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护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护


辅助检查
❖ 血液检查 ➢ 可有贫血,血肌酐每日升高≥44.2μmol/L,血BUN 每日升高≥3.6mmol/L,血清钾浓度>5.5mmol/L, pH值<7.35,可有低钠、低钙及高磷血症。
❖ 尿液检查 ➢ 尿液多混浊,尿蛋白多为+~++。尿比重降低且 固定。
❖ 影像学检查 ➢ 尿路超声显像、CT、X线或放射性核素检查、肾 血管造影等。
肾前因素 (休克、心衰等)
全身有效循环血量↓
肾血液灌注量↓ 分布异常
肾性因素
肾后因素
(肾缺血、肾毒物、肾疾病) (结石、肿瘤等)
急性肾小管坏死
双侧尿路梗阻
原尿回漏 肾小管阻塞
肾小球囊内压↑
肾小球滤过率↓
少尿、氮质血症、尿毒症等
【护理评估】
健康史 • 有无大出血、心力衰竭、休克及严重脱水等病史; • 有无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脓毒病、肾间
质或肾实质病变等疾病; • 有无肾结石、尿路结石及双侧肾盂积水、前列腺增生等
疾病。
身体状况 • 病程分为三个期:
1. 起始期 2. 维持期 3. 恢复期
• 起始期 ➢指典型肾前性氮质血症至肾小管坏死之前这一阶段。 ➢此期有严重肾缺血,但尚未发生严重肾实质损伤,经 及时治疗可避免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此期历时约数小时至1~2天。 ➢主要表现为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
❖ 恢复期 ➢ 少尿型患者开始出现利尿,可有多尿表现,每天尿 量可达3000~5000ml,通常持续约1~3周后逐渐恢 复正常。
➢ 部分患者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持续1年以上,若肾功 能持久不恢复,提示肾脏遗留有永久性损害。
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 因起病急,病情危重,会使患者产生对于死亡和失去工 作的恐惧,昂贵的医疗费用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及家属 的心理负担,产生抑郁和悲观,甚至绝望的心理。
❖ 肾活检 ➢ 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在排除了肾前性及肾后性原因 后,没有明确致病原因(肾缺血或肾毒素)的肾衰 竭ARF都有肾活检指征。
救治措施 ❖ 现场救治
➢ 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 即刻建立静脉通道; ➢ 尽快送至医院救治,途中应加强监护。
❖ 院内救治 ➢ 纠正可逆的病因 ➢ 维持体液平衡: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控制 液体入量。每日大致的进液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加 500ml计算。 ➢ 饮食和营养:所需能量应为147kJ/ (kg·d) ,主 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应;蛋白质的摄人量应 限制为0.8g/(kg·d)。尽可能地减少钠、钾、氯的 摄人量。
❖ 高钾血症:血钾控制6.0mmol/L以下,可应用钙剂11.2 %乳酸钠或5%碳酸氢钠、50%葡萄糖溶液50~100ml 加普通胰岛素6~12U缓慢地静脉注射、口服离子交换 (降钾)树脂、必要时透析,透析是最有效的治疗。
❖ 代谢性酸中毒:应及时治疗5%NaHCO3 ❖ 对症治疗
❖ 透析疗法:明显的尿毒症综合征,包括心包炎和严重 脑病、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容量负荷过重 对利尿药治疗无效者都是透析治疗指征。可选择腹膜 透析PD、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
电解质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一般护理 ❖ 休息与活动 ❖ 饮食护理 ❖ 皮肤及口腔护理
对症护理 高血钾的治疗配合: ❖ 当血钾超过6.5mmol/L,遵医嘱紧急降低血钾治疗。 ❖ 禁用库存血; ❖ 限制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停用含钾药物,并及时纠正
酸中毒。
预防感染:在各个环节加强护理。 ❖ 注意呼吸道、导尿管、全身皮肤粘膜等预防感染; ❖ 应按外科无菌技术规范进行腹膜或血液透析; ❖ 注意避免其他意外损伤。
用药护理 ❖ 应用利尿剂及纠正高血钾和酸中毒时,随时监测电解质; ❖ 使用血管扩张剂时注意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发生; ❖ 使用肝素时注意有无皮下及内脏出血; ❖ 输血禁用库存血; ❖ 抗感染时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抗生素。
❖ 多尿的治疗 ➢ 应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氮质血症和 防止各种并发症。已施行透析的患者,仍应继续 透析。
❖ 恢复期的治疗 ➢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肾功能,避免使用 对肾有损害的药物。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营养失调 ❖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患者食欲减退、低蛋白质饮食及
透析等因素有关。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 与体液过多、抵抗力下降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 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和透析等有关。
恐惧 ❖ 与肾功能急剧恶化、病情危重有关。 潜在并发症 ❖ 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包炎。
【护理措施】
急救配合 ❖ 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 即刻建立静脉通道;做好透析相关准备; ❖ 取血、尿及时送检。
病情观察 ❖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急性肾衰竭的全身并发症、高钾
血症、酸中毒、水潴留和低钠血症表现。 ❖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尿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血
【概述】
病因 • 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血容量减少、有效
动脉血容量减少和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 • 肾后性急性肾衰竭的特征是急性尿路梗阻。 • 肾性急性肾衰竭有肾实质损伤。
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 肾小管损伤、阻塞及肾小管液回漏 • 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致GFR降低 • 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发病机制
❖ 维持期又称少尿期。 ➢ 典型者为7~14天。患者也可没有少尿,称非少尿 型急性肾衰竭。
➢ 急性肾衰竭的全身并发症:出现消化系统、呼吸 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症状,常有 感染,如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率高。
➢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水过多、代 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和高磷 血症等,其中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最常见 。
第九章 重要器官功能
障碍的救护
董娜
第三节 急性肾Leabharlann 竭的救护目录【概述 】 【护理评估】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措施 】
重点与难点
重点 ❖ 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身体状况;饮食护理和高钾血症
的治疗配合。 难点 ❖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辅助检查及高钾血症的识别。
概念
•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几天) 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肌酐和 尿素氮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各系统 并发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