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开题答辩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开题答辩
颈内动脉插管
全身肝素化
记录正常情况
实验步骤—失血性休克造模
• 第一次放血: • 缓慢放血(<2ml/min)至平均动脉 压降至原水平2/3,记录失血量。 • 稳定观察3分钟,记录一般表现和各 种指标的变化,注意机体是否出现 代偿和休克表现。 • 观察结束后将血液回输。
实验步骤—失血性休克造模
• 第二次放血:
实验步骤—失血性休克抢救
第一组 回输全身循环血量10%全血 生理盐水全身循环血量10% 生理盐水0.33ml/kg 5%葡萄糖溶液5ml 生理盐水0.33ml/kg 5%葡萄糖溶液5ml 生理盐水0.33ml/kg 5%葡萄糖溶液5ml
• 观察血压、呼吸频率 、心电图、心率、尿 量、微循环状态 • 记录恢复正常的时间 • 取血进行血气分析
家兔失血性休克及抢救
12法八 1小班 第1小组
左亦攸 韩启新
实验目的
• 复制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 观察失血性休克和抢救休克时, 动物的一般表现、主要生理指标 和微循环变化。 • 对比不同抢救方法对各项指标的 影响,探讨不同抢救方法的抢救 效果。
实验意义
• 了解失血性休克时,家兔一般表现、 主要生理指标和微循环变化。 • 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在家兔失血性休克 复苏中的作用。
目录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标题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实验动物
• 家兔2只 • 性别、年龄、 体重等各项指 标相近
实验器材
• • • • • • • PowerLab主机 微循环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桥式放大器 i-STAT血气分析仪 呼吸压力换能器 血压换能器 电子天平 • • • • • • • • 兔台 手术器械一套 动脉夹1个 动脉插管2个 气管插管 静脉插管 输尿管插管 5ml、20ml、50ml注射器 各2支 • 烧杯2个
药品及用量
药品 戊巴比妥钠 生理盐水 肝素 山莨菪碱 多巴胺 浓度 1% 0.9% 0.7% 1% — 用量 3ml/kg 5ml/kg 3ml/kg 1ml/kg 0.5mg
实验步骤
手术
失血性休克 造模
失血性休克 抢救
实验步骤—手术
麻醉与固定 观察微循环 心电图描记
气管插管
颈外静脉插管
输尿管插管
点击添加文本
实验原理
• 多巴胺
• 一种中枢和外周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 前体。它作用于三种受体:血管多巴胺受体、心 脏β1-受体和血管α-受体。 • 1-3μg/(kg· min)时主要作用于脑、肾、和肠系膜 血管,使血管扩张,增加尿量; • 2-l0μg (kg· min)时主要作用于B-受体,通过增强心 肌收缩能力而增加心输出量,同时也增加心肌氧 耗; • >10μg (kg· min)时以血管α-受体兴奋为主,收缩血 管。
山莨菪碱-多巴胺组 放血前 抢救前 抢救后
Hb 结论
预期结果
• 少量失血机体能够代偿。
• 大量失血在有效的措施下均能抢救 成功。
• 交替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家兔各项 指标更快稳定,更早复苏,且肾功 能和形态学检查显示其肾脏损伤程 度较小。
参考文献
【1】《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教程》第2版 【2】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2007),《中国危重病 急救医学》 2008 【3】景炳文,创伤与失血性休克,《中华急诊医学杂 志》,2003年 3月第 12 卷第 3 期 【4】杜晓冬,余海放,王玲,ISS、补液量、BE 对创伤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05 年第32 卷第7 期 【5】魏海滨,陈锦华,王鑫,联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基层医学论坛2011 年 第15 卷增刊 【6】王炫,王焕,多巴胺联合山莨菪碱治疗重度失血 性休克150例疗效分析,《医药世界》 2006年S2期 【7】方锦祥,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建立及解救方法比 较,《赤峰学院学报》2012年3月第28卷第3期
实验步骤—失血性休克抢救
第二组 回输全身循环血量10%全血 生理盐水全身循环血量10% 1%山莨菪碱0.33mg/kg 0.1mg/kg多巴胺 (溶于5ml5%葡萄糖溶液) 1%山莨菪碱0.33mg/kg 0.1mg/kg多巴胺 (溶于5ml5%葡萄糖溶液) 1%山莨菪碱0.33mg/kg 0.1mg/kg多巴胺 (溶于5ml5%葡萄糖溶液)
生理盐水组 放血前 抢救前 抢救后 山莨菪碱多巴胺组 放血前 抢救前 抢救后
实验结果
分组 生理盐水组 山莨菪碱多巴胺组
血压
呼吸频率
心电图
心率
尿量
微循环状态
指标 温度 pH PCO2 PO2 BEecf [HCO3-] TCO2 SO2 Na+ K+ iCa2+ Hct
生理盐水组 放血前 抢救前 抢救后
• 由颈动脉快速放血,使全身循环源自 量下降30%。 • 稳定观察3分钟,记录一般表现和各 种指标的变化,注意机体是否出现 代偿和休克表现。 • 取血进行血气分析。
实验步骤—失血性休克抢救
第一组 回输全身循环血量10%全血 生理盐水全身循环血量10% 生理盐水0.33ml/kg 5%葡萄糖溶液5ml 生理盐水0.33ml/kg 5%葡萄糖溶液5ml 生理盐水0.33ml/kg 5%葡萄糖溶液5ml 第二组 回输全身循环血量10%全血 生理盐水全身循环血量10% 1%山莨菪碱0.33mg/kg 0.1mg/kg多巴胺 (溶于5ml5%葡萄糖溶液) 1%山莨菪碱0.33mg/kg 0.1mg/kg多巴胺 (溶于5ml5%葡萄糖溶液) 1%山莨菪碱0.33mg/kg 0.1mg/kg多巴胺 (溶于5ml5%葡萄糖溶液)
病因治疗
复苏指南 (2007)
维持体温 正常
实验原理
• 少量失血时,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 可通过机体的一系列机制代偿,使 血压不出现明显的降低。 • 当快速大量失血超过全身循环血量 20%时,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超出机体的代偿能力,引起心排出 量减少、血压降低、微循环障碍, 导致休克。
实验原理
• 血管活性药
• 低血容量休克的病人一般不常规使用 血管活性药,
• 研究证实这些药物有进一步加重器官 灌注不足和缺氧的风险。
• 临床通常仅对于足够的液体复苏后仍 存在低血压或者输液还未开始的严重 低血压病人。
实验原理
• 山莨菪碱 • M受体拮抗剂,可使平滑肌明显松弛,解除 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灌流。
• 观察血压、呼吸频率 、心电图、心率、尿 量、微循环状态 • 记录恢复正常的时间 • 取血进行血气分析
实验步骤—肾脏的病理学检查
• 肾功能检查 • 观察肾脏大体和镜下 形态学改变 • 对比两种抢救方法对 肾脏灌注的影响 (仅设计,不实施)
实验结果
分组 时间 血压 呼吸频率 心电图 心率 尿量 微循环 状态
研究现状
• 休克的定义: • 由各种致病因素(创伤、感染、低血容量、心源性 和过敏性等) 引起 •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 急性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 导致组织与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器官功 能受损 • 失血性休克常由创伤引起, 属低血容量性休克。
研究现状
血管活性 药物 液体复苏 纠正代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