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4、美在音韵和谐: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本词开端一连十四个叠字,一波三折而一气贯串,节 奏鲜明,音韵和谐,将词人倾吐不尽和悲哀赋予言外,使 读者如闻哽咽啜泣之声。
卢 纶《山 店 》: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风动叶声山犬吠, 几家松火隔秋云。 ——“登登”写出了登山路的声音;“决决”写出了溪泉的声 音。这样写节奏鲜明,音节和谐,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欢叫,激起了 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向往……这是 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 拟,为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5、色彩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 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 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 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寂寂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鹦鹉在啄食余下的香稻粒, 凤凰栖息在已经老了的碧梧枝上)。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香雾云鬟湿,一是声律的要求,二是出于修 辞上的特殊需要。鉴赏时,要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笔下之 景之意之情,特别是诗人的情感侧重点。
某 一 富有情韵形容词(闹) 句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绿)
2、 鉴赏 诗歌 语言 题的 考查 模式
第第一一种种模模式式 炼炼字字型型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 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 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 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 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 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生动的效果。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
——鉴赏时,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 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3、美在富有弹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去年惜别的旧恨,已如流水之 难尽;今日重访不见的新恨更如乱山云叠 ,令人如何忍受) 。
2、 鉴赏 诗歌 语言 题的 考查 模式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 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何处?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 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放在 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修饰词: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 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 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 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个细字,脉脉绵绵,写出了春雨滋 润万物的细密。
3.叠词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欣赏时,有时可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 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 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 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诗 眼
整 首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诗 (闲、愁、幽、秋)
传神的动词(咽)
甫“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贾到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 岸” ……无不用字准确传神。
——鉴赏时,要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2、美在言简意丰:
唐代许诨《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尽,景阳兵合戎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 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 唯有青山似洛中。 玉树歌残王气尽,景阳兵合戎楼空,英雄一去豪华尽,唯有青 山似洛中。——气象雄张,不下太白绝句。
蒹 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潮洄从之,道阻 且长。潮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 希。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 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矣。潮洄从之,道阻 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止。
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典型的艺术特色,在其中的许多 优秀作品中,常常出现章节的反复重叠,各章节之间仅仅更换 个别词。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歌中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 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
推敲字词
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的词:
• 名词 • 动词 • 修饰词(大多是形容词) • 画龙点睛词(大多是动词或是活用词) • 叠词 • 拟声词 • 表颜色的词 • 数量词
1、动词是我们鉴赏诗歌用语的重点,要善于通 过动词的使用来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词鉴赏之 语言风格鉴赏
诗词语言的美
1、美在准确传神:
齐己《早梅》: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郑谷)
王驾《晴景 》: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 春色在邻家。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 陶潜“悠然见南山”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杜
•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 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 人之心。
•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 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 的痛苦。
•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写 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 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 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声声慢》李清照)
七个叠词一气呵出,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 活动和愁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愁苦 凄惨的气氛笼罩全篇。//再从语音的节奏、声调看, 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泣的音 韵美,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拟声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水鸟的和鸣声。 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嬉戏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