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具有包容性
因为,中国的文明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完善,已经根深蒂固, 外来文明只有屈伸改变自己的形态,去融合到中国文明中,而中 国文明不可能去改变自己的形态融入到外来文明中。 清朝的闭关锁国和封建思想使中国的发展几乎于停滞,自马戈尔 尼访华失败,资本主义国家将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林则徐的虎门 销烟则成为1840年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导火索
1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后,传教士大规模涌入中国, 在19世纪60年代规模更大,而马神甫事件就 是以宗教为外衣的侵略活动。
2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 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 1853年(清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 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 衣,进行侵略活动。 1856年(清咸丰六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 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 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 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法国 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1857年联合英 国出兵侵华。
传教士
传教士宣扬平等,但中国的儒家思想中的三纲五常与之相背,在 当时的中国不可能实现。若仅仅是宣扬平等,也无法构成侵略。 然而,这些来到中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操控主权,成为资本主义国 家侵略的敲门石和工具,他们为资本主义提供情报,寻求政治庇 护,起草不平等条约,严重影响了中国主权。甚至马克思指出, 近代宗教是压制殖民地的工具。
日本的奴性教育
设立伪教育局,灌输奴化思想,统制平津报纸 ,控制舆 论喉舌, 屠杀爱国师生等多种手段麻醉沦陷区人民。
其中一麻醉手段,就是所谓的“尊孔”,借孔子做招牌,
实行其奴化政策。日本侵略者利用图书、画报、戏剧、电
影、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沦陷区民众宣传“和 平、反共、建国”的理论。
但凡是影响,就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两个方面,即使是以消极影响为主。虽
然,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也客观地促进了近代 中国社会的发展。西方平等自由的思想虽冲击了中国原有的价值观,但也唤起了部
分仁人志士为带领中国人民脱离苦海而前赴后继。部分来华的传教士是同情中国人
民的苦难,他们本着人道主义,遵循他们的教义,没有与当地军阀等势力相勾结, 这也勾不成了侵略,而仅仅是思想碰撞,更多的是融合。 1925年,加拿大传教士文幼章来华,此后数十年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和平事业的 发展,并于1953年荣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1965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的称号。1956年,文幼章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人民的老 朋友"。 2009年,在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文幼章被评为"致力于世界和平友好事业,世 界著名的和平战士"。
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文化 的影响
谈起文化,与之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来自宗教。而文化在哲学上属于思想意识,离不 开它固有的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
天主教传教士 利玛窦 利玛窦编制的 《山海舆地全图》
在明朝时期,就有 西方传教士来宣扬 西方的科学、世界 观及新的思想方式, 但当时的中国是皇 权高度集中的时代, 所以,传教士所宣 扬的内容在中国很 难实现。
一些传教士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侵略者的立场上,为本国政府 效力,客观上充当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先锋、后盾和军师。 尤为甚者,一些传教士为殖民主义扩张效力,直接参与了侵略 活动,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这些传教士的劣迹,是无法 掩盖和抹杀的。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 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了大片土地。 日本侵华战争的方针就是: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中华民族 的心理。日寇为了在沦陷区更有效地实施奴性教育,注重以 各种形式强加日语教育。为了掌握教育的控制权,和伪政府 都设立了相关机构,伪南满洲国设立了民生部教育司,直接 掌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