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 (完整版).
。
(2)丹麦学派(哥本哈根学派):1931年成立 学会,创办《语言学学报》,是发展索绪尔语言 是一个符号系统、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的观点而形 成。 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语言理论》、布 龙达尔《结构语言学》。
(3)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美 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地安语基础上形成的,是 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发展最完善,最重要的一个 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先驱是鲍 阿斯(《美洲印地安语手册》)和萨丕尔(《
乔的观点:(1)不仅描写语言行为,还要研究 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2)人具有语 言习得机制,大脑能自动创造和理解句子,揭示这些 规则;(3)语法是生成和描写句子的规则系统,由句 法、语音、语义三平面组成;(4)采用现代数理逻辑 的形式化方法,根据有限的规则演绎无限的句子。
转换生成理论的基本内容
语言论》),强调对语言作客观的共时描写;
重要人物布龙菲尔德《语言论》是该派奠基之 作,其后哈里斯《结构语言学的方法》是在理 论和方法方面最为严谨的代表作。
三个学派各有特色:布拉格学派注重对 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 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描写语言学学派则着重 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优缺点
是在批判和修正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的过程中 发展起来的。是最近几十年西方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 个学派。创始人乔姆斯基→1957年《句法结构》,标 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乔姆斯基革命”)
受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影响,最初用结构主义方 法研究语法,但发现了弊端,发现以分布和替代的原 则方法对语言素材进行切分和分类,只分析语言的表 面现象,不能解释语言的内在结构,特别是不能分析 语言的深层和歧义结构。
(1)主张系统的研究;认为每种语言都有 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
(2)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 的,是跟其他单位区别、对立存在的
(3)重视共时语言的研究和口语的研究; 着重分析、描写语言的结构体系
三个主要的结构主义学派:
(1)布拉格学派(结构—功能学派):1926年 成立学会,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认为句子 能从语法角度分析,也能从功能角度分析,用主 位和述位来分析句子。代表人物及著作:马泰修 斯《捷克语与普通语言学》、雅科布逊《论俄语 音系的演变》《儿童语言,失语症与语音共性》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语言学”定义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研究和探讨语
言的功能、性质、结构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语言的功能: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 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的性质:符号系统。
语言的结构:1、由语音(外在形式)[+载体: 文字]、意义(内容)统一构成。 语言的发展:产生、演变规律、历史发展情况。
较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研究, 揭示语言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它们的历史 发展。
三、语言学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19世纪初→初级阶段: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施列 格尔、博普、格里木→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发展阶段:德国的施莱歇尔→按照语 言的来源和亲属关系作“谱系分类”,从事有关亲属语 言早期的原始母语的构拟和重建→语言亲属关系的直 观性 19世纪后期→新(青年)语法学派时期:德国的奥 斯特霍夫和布鲁克曼,创办《形态学研究》,宣布“语 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类推在语音演变中起着 重要作用”。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塔尔库斯对罗马史诗进行了编辑与 整理,迪奥尼修斯·特拉克斯写出了第一本被称为“语法
最伟大的权威”——《希腊语法》→拉丁语分布广,使 用时间长(一千多年)拉丁文语法→哲学家用逻辑研 究语言→奠定了语法研究的基础
(2)语文学的局限性
①研究对象狭窄,不重口语→经典古文语 法的规定性,与现实脱节。
(四)研究方法
先分成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部分→描 写分析特点和发展,比较差异(与共同来源的 语言)→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归纳一般规律
二、语言学的建立 (一)语言学产生原因:适应社会需要,逐步扩大范围,
改进方法而产生。 (二)从语文学到语言学 1、语文学 (1)语文学的源头
①中国:文言文的延续(注重文字,方言分歧大)→ 古籍阅读的需要→文字、音韵、训诂(小学) ②印度:解读经文→梵语语言的研究→前4世纪,对梵 语语音的研究,形成“声明学”;对梵语语法的研究, 《巴尼尼经》(梵语语法专著)。 ③希腊:哲学的巨大影响(语言研究与哲学研究相随)
(二)语言学的对象——语言
从对象上说,横向研究——包括书面语, 口语和外语;
纵向研究——包括“活”语言(当今 交际用)和“死”语言(古代书面语);
从结构上说,语言学研究包括语音、语 法、语义和文字等方面。
(三)语言学的任务
阐述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功能,通过考 察语言及应用,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乏科学认识。
③研究地位低下,附属地位→不能形成独 立的科学。
2、语言学的诞生
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 标志着真正独立的语言科学诞生。英国
人威廉·琼斯提出“印欧语假设”,成为历 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施列格尔(德) 第一个提出“比较语法”。丹麦的拉斯克, 德国的博普和格里木。他们运用“历史比
(1)优点:强调语言是一个完整的 符号系统,不能孤立地研究,要从各成 分间的关系,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 体性认识;注重对立成分的分析,影响 很大。
(2)缺点: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 死胡同,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语句的 具体内容。将形式和意义割裂开来。只 能描写语言事实而不能解释原因。
3、转换生成语言学
(1)优点:相对于语文学时期是一个巨大进步, 使语言研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是一个里程碑。
(2)缺点:对口语的重视仍然不够,侧重古语及 其发展,将语言事实作孤立的分析;忽视了语言各要 素之间的联系;忽略了语言整体的系统性考察→已经 不能适应语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2、结构主义语言学
瑞士索绪尔出版了著作《普通语言学教 程》,提出了一整套的新理论→奠定了结构主 义的基础,提出了著名的“棋子理论”
研究人的语言生成能力,即怎样用有限的成分 和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目标是提出一个能产生所有 句子的语法系统,它主要包括生成和转换两个方面。 生成规则又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和词汇插入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