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碳14测年法ppt课件

2碳14测年法ppt课件


吃水果
11
大气中的另外一部分14C随CO2溶于水,其中一部分形成 含 有 1 4 C 的 碳 酸 岩 ( 例 如 Ca14CO3) 或 重 碳 酸 岩 ( Ca(H14CO3)2),另一部分被海洋生物吸收。
14N7 + 1n0
14C6 + p(1H1)
大气氮 热中子 放射性碳 质子
质子
质子
中子
中子


7
(3)14C的衰变
14C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一旦形成,便发生衰变:
14N7 + 1n0
14C6 + p( 14C6产生) 1
14C6
14N7+ e - ++Q( 14C6衰变)2
电子 反中微子 最大衰变能量
宇宙射线为来自太阳系以外的高能量粒子,能量约从109eV 到
1020eV以上。在靠近地球的太空中,每秒每平பைடு நூலகம்厘米约有一个宇
宙射线穿过。宇宙射线的主要成份是质子,其它核种从氦核到
铁核以上,甚至微量的镧系元素。在人造粒子加速器中其最高
能量约为1013eV。宇宙射线的能谱横跨12个数量级的能量。能谱
上 有 两 个 有 重 要 物 理 意 义 的 转 折 点 , 1015eV 称 为 膝 点 (knee) ,
花掉93.75元 花掉96.875元
剩余93.75元 剩余96.875元
第6天 得到100元 存款196.875元 花掉98.4375元
剩余98.4375元
第7天 得到100元 存款198.4375元 花掉99.21875元
剩余99.21875元
第8天 得到100元 存款199.21875元 花掉99.609375元 剩余99.609375元
5
宇宙射线还存在着转化、簇(醋)射的过程。除中微子以外,几乎 所有的高能宇宙射线,在穿过大气层时都要与大气中的氧、氮 等原子核发生碰撞,并转化出次级宇宙线粒子,而超高能宇宙 线的次级粒子又将有足够能量产生下一代粒子,如此下去,一 级一级的转化,将会产生一个庞大的粒子群。1938年,法国人 奥吉尔在阿尔卑斯山观测到了这一现象,并将其命名为“广延 大气簇射”。
3×1018eV 称 为 踝 点 (ankle) 。 极 高 能 宇 宙 射 线 (Ultra High Energy
Cosmic Rays: UHECR)主要研究1018eV以上的宇宙射线。
6
大气中有很多氮(大气中氮78.09%,氧20.95%,氩0.93%——容 积的99.9%,质量的99.95%),热中子和氮原子碰撞,使氮原子 转变为14C原子:
热中子
电子
热中子——运动很缓慢,能量在0.03电子伏特数量级。相对而言, 还有“快中子”,能量在1.1兆电子伏特以上。中子不带电,且 有一个质量单位。
4
宇 宙 射 线 —— 是 一 种 来 自 宇 宙 的 能 量 特 别 大 的 带 电 粒 子 流 。 1912年,德国科学家韦克多·汉斯带着电离室乘气球升空测定 空气电离度,发现电离室内的电流随海拔升高而变大,从而认 定电流是来自地球以外的一种穿透性极强的射线所产生的,于 是有人取名为“宇宙射线”。
当大气中14C6产生的速度与衰变速度相等(动态平 衡)时,大气中14C6的浓度是一定值。
(4)碳 循 环
14C6在高空形成以后,很快被氧化成14CO2,并均匀分布 在大气圈中(注意,大气中氧很丰富,约占20.95%)。
植物
光合作用
吸收CO2
14C
放出O2
食草动物14C
食肉动物14C
10
吃饭
喝水
14C
14C通过第一式不断产生,通过第二式不断衰变。
思考:
A. 在14C6产生和衰变的最初一段时间, 14C6产生与衰变的速度
(单位时间内衰变的14C6原子数)如何?
B. 经过一段时间后, 14C6产生与衰变的速度又如何?
C. 当14C6产生的速度与衰变速度相等时,大气中14C6的浓度如何

8
有一个流浪汉,每天得到100元救济款,但此君每天都花
碳在自然界有3种同位素: 12C(98.8%) 稳定同位素 13C(1.108%) 14C(1.2×10-10%)——放射性同位素,主要产生于高空 大气层。
3
(2)14C的产生
在高空大气层,由于宇宙射线的冲击,产生一些热中子和电子 等多种粒子。
冲击概率恒定
其它粒子
宇 宙 射 线 的 主 要 成 分 为 质 子 (83% ~89%)、α 粒子(10%~15%)及原 子序数Z≥3的轻核和高能电子(1% ~2%),这种射线能量很高,可达 10~20MeV以上。
宇宙射线的产生
太阳系是在圆盘状的银河系中运行的,运行过程中会发生 相对于银河系中心位置的位移,每隔6200万年就会到达距离银 河系中心的最远点。而整个“银河盘”又是在包裹着它的热气 体中以每秒200公里的速度运行。“银河盘并不像飞盘那样圆滑 ”,科学家称,“它是扁平的”。当银河系的“北面”或前面 与周围的热气摩擦时就会产生宇宙射线。
第八章 第四纪年代学
Chapter 8 Quaternary Geochronology
C
1
第一节 放射性碳测年法
Section 1 Radioactive Carbon Dating
C
2
1.14C测年的 基本原理
(1)自然界的碳同位素
14C测年法是由美国放射性化学家W.F.Libby(利比)1949 年首创的。由于他在14C测年方面的杰出贡献,1960年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 14C方法是第四纪年龄测定的主要方法之 一,测年精度很高。
第9天 得到100元 存款199.609375元 花掉99.8046875元 剩余99.8046875元
第10天 得到100 存款199.8046875 花掉99.90234375元 剩余99.90234375元
等上比述级 问数题的是前一个n项等和比S级n=2数-—问12—n题-1 ,最M后o,ne此y=君50手∑n∞中=1—有21—n1-100元51+0·,+·5·每0/2天+得50到/4+15000/元8+,···花+5掉0/120n-0元9
掉所拥有钱数的1/2,在救济开始的第一天之前,此君手
中的钱数是0,濒于饿死。
第1天 得到100元 存款100元
花掉50元
剩余50元
第2天 得到100元 存款150元
花掉75元
剩余75元
第3天 得到100元 存款175元
花掉87.5元
剩余87.5元
第4天 得到100元 存款187.5元 第5天 得到100元 存款193.75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