任。

2017年2月16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奚某某受贿案,对被告人奚某某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奚某某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奚某某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

问题:(1)王某和奚某某的行为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惩罚?(2)两则材料对我们有哪些警示?(3)你还知道哪些法律规定必须做和法律规定禁止做的行为?请与大家分享。

要求: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两则材料,略作停顿引发思考,在小组内讨论探究达成共识,教师请个别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就要做到: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如果不做法律要求的行为,或者做了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多媒体呈现结论】1.法定义务的含义及特点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多媒体呈现结论】2.依法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依据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三)违反义务须担责活动四: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2016年1月19日,奉新县城狮山大道发生一起驾车冲撞行人案件。

胡某某故意驾车冲撞上学途中的学生,造成4名学生死亡、18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的严重后果。

2016年1月21日,奉新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批准逮捕。

2016年8月23日,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奉新“1·19”故意驾车撞人案进行一审宣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被告人胡某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决被告人胡某某对6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依法进行经济赔偿。

2017年7月11日上午,江西省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法院核准并下达的死刑执行命令,对奉新“1·19”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告人胡某某进行宣判,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问题:(1)胡某某被执行枪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胡某某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承担了什么责任?(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法律案例?请与大家分享。

要求:请几位同学依次朗读材料,略作停顿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请个别同学在全班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违反法定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要树立违反法定义务须担责的意识,自觉依法积极履行公民义务。

【多媒体呈现结论】1.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多媒体呈现结论】2.法律责任的种类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活动五:欣赏提升【多媒体呈现】播放视频《法律那些事儿:三分钟看懂中国法律》活动六:合作总结梳理知识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

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展示分享。

本课小结:“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公民,要正确认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不断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还要增强义务意识,依法自觉履行义务。

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在自己的心中要有一个红绿灯。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只有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才能确保和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依法忠实履行义务的典范和楷模,共同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