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机交互复习解读

人机交互复习解读

第 1 章绪论人机交互(HCI)是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且围绕这些方面的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 ACM SIGCH,I 1992,第6 页) (判断题或简答题)人机交互研究内容1. 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 Model and Methodology )(举例说明)一个交互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软件开发的成败。

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离不开好的交互模型与设计方法。

因此,研究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与设计方法,是人机交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2. 可用性分析与评估( Usability and Evaluation )3. 多通道交互技术( Multi-Modal )在多通道交互中,用户可以使用语音、手势、眼神、表情等自然的交互方式与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

多通道交互主要研究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多通道交互界面的评估方法以及多通道信息的融合等。

其中,多通道信息整合是多通道用户界面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4. 认知与智能用户界面( Intelligent User Interface ,IUI)5.群件6. Web 设计( Web-Interaction )7. 移动界面设计( Mobile and Ubicomp )认知与智能用户界面(In tellige nt User In terface,IUI)(综合应用题、简答题举例子)智能用户界面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机交互和人-人交互一样自然、方便。

上下文感知、眼动跟踪、手势识别、三维输入、语音识别、表情识别、手写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都是认知与智能用户界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语言命令交互阶段T图形用户界面( GUI)交互阶段T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阶段第 2 章感知和认知基础视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视觉是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的最重要的感觉通道。

外界80%的信息都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因此视觉显示是人机交互系统中用的最多的人机界面。

视觉感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受到外部刺激接收信息阶段和解释信息阶段。

视觉感知特点:一方面,眼睛和视觉系统的物理特性决定了人类无法看到某些事物;另一方面,视觉系统进行解释处理信息时可对不完全信息发挥一定的想象力。

进行人机交互设计需要清楚这两个阶段及其影响,了解人类真正能够看到的信息。

听觉(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听觉感知传递的信息仅次于视觉,可人们一般都低估了这些信息。

人的听觉可以感知大量的信息,但被视觉关注掩盖了许多。

听觉所涉及的问题和视觉一样,即接受刺激,把它的特性转化为神经兴奋,并对信息进行加工,然后传递到大脑。

人类听觉系统对声音的解释可帮助设计人机交互界面中的语音界面。

触觉在交互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尤其对有能力缺陷的人,如盲人,是至关重要的触觉的感知机理与视觉和听觉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非局部性(特点、选择题、判断题)温度感受器-冷热伤害感受器-疼痛机械刺激感受器-压力实验表明,人的手指的触觉敏感度是前臂的触觉敏感度的10 倍。

对人身体各部位触觉敏感程度的了解有助于基于触觉的交互设备的设计。

认知过程与交互设计原则(简单题七个原则列出其中5 个并举例说明)认知是人们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发生于头脑中的事情,它涉及认知处理,如思维、记忆、学习、幻想、决策、看、读、写和交谈等。

Norman 把认知划分为两个模式经验认知:有效、轻松地观察、操作和响应周围的事件,它要求具备某些专门知识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如使用Word 字处理系统编辑文档等。

思维认知:涉及思考、比较和决策,是发明创造的来源,如设计创作等。

1. 感知和识别(举例说明)人们可以使用感官从环境中获取信息,并把它转变为对物品、事件、声音和味觉的体验。

2. 注意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3. 记忆记忆就是回忆各种知识以便采取适当的行动。

4.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5. 语言处理阅读、说话和聆听这三种形式的语言处理具有一些相同和不同的属性。

相似性之一是,不论用哪一种形式表示,句子或短语的意思是相同的。

但是,人们对阅读、说话和聆听的难易有不同的体会。

6. 情感情感因素会影响人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如积极的情感会使人的思考更有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强,而消极的情感使人的思考更加片面,还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7. 人的个性差异个性差异可能是长期的,如性别、体力和智力水平;也可能是短期的,如压力和情感因素对人的影响;还可能是随时间变化的,如人的年龄等。

概念模型及对概念模型的认知(判断题,关键那三个模式概念)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种用户能够理解的系统描述,它使用一组集成的构思和概念,描述系统做什么、如何运作、外观如何等。

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模型UH卜口用户(概念模型)设计模型一一设计师设想的模型,说明系统如何运作。

系统映像一一系统实际上如何运作。

用户模型——用户如何理解系统的运行。

从人们不同的认知特点,讨论用户如何理解系统概念模型,它们是:思维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外部认知模型分布式认知(例子分辨出分布式认知、分布式模型图)分布式认知法描述的是认知系统中发生了什么,它通常描述人员之间的交互,人们使用的物品及工作环境。

例如,要驾驶飞机这个活动涉及:驾驶员、副驾驶员和空中交通管制员之间的交互;驾驶员、副驾驶员与驾驶舱内各种仪表的交互;驾驶员、副驾驶员与飞机所处环境的交互,如空中航线、跑道。

分布式认知的主要目的是要从信息传播媒介的角度来描述交互。

也就是说,它考虑的是信息如何表示,信息在流经不同个人以及使用不同物体时是如何重新表示的。

这类信息的转变也称为“表示状态的转变”。

第3章交互设备交互设备(给一张图,让你说这是什么识别)文本输入设备:键盘、手写。

键盘输入是最常见、最主要的文本输入方式。

图像输入设备:二维扫描仪、摄像头。

三维信息输入设备:三维扫描仪、动作捕捉设备。

指点输入设备:鼠标、光笔、控制杆、触摸板、触摸屏。

真三维显示:扫描体显示、固态体显示。

三维空间定位设备(那些种类设备,举例,概念)1. 空间跟踪定位器、2.数据手套、3.触觉和力反馈器三维显示设备(大概概念)第 4 章交互技术人机交互输入模式:请求模式、采样模式、事件模式。

(考察哪一种图示代表3 哪一种模式)1. 请求模式在请求模式下,输入设备的启动是在应用程序中设置的。

应用程序执行过程中需要输入数据时,暂停程序的执行,直到从输入设备接受到请求的输入数据后,才继续执行程序。

2. 采样模式输入设备和应用程序独立地工作。

输入设备连续不断地把信息输入进来,信息的输入和应用程序中的输入命令无关。

应用程序在处理其它数据的同时,输入设备也在工作,新的输入数据替换以前的输入数据。

当应用程序遇到取样命令时,读取当前保存的输入设备数据。

优点:这种模式对连续的信息流输入比较方便,也可同时处理多个输入设备的输入信息。

缺点:当应用程序的处理时间较长时,可能会失掉某些输入信息。

3. 事件模式输入设备和程序并行工作。

输入设备把数据保存到一个输入队列,也称为事件队列,所有的输入数据都保存起来,不会遗失。

应用程序随时可以检查这个事件队列,处理队列中的事件,或删除队列中的事件。

三维交互技术(面临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直接操作语音交互技术语音识别(Speech Recog nition)是计算机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文件或命令的技术,其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

一个完整的语音识别系统大致可分为语音特征提取,声学模型与模式匹配,以及语言模型与语义理解三部分。

目前采用的最广泛的建模技术是隐马尔科夫模型HMM 建模和上下文相关建模。

语音识别系统的组成:语音特征提取和声学模型第 5 章界面设计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思想(重点,简答题,选择题,举例说明)1. 桌面隐喻桌面隐喻是指在用户界面中用人们熟悉的桌面上的图例清楚地表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能力。

2. 所见即所得(打印预览)在WYSIWYG交互界面中,其所显示的用户交互行为与应用程序最终产生的结果是一致的。

3. 直接操纵(重要)直接操纵是指可以把操作的对象、属性、关系显式地表示出来,用光笔、鼠标、触摸屏或数据手套等指点设备直接从屏幕上获取形象化命令与数据的过程。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一般原则(简答题,举例说明)1. 界面要具有一致性2. 常用操作要有快捷方式3. 提供必要的错误处理功能4. 提供信息反馈5. 允许操作可逆6. 设计良好的联机帮助7. 合理划分并高效地使用显示屏幕用户的含义简单的说,用户是使用某种产品的人,其包含两层含义:1)用户是人类的一部分;2)用户是产品的使用者。

产品的设计只有以用户为中心,才能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

衡量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好坏,关键点是强调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与产品之间的交互质量,它包括三方面特性: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效率(Efficien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n)。

延伸开来,还包括对特定用户而言,产品的易学程度、对用户的吸引程度、用户在体验产品前后时的整体心理感受等。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ee, UX)通常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系统时的全面体验和满意度。

用户体验主要有下列四个元素组成:品牌( Branding)使用性( Usability)功能性( Functionality )内容( Content)用户分类(几类)偶然型用户:既没有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也缺少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的用户。

生疏型用户:他们更常使用计算机系统, 因而对计算机的性能及操作使用, 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经验。

但他们往往对新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缺乏了解, 不太熟悉,因此对新系统而言, 他们仍旧是生疏用户。

熟练型用户:这类用户一般是专业技术人员, 他们对需要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任务有清楚地了解,对计算机系统也有相当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能熟练地操作、使用。

专家型用户:对需要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计算机系统都很精通的, 通常是计算机专业用户,称为专家型用户。

任务分析(综合分析题,用例的描述,设计题)设计流程用户的观察和分析情境访谈( Contextual Interviews )走进用户的现实环境,尽量了解你的用户的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情况。

焦点小组( Focus Groups)组织一组用户进行讨论,让你更了解用户的理解、想法、态度和需求。

单独访谈( Individual Interviews ) 一对一的用户讨论, 让你了解某个用户是如何工作, 使你知道用户的感受、想要什么及其经历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