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寒假日记10篇

寒假日记10篇

今天晚饭时,由于妈妈煮的菜咸了点,爸爸一边吃一边说:“盐放多了!”我呢,只扒了几口干饭,就不想吃了。

妈妈见了很生气,因为妈妈辛辛苦苦做的菜,我们居然还挑三拣四,一气之下,她就不理我们了。

妈妈一生气,家里立刻蒙上了一层阴影,全家笼罩在“低气压”中,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自在。

而且,妈妈生气的时候,无论谁叫她,她都不吭声。

这种气氛,使人受不了。

每碰到这种情况,爸爸总是想尽办法来逗我笑。

一方面想用笑声缓和一下气氛,另一方面想把妈妈也逗笑。

但是,有的时候这个办法也行不通。

今天就是这样,我们的嘴都笑酸了,妈妈依然板着脸。

只好听从爸爸最后的绝招——再吃一顿饭,把桌上的菜肴一扫而光。

爸爸还怪声怪调地说:“老板娘,再来一盘。

”这话把我的肚子都笑疼了,差点还笑得喷出米饭来。

妈妈使劲憋着憋着,终于憋不住了,她笑着说:“你们不怕肚子撑破吗?”家里又恢复了欢乐的气氛。

我想,以后再也不会对妈妈做的菜说三道四了,因为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我们要体贴妈妈,不然妈妈生气会变老的!1月17日又是一个冬季!走在熟知的路上,就这么和冬日无约而遇,相见是这么自然!每一个季节轮回,仿佛都是约定好的,只是季节没有变,而行走的人,又在生命的旅途中增添了一道年轮。

这道年轮,伴随着脚下的印记,向前不断延伸着,身后,是记忆留下的影子,帮我们收藏过去!走进田野,走进一月。

明亮亮的天穹下裸露出冬的脊梁,细细的河流日以继夜地私语,茫茫的大地上,万事万物的灵魂在冬日的太阳下享受着。

用眼睛去感受冬天,那是一幅浅浅的水墨画。

目光所到之处,一片耀眼的光芒。

更远处的山变得更加精神,在阳光的照耀下充满生机。

用耳朵去感受冬天,那是一首淡淡的古筝曲。

快乐跳动的音符,被风的纤手细细弹奏。

张开耳朵,听一片河山轻轻奏响温暖愉悦的音韵。

冬日,和温暖相伴。

足将一份晶莹、一份恬静、一份悠然变得透明、安静、平稳。

闭上眼,就会与这个再熟悉不过的空间交融,感觉温度在冬日里融化,快乐了、清凉了,心也静了。

冬日,和温暖相伴。

与冬天的阳光牵手,体会一种温度!在寒假生活中我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布恩的微笑》一天,布恩去访问一位客户,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达成协议。

布恩很苦恼,回来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经理。

经理耐心地听完了布恩的讲述,沉默了一会儿说:“你不妨再去一次,但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要时刻记住微笑,用你的微笑打动对方,这样他就能看出你的诚意。

”布恩试着去做了,他把自己表现得很乐观,很真诚,微笑一直洋溢在他的脸上。

结果对方也被布恩感染了,他们愉快地签订了协议。

布恩已经结婚18年了,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上班。

忙碌的生活让他顾不上自己心爱的太太,他也很少对妻子微笑。

布恩决定试一试,看看微笑会给他们的婚姻带来什么不同。

第二天早上,布恩梳头照镜子时,就对着镱子微笑起来,他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

当他坐下来开始吃早餐的时候,他微笑着跟太太打招呼。

她惊愕不已,非常兴奋。

在这两周的时间里,布恩感受到的幸福比过去两年还要多。

布恩现在经常真诚地赞美他人,停止谈论自己的需要和烦恼。

他试着从别人的观点看事情。

这一切真的改变了他的生活,他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友谊。

这则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时刻记住运用微笑,用你的微笑打地动对方,这样他就能看出你的诚意。

微笑可以带来温馨、友谊,可以带来幸福。

所以在工作、生活当中都要微笑面对,以好的心态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

1月22日每年的最后一天是除夕,也是大年三十。

这一天,人们忙着写春联、贴倒福,可热闹了。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开开心心地坐在一吃年夜饭,年夜饭象征着团团圆圆。

年夜饭的菜肴很丰盛,一家人边吃边说些祝福的话,非常开心。

吃过年夜饭,窗外响起了噼哩啪啦的鞭炮声,我赶紧跑到阳台打开窗户,看到楼下有好些人在放五花八门的鞭炮。

有百子炮、流星、礼炮和兰花棒等等。

百子炮像一条火龙在地上游动;兰花棒里好像藏着无数颗明亮的珍珠;最好看的是礼花炮了,随着一声声巨响,礼花在半空中绽开了美丽的笑脸,一朵朵形状各异的礼花把夜空打扮得光彩夺目、绚丽多彩,象征着我们的生活就像这礼花一样多姿多彩。

晚上七点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

今年的春晚特别精彩——优美的歌舞令人陶醉;幽默的相声小品令人捧腹大笑;惊险的杂技令人捏了一把冷汗;神奇的魔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精彩的节目赶走了我的睡意,我看完了所有的节目,还听到了新年的钟声,真过瘾!夜深了,我枕着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和美好的祝福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多么快乐的除夕啊!清晨,一阵有节奏的剁馅声把我从美梦中惊醒了,我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大声嚷道:“喂,什么事情呀,这么吵,不知道我正睡觉吗?!”“快起床拉,我给你包馄饨吃呢,不起没得吃!”妈妈话音刚落,我一下从被窝里跳起,连连说道:“我也来包!我也来包!”妈妈从厨房中笑着问:“哟,这太阳从西边出了拉?你平时可是连家务活都不干,怎么突然来和我包混饨了?是不是有求于我呀?”“哪有呀,我是心血来潮,不然懒的理你,哼!”我回了妈妈一句。

赶忙跑去洗手间梳洗了一番,就之奔厨房,包起馄饨来了。

包着包着,妈妈看我的眼神越来越怪了。

我觉得不对劲,低头一看,哦,原来我包的混饨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了;有的裂开了有的陷露了,反正两个字——难看。

妈妈笑着说:“不会包就别包了,别再逞能了,快去干正经事吧,这包馄饨的活还是让我来干。

”我甘心连这么点小事都作不好?我可不能让妈妈小瞧我!于是我说:“不行,妈妈!老师说要多帮家长干活,您大慈大悲就收我作为‘徒弟’吧!以后我经常帮您老干活行不?”“那考虑考虑!”我心急了,怕妈妈不收我作为“徒弟”,于是我对妈妈说:“好妈妈,教教我吧,教教我吧!”我像小时侯一样把妈妈当成了教书的先生,拽着妈妈的衣角拼命的扯还不停的重复这句话“教教我吧,教教我吧!”软磨硬泡,妈妈不耐烦的点了点头“行行!”我开心的笑了。

过了2个小时,总算包好了,我笑咪咪的吃着这美味的饺子。

1月25日早晨,快速地起床,我推开窗户,呀,家门前的砖瓦上白茫茫的一片,悄无声息的,因为昨天傍晚下雪了。

我一阵惊喜,妈妈提议去爬龙山。

吃好了早饭,我们和表姐一家一同出发了。

来到龙山脚下,精神抖擞的开始了登龙山之行。

顺着石梯走上去,就听见妈妈在后面叫我,我回头一看,呵,地上、树上都有些稀稀疏疏的白色,湛蓝的天空更使这里有了悠远的感觉。

“女儿,给妈妈来一张”,“站好,说茄子”,“喀嚓!”妈妈灿烂的微笑定格在了相机中。

登山还在继续,风吹在脸上,却已不觉得寒冷,相反的,有股热气油然而生。

没多久,就来到了半山腰的亭子中,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不用说,我们在这里又拍下了一组照片。

休息了一会儿,马上出发,一路上,两旁的青翠的树木都那么让人陶醉,一幅幅美景也都复制在了我手上的相机中。

走了半天,在累得出汗后总算到了山顶,成功的感觉好好啊!今天的登山结束了,总感觉这天过得特别充实,是快乐的一天。

今天,我帮螃蟹加水时,把一盆水往螃蟹盆里随意一倒,只见一下子浑浊了,那时因为螃蟹盆底部被我放了许多淤泥的原故。

当我放好盆子再来到螃蟹盆边时,惊奇地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我看见泥中有一条明显的水流,在泥水中显得更加的清晰。

我想:这水流从哪儿冒出来的?莫非是螃蟹?可螃蟹呼吸应该是一呼一吸,而不是只呼不吸才对呀?我为了弄清楚这件事,拿着夹子去试探,果真是螃蟹在作怪。

我越来越矛盾,决定采取行动,便用两个晒衣夹夹住螃蟹的“大钳子”,就开始研究起来。

我仔细观察螃蟹嘴部,看见螃蟹一直在吐泡泡,便随着泡泡找,发现螃蟹嘴得来两边各有一个绿豆大的小孔,泡泡正是从里面冒出来的!螃蟹真的只出气不吸气?我更加奇怪:生物基本法则就是要呼吸,不吸,它怎么获得氧气呢?我再次认真观察了螃蟹的嘴部,忽然发现稍稍偏下的地方又有两个更小的孔,我想:这应该就是螃蟹的进气孔。

为了证明,我拿了一小片面巾放在螃蟹的那两个小孔上,真的吸住了。

我终于弄清了!那就是螃蟹的进气孔!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大自然中有很多事物是不能,以常规的思维去想的,螃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1月29日雨下得很安静,没有一丝声响,玻璃窗上也缀满了水珠,那不是整合的珍珠,而是散落的精灵。

带点泡沫一般的情怀,静静地划落。

悬浮却有着透过窗的朦胧,不甚清晰,不曾整齐划一,只是在不经意之间撩动心绪。

或静密,或温暖。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

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索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雨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

然而听雨却都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

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

似乎只有在这瓦屋轻灵的雨声中,心灵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续。

雨声依然在响……“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今天,立春了。

冬去春来,万物从静止休眠状态,也从孕育着即将复苏生长的势态萌发勃勃生机。

是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很远吗?春来了,可离那“万户掩映翠微间”还有多远?望着这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的景色,我怎么也无法将它与五彩缤纷、姹紫嫣红的春相连。

虽说已进入春季,但冬季的精灵们依旧散放着光芒。

是的,春,是绿的盎然;春,是生命的跳跃;春,是希望的开始。

但谁又说过,春,不能有冬的意境?春和冬原本便是相连的,那为何有那节气歌把它们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呢?春、夏、秋、冬,原本便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何必分得那么透彻呢?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去品读名著,别让那光阴从你手边无声无息地滑过而不留一点痕迹。

不管怎么说,春终究到了。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正如三字经里说的:“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2月6日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来到了,元宵节又称上元佳节,是春节后迎来的又一个传统佳节。

元宵节早在2千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岁月不断流逝,但元宵节的很多民间习俗至今非常盛行。

比如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等活动,给元宵节增添了光彩。

除了这些活动以外,元宵节还要吃汤圆。

今天我跟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正巧碰到外婆在包汤圆,便在一旁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