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形成性考核册电子政务作业1(1)电子政务——为推动和适应社会的电子化发展趋势,借助最新的万维网(INTERNET)技术在政府内部实现政务的迅速,高效,安全的运作,同时面向公众,企业提供方便,有效,迅速的服务。
从本质上讲,电子政务就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务运作过程。
这种新的运作过程完全不同于传统政府的运作过程,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3)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英文意思是Decision Support System,它是围绕着决策行动主体进行大支持管理人员进行非程序性决策的一种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以处理非程序性决策为主;(2)是对管理人员的支持而不是代替;(3)系统本身要求具有灵活性,采用联机对话方式,以便利用人的经验和系统提供可供分析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目前的DSS一般由一个数据库、一个模型库以及复杂的软件系统构成。
(5)电子口岸——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指与进出境贸易管理关联的国务院12个有关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本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公共数据库,以期达到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核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二、简答题1、简述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和相互关系?电子政务有四种基本模式:(1) G to G 模式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又称作G2G,它是指: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2) G to E 模式 (Government to Employee )G2E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G2G、G2B 和G2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
G2E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Intranet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服务。
(3) G to B 模式 (Government to Business )G2B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企业(Business)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B。
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责任。
(4) G to C 模式 (Government to Citizens )G to C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Government)与公民(Citizen)之间的电子政务,又称作G2C,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
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是什么?(1).办公手段不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交换的网络化是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最显著的区别。
传统政务办公模式依赖于纸质文件作为信息传递的介质,办公手段落后,效率低。
政府通过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网络发布的信息,远比以往通过纸质介质发布的信息容量大、速度快、形式灵活。
(2).行政业务流程不同实现行政业务流程的集约化。
标准化和高效化是电子政务的核心,是与传统政务的重要区别。
传统政务的机构设置是管理层次多,决策与执行层之间信息沟通的速度较慢,费用较多,信息失真率较高,往往使行政意志在执行与贯彻的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从而影响了政府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也造成了机构臃肿膨胀、行政流程复杂、办事效能降低等不良后果。
电子政务的发展使信息传递高效。
快捷,使政府扭转机构膨胀的局面成为可能。
(3).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政务的又一重要区别。
传统政务容易疏远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也容易使中间环节缺乏有力的民主监督,以致发生腐败现象。
而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和最终目标是政府对公众的需求反应更快捷,更直接地为人民服务。
3、实施电子政务的意义是什么?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
它不仅意味着政府信息的进一步透明和公开化,而且意味着政府要通过网络来管理其管辖的公共管理事务。
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而不是传统的经过层层关卡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政府机构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后,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快捷方便、及时准确地了解到政府机构所制定和颁发的与公众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一些重要的信息。
而且双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双向的和直接的沟通和互动,这对于建立良性的、健康的政府公众关系至关重要。
同时在通过电子化和网络化实现政府的服务职能上,如办理护照、办理车牌、缴纳个人税款等,能够让公众充分体验和享受电子政府的便利和效率。
(2).对政府来讲,机构改革后对人员工作效率、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电子政务可以提高人员效率,减少工作人员负担和加强政府管理职能的管控力度,提高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电子政务将建立了一个更符合环保精神的政府——因为它实现了无纸办公和远程办公;一个更开放和透明的政府——因为它拥有快捷、全面的再现信息披露和双向直接沟通;一个更有效率的政府——因为它可以把传统的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互联网直接推进到公众和企业身边,一个更廉洁勤政的政府——因为它的开放性将有效地抑制在传统政务中容易滋生的腐败和徇私现象。
(3).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延伸和加速,政府机构在与企业相关的运作和服务方面,也必定要实现数据交换和服务模式的对接。
正如有些专家所指出的,没有政府信息化,就没有全面的企业信息化;没有电子政务,就没有真正的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
电子政务不仅为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而且也成为电子商务的服务对象和客户。
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务工程将成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4、电子政务在技术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总体发展趋势如何?5、比较我国和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系统?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构建电子政务势在必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循序渐进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采取多种投资办法;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公务员和全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公务员与公众对电子政务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到位。
机构、流程;电子政务整体应用水平较低;•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
500万公务员中只有10%本科以上、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十分缺乏;•电子政务立法滞后。
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更多的是侧重于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信息的收集、获取、分类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其中有的问题现行法律中几乎找不到依据,如公共信息与个人信息的区别,有的问题散见于几部法律当中,如非保密信息问题;•对电子政务安全缺乏正确认识。
表现为过分注重安全、认为信息公开不安全、以为安全仅仅是技术问题。
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措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构建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创新思路,突破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资金和技术瓶颈;•加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通过发展电子政务促进政府改革的深入。
电子政务作业2一、简答题1、政务内外网——电子政务分内网和外网,外网就是一个传达、发布、互动、代有商务性的网站。
按照有关政策,我国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分为“内网”和“外网”两部分,二者间实行物理隔离。
在“内网”上,主要传输的是涉及国家机密的相关信息和办公业务;而“外网”上主要实现政府及其公共部门面向社会、公众、企业所提供的各种管理与服务。
2、信息发布——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即通过政府部分在互联网上建立政府网站,把要公布的信息通过网络发布给社会公众,这样一方面可为广大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人民的沟通和联系。
3、G2G——就是G to G 模式 (Government to Government),是电子政务基本的结构模式之一,简单的说就是政府在内部,上下级机构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
4、公文流转——纵观目前市场上成型的公文流转系统,其开发模式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系统结构和开发的技术手段,系统结构主要指终端操作人员与应用服务系统的相对关系,开发的技术手段指系统的平台及其主要开发技术。
5、电子办公系统——是在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进行的电子政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借助电子网络完成机关工作人员的许多事物性的工作,从而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如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申请出差、请假、文件复制、使用办公设施和设备、下载政府机关经常使用的各种表格,报销出差费用等。
二、简答题1、简述政务内外网和互联和互联网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相互关系?政府内网及其工作模式政务内网主要是一定级别的政务部门的办公网,它与该级别以下的政务部门办公网实行物理隔离。
内网中运行国家涉密信息、高度敏感内容、核心办公业务数据等。
主要解决一定级别部门的内部办公问题,同时还负责这些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管理,以及提供决策支持等。
政务内网的服务对象是政府内部的工作人员,运行的是以核心和涉密业务为主体的应用,目的在于提高政府核心业务运行的效用和效率。
♦政务内网的功能:办公自动化与文档管理;辅助决策;应急指挥;网络与数据安全政府外网及其工作模式♦政府外网主要是指政府通过网络运行不涉及国家机密的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所需的、与专业性服务相关的政务业务网。
该网与因特网之间采用逻辑隔离,并通过政府因特网的门户网站为社会直接提供服务。
♦政府外网的功能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交换;网上办公服务;“一站式”服务;政府内外网的工作关系♦政务内外网的不同之处业务类型和重要程度不同,内网运行政府核心业务和涉密信息;适用的级别不同,内网使用于副省以上的政府部门;安全要求的级别不同,普密级;主要的服务对象不同,内网服务于公务员;主要功能不同,内网侧重于政府内部的管理功能。
♦政府内外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密不可分。
2、简述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政府行政带来的影响?3、如何推进政府工作模式改革以适合电子政务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