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5分)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影戏利用光的折射原理B.城市中的“光污染”利用了光的漫反射原理C.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色散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2.(1.5分)生活中各种光学器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摄像头形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矫正近视眼应该戴凹透镜C.老花镜能当放大镜使用D.用投影仪放映幻灯片时,景物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3.(1.5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C.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地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液化4.(1.5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出门必须戴口罩。
戴上口罩后与人交谈时,声音的响度会变小B.老师在进行网络授课,讲解浮力知识,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使用热值更大的燃料,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D.打扫教室时,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1.5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适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B.高铁正常运行时的速度大约在150km/hC.舒适的洗澡水温度约为40℃D.电视机正常工作的约为1000W6.(1.5分)对下列图象中物理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表示晶体的凝固图象B.图是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源同时给质量和温度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所得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由图可得c甲>c乙C.图描述的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D.图描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7.(1.5分)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蕴含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卫星受平衡力的作用B.躺在吊床上会感到很舒服,是因为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人对吊床的压力C.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水平面上静止的杯子,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1.5分)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物块在同一木板上分别以v1、v2(v1>v2)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F2 B.骑自行车下坡时,要捏紧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C.如果没有摩擦,写字时铅笔会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D.人走路时,地面给人的摩擦力方向向后9.(1.5分)有关下列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计是连通器B.扫地的笤帚是费力杠杆C.纸片能托住水说明有大气压的存在D.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形成的10.(1.5分)如图所示,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通过滑轮组在25N拉力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了2m。
已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60N,这过程中,结果错误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mB.拉力做了150J的功C.滑轮组的额外功为120J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11.(1.5分)下列电学知识说法中,正确的是()A.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塑料尺有磁性B.当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C.煤、石油、可燃冰都是可再生能源D.有些半导体材料对光比较敏感,可以用来制造光敏电阻12.(1.5分)如图所示,是电磁现象的四幅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装置中通电螺线管的A端为N极B.图乙装置,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C.图丙装置研究的是电流对磁场的作用D.图丁装置是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图13.(1.5分)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B.用手指碰触插座的插孔C.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D.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14.(1.5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D.灯泡变暗,电路中总功率变小15.(1.5分)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电阻值保持10Ω不变B.乙的电阻值保持20Ω不变C.甲、乙并联接在电压为2V电源上时,乙的功率为0.4WD.甲、乙串联通过电路中电流为0.2A时,经过1s的时间,电阻甲产生的热量为0.6J 16.(1.5分)有关仪器设备和科学家,说法不正确的是()A.验电器是检测物体带“正电荷或负荷电”的仪器B.如图为电压表,读数为10VC.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D.法拉第杰出的贡献是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2分)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经光滑墙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18.(2分)请在图中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G和绳拉力F的示意图。
19.(7分)(1)学习密度知识后,思杨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①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端,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者“右”)调节;②天平调节好后,思杨同学用一个质量为37.4g的空烧杯装上适量的酸奶,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g;③她再把全部酸奶倒入量筒中。
如图丙所示,则酸奶的密度为kg/m3;④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2)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①实验中小球的动能是由转化而来的。
②由甲乙两图可得:当物体质量相同时,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③做完探究的实验后,小华还想知道斜面的坡度会不会影响小球动能的大小。
小华猜想:尽管斜面的坡度不同,只要钢球从相同高度的位置开始滚下,到达斜面底端的动能是相同的,于是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让同一钢球在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上从相同高度的位置滚下,观察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预测:如果实验结论与猜想一致,则在实验中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20.(6分)乐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滑动变阻器(“20Ω 1A”),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中画一条线将电路补完整。
(2)实验中乐乐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电表的指针始终处于图乙所示的状态,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填“电阻断路”或“电阻短路”)。
(3)排除故障后,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I﹣R图象为双曲线的一支,得到的结论是。
(4)在实验过程中,乐乐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的电阻,为了完成实验,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选填“A”或“B”),使电压表示数为V。
(5)当电路中电流为0.5A时,测得电阻R上的电功率为W。
21.(7分)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从湖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
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
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
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绳重和滑轮的摩擦。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求:(1)重物的体积;(2)从汽车开始打捞到重物露出水面前,浮力做了多少功?(3)若圆柱形重物的底面积S底=0.025m2,打捞上来后,重物对地面的压强。
22.(7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8V并且保持不变,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小灯泡的规格为“6V 3W”(设灯泡的电阻恒定不变)求:(1)灯泡的电阻?(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多大?(3)P在最左端时,工作1mim小灯泡的消耗的电能?23.(2分)电能表是测量家庭电路中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如图是电能表的铭牌,根据它的铭牌,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写出两种)①;②。
24.(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改变很快,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情况。
由此,把被分子撞击的悬浮微粒做杂乱无章的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叫做布朗运动。
①布朗运动是运动(选填“分子”、“原子”或“微粒”)。
②布朗的实验中,实质上反映了分子的运动;(选填“水”、“花粉”或“空气”)③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5CDBAC 6-10ADDAC 11-16DBDDCA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2分)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经光滑墙壁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则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并确定了入射角的大小;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据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a。
光线在墙壁上发生了反射,先画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上方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18.(2分)请在图中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G和绳拉力F的示意图。
【解答】解: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点都可画在小球的重心处(即球心),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F.如图所示:19.(7分)(1)学习密度知识后,思杨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①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端,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为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填“左”或者“右”)调节;②天平调节好后,思杨同学用一个质量为37.4g的空烧杯装上适量的酸奶,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82.4g;③她再把全部酸奶倒入量筒中。
如图丙所示,则酸奶的密度为 1.125×103kg/m3;④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2)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①实验中小球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
②由甲乙两图可得:当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③做完探究的实验后,小华还想知道斜面的坡度会不会影响小球动能的大小。